首页 > 师资 > 全职教师 > 王铭铭

教师简介

教育及培训经历

    198710月至19931月:博士,英国伦敦大学;

    19859月至19876月:硕士,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19819月至19856月:本科,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研究领域

    文化理论;

    区域研究(中国东南与西南历史民族志);

    宗教人类学;

    欧亚比较文明研究。



教学经验

    本科生课程:

    社会人类学(1996年—至今)。

    研究生课程:

    社会人类学和中国研究(1995年—至今);

    西方人类学原著选读(1998年—至今);

    海外民族志讲座(2007年—至今);

    符号人类学(2008年—至今);

    艺术人类学(2008年—至今);

    神话学与人类学(2008年—至今)。



论文及著作

研究课题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格局变迁:“藏彝走廊”多个地点的历史-人文区位学考察

    2006年—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民族聚落与文化互动研究:以藏彝走廊为例”,课题主持人;

    2004年—今北京大学校长基金课题:“藏彝族走廊的族群与文化”,课题主持人;

    1999年—今云南省政府省校合作基金项目:“云南著名人类学田野调查地点的再研究”,课题主持人;

    1996年—今国家教委“九五”重大课题:“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主要研究人员;

    1996年—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一般项目:“中外文化人类学比较研究”,课题主持人,;

    1996年—今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课题:“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课题主持人;

    1996年—今韩国汉城(首尔)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资助项目:“中韩华侨与侨乡社会比较研究”,中方合作者;

    1995年—1997国家教委博士后课题: “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制度的改革”,独立研究;

    1994年—1996英国城市大学资助:“中国民间权威与象征资源比较研究”,研究课题主任



会议经历

    2014213, "To Learn from the Ancestors or to Borrow from the Foreigners: China's Self-identity as A Modern Civilisation" (to Be Presented as Launch Lecture, Centre for Research into Dynamics of Civilisation, UCL);

    20131212, "Anthropologies of ChinaTowards A Dialogical RelationshipBetween Insiders' and Outsiders' Perspectives", Bicoca University, Milan, Italy;

    2012135日,吴泽霖纪念讲座(首讲),国家、学科与语言:中国人类学、汉学人类学、汉语人类学2012125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2012119日,昆仑名师讲座,社会人类学的方法与领域2012119日,新疆师范大学; 

    2012325日,林惠祥学术讲座2012年度(首届): 人界、物界与神界:关于中国东南田野志理论含义的思考,2012325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系; 

    2012 106-18日,"Time and Complexity: Calendars of the World" (时间与复杂性:世界的历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 "Directions, Seasons andAlterities: Political Cosmology of Early China" (方位、季节与四裔:古代中国的政治宇宙论)论文,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2011128-14日: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访问教授,9-10日参与第四届研究生论坛,12日作讲座关系的宇宙论:民族志的一种做法 

    2011 428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Asia Trends公开讲演系列(新加坡国立博物院),"A Drama of the Concepts of Religion: Reflection onSome of the Issues of Fai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20114月,美国亚洲学会年会The (Re-)Globalization of China分会"Two orThree Points in Favor of the Concept of Re-Globalization";

    200911月,国际跨文化研究院20周年纪念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日巴黎会议主题讲演"Creative Chaos"

    20095月, 重新思考民族学研讨会,伦敦大学大学院; 

    200612月,香港社会学会年会,香港树仁学院; 

    20067月,东亚人类学/人类学在东亚国际学术会议,香港中文大学; 

    200510月,印度果阿、本地治理、德里互惠知识国际会议、跨文化研究国际学术大会; 

    20054月,族群与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台湾东华大学; 

    200112月,互惠知识国际会议、欧盟(布鲁塞尔)跨文化研究国际大会,法国索邦大学; 

    20003月,马里文化部互惠知识大会; 

    199812月,国际跨文化研讨会,意大利波伦亚大学;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沿线的英雄史诗专家会议 



社会兼职与服务

    2015年:10月起,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RDC)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145月—20195月,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

    20139161116日,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院资深教授;

    20137月—20167月,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20135月—20185月,新疆师范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

    2013年: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

    2011年:学术编委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Hau: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国际《民族志理论杂志》);

    2011年—2012年,青海民族大学“昆仑学者”,讲座教授;

    2011年:中国民族学会理事;

    2006年—至今:《中国人类学评论》创刊主编;

    2006年—至今,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2005年—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2005年—至今:中国文学人类学会副会长;

    2005年:学术顾问委员会Member of Editorial Advisary Board,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英国《人类学评论杂志》);

    2004年—2006年,中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2001年—2002年,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

    2000年—至今:云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20006月—至今:中国人类学会常务理事;

    19986月—20086月: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

    19986月—至今:法国国际跨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

    199712月—至今: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海外会员;

    199712月—至今:英国《国际文化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学术编委;

    1995年—2000年: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学术编委;

    19911月—至今:北欧民俗学会会员。



奖励及荣誉

    2003年,国家图书奖(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之《人类学是什么》)

    2001年,国家教育部青年教师奖(第二届);

    1998年,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奖(首届);

    1998年,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1997年,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996年,北京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1990年,伦敦大学核心研究基金奖助(Central Research Fund, Research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