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社会调查实践 > 第二十期 | 从木石砖瓦到钢铁水泥:项目制中多主体互动的双逻辑路径(丁雨辰 黄昕昕 孟祥婕)
招生教学

第二十期 | 从木石砖瓦到钢铁水泥:项目制中多主体互动的双逻辑路径(丁雨辰 黄昕昕 孟祥婕)

 

 

2023323日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20期本科生田野工作坊在理科五号楼201室举行,主题为从木石砖瓦到钢铁水泥:项目制中多主体互动的双逻辑路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0级本科生丁雨辰、黄昕昕、孟祥婕主讲,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甘鹏祺主持,社会学系2021博士研究生谢操评议,社会学系副教授王迪、长聘副教授田耕、助理教授谢雯出席并参与讨论。

 

内容回顾

 

 

第一部分·选题与进入田野(黄昕昕)

一、选题缘起

我们在选题时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兴趣,二是田野的可进入性。我们的田野依靠团队成员的亲友介绍得以进入。研究基于一个宏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之后,我国建筑业的基建奇迹是如何实现的?现实中建筑业的一线图景是怎样的?当前的建筑业采用项目制,由上而下层层分包,政府和从业群体、建设主体及外部社会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在项目落地前,多个主体是如何从中调和,最终达成一致?

 

 

二、田野的进入

进入田野之前,我们主要做了两个准备。首先是查询相关文献,寻找切入点,并基于此形成较粗略的访谈提纲。其次是与建筑业内人士进行初步交流。

进入田野后,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

首先是招工方式多样化。田野点的工人大多来自云贵川。建筑公司可通过招标的方式招募相应班主及其带领的工人团队进入项目。班主招工则依靠同乡资源,有需要的话也会在微信群招工。

二是外来建筑业者的本土融入。搞建筑需要当地的人脉圈子。在调研时,我们看到了来自湖北项目经理会在办公室里为来访客人冲泡具有闽南特色的功夫茶,这体现了外来从业者的文化融入。

三是工人的弹性工作时间。建筑业的工作无法像工厂车间那样定时定点,工人的上下班时间不固定,往往得按照工程工序来。与此同时,即使政府方在赶工期间号召过年不停工,但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春节这一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放假,因此工地上的春节仍然照常放假,这一现象呈现出制度和现实之间的妥协。

四是神明的在场。闽南文化在建筑业中体现为,不论是建筑公司的办公室还是工地都会供奉神像。在建筑业运行过程中,供奉神明一方面是为了寻求庇佑,另一方面也对从业者实现一种软性监督——毕竟人在做,天在看

最后,从最末端的农民工工资的发放,到征地拆迁的施工过程中当地政府与征地居民的博弈,几个田野故事都诠释了多元主体互动过程中的非正式关系。

在田野后的总结和困惑上,首先,田野时间比较短,几天内快速访谈获得的资料显得很薄,最终成文的时候只能基于现有的材料,思考如何将其最大化、扬长避短。其次是田野过程当中的身份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本地人或外地人,作为本科生,或是在这个田野社会网络中的位置,都会极大影响到我们在田野中能看到、听到的经验事实。第三,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独立田野研究,我们的方法和想法都比较稚嫩,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局限于自己的视角和立场来理解田野对象的行为,但是其实应该真正了解的是研究对象自身如何理解自己的行为。

 

第二部分·成文与写作过程(孟祥婕)

一、成文过程

从去年111日田野结束,到45日清明节挑战杯交稿,我们在春节前整理录音稿、春节后结合田野发现进一步阅读文献,然后在回看录音稿和继续读文献之间不断重复。2月底开学后,我们多次与王迪老师线下讨论写作思路、修改写作大纲,大概一共改了34版。3月底我们写完了初稿,和老师沟通后发现文献综述部分在结构上还存在欠缺,主要是忽略了本研究一开始提问的角度,文献综述未能反映我们对项目制究竟解决了怎样的问题的关切,最终的结论很难落到基建奇迹。老师提出,可以从项目制此前的两种主要资源整合路径,即政府威权和市场竞争这两个视角开始文献综述。46日是交稿期限,我们4日还在修改,感谢王老师的宽容和耐心。

 

 

二、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在文献综述部分,我们主要涉及了项目制的产生背景和运行逻辑。在大型社会工程的建造过程中,主要有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整合路径。但单一的政府威权主导模式常走向低效、僵化,而完全被市场竞争机制支配又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况。于是在政府与市场两条路径之外,出现了第三条资源整合路径——项目制,它将政治权力与经济资本结合起来,既,其灵活之处在于政府权力后退一步,为行动主体的互动提供了场域。

在正文部分,依据项目制推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主体,我们发现了三种互动模式:

首先,在政企互动过程中,以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往往秉持传统的乡土逻辑,而政府则往往执行制度规范,推行制度逻辑。两种逻辑在互动中能够彼此转译,即某逻辑以另一逻辑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前者的实质追求、基本预设以及深层目标并未改动。制度逻辑能够转译为乡土逻辑,这部分内容关涉到现代化的进步叙事在传统情境中如何落地,这个过程的意义在于将规范、专业的内容在保留核心的基础上输出为浅近易懂、灵活务实的表达。同时,传统社会人际交往的智慧在当代社会并未过时,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建筑业信用体系制度设计重要的补充和发展,也体现了乡土逻辑向制度逻辑的转变。

第二种互动关系是两种逻辑的叠加与互补。比如项目制的一大特色就是根据项目要求,即时组织生产要素,这样虽然可以精简资料、降低成本,但如何迅速建立起可靠的合作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结合制度性信任与非制度信任的逻辑,考察了项目参与者之间正式合同与人际声誉的双重约束。

第三部分,我们关注更广泛的社会对象与项目建设主体的互动,比如征地过程的钉子户、组织村内老人阻碍工程推进的地头蛇,传统的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因素弥合了制度因素难以企及的缝隙。

本文最终的落脚点在于,通过揭示项目制中乡土逻辑的作用发挥过程,回应了既有研究线性进化二元对立的价值判定,这一点对理解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可能比较重要。

第三部分·参会与后续修改(丁雨辰)

在会议投稿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意识到,在以前的课程作业、课程论文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常常以一种不甚规范、不甚严谨的格式和写作风格,写作一种质量层次仅是学生作业水平的论文。在参加挑战杯的过程中,我们初步认识到,一篇正式的本科生论文应该从研究兴趣出发,逐渐过渡到正式题目和问题的选取。我们也逐渐学习了如何进入田野,对田野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并从中做进一步的思考与理论对话。在投会并且按照不同会议要求修改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原先文章的整体结构、重点选择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我们在挑战杯提交的论文版本中,过多地将文章的重点放在了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方面,而较少对自己思考形成的观点进行反刍与提炼,导致文章整体头重脚轻、重点偏移。

 

 

我们的文章一共投稿并参加了两个会议,一是在去年九月份举办的中国社会学会中的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论坛,二是社会CJS杂志举办的本科生论坛。

在会议中有老师提出,很多本科生或者年轻学者雄心非常大,想要把所有的发现都放到自己的文章里,试图和一些非常大的理论对话,但是年轻学者还是需要克制这样的理论冲动,要立足于田野去理解主体的制度和行为逻辑、理解论述的讨论层面。其次,我们的文章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双重逻辑,但是我们并没有把这个概念的具体意涵落实,而仅做了一些逻辑上的抽象讨论。再次,我们的案例较为单薄,这受到挑战杯从立项到完成的时间的限制以及当时疫情的影响。如果我们想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可能需要通过几年或者是更长时间的长期的观察,才能对事情的原貌进行完整的复盘。最后,老师们还指出,我们把项目制的主体直接化约为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是对前者逃避性的探究。

这是我们研究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次田野和写作尝试。在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小小的反思总结,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当时我们没有有意找寻研究兴趣,但这其实非常重要,应该比较自然地寻找研究兴趣,使田野避免一些刻意的地方。此外,在对话理论的过程中,应该勇于破除对宏大叙述的迷恋,从小而具体的点切入,从小而具体的现实出发,还原事情发生的真实脉络。我们的思考也应如此,应该以现实为基础生根,而不要虚浮地思考和写作。

提问环节

问题一:你们提到有老师批评你们的层次问题,能展开讲一下吗?比如,在小包工队和建筑公司层面,两种逻辑可能占比不同,这对你们文章的结论可能有什么影响?

丁雨辰:层次指的不是文章逻辑的层次,而是项目制是多层级的制度架构,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到单位等,我们当时把握的结构太大了,不应该每个层级都讨论。

问题二:当你们使用转译二元对立这些说法,是否有与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进行对话?

丁雨辰:我们文献综述没有综述这个,可能是以前的阅读在脑海中留下了一些记忆,在后台调动了。

黄昕昕:转译叠加弥合这三个词提出的时候并没有基于什么理论基础,只是找到了一个逻辑觉得可以放进去。

问题三:你们的意思是在表达从政府分配、市场竞争转变为项目制模式吗?

孟祥婕:项目制是把两种力量结合起来,之前必然要有这两种力量,所以不是时间先后关系。

问题四:你们提到工地同时有甲方和乙方的人,是为了更好对接吗?

黄昕昕:工地项目部是两层的铁皮房,一楼是施工方,二楼是业主方,我们还遇到了政府派来的安全监管员。三方都会有人在,由业主方来验收,政府起到监督作用。建筑业一般是政府项目给央企,让他们再来发包给中等建筑公司。

评议环节

谢操:

本研究的文献梳理扎实,在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转变的改革开放背景下,以项目制为切口,梳理制度逻辑和乡土逻辑两个概念的相关文献,并以此反思和批判将制度与乡土、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既有范式。在理论分析层面,从制度逻辑到乡土逻辑层层递进,呈现出最初为填补项目制留白到后面两种逻辑双向互动平等交叠的动态关系,把乡土逻辑及非制度化因素提高到与制度、正式制度相等的地位。

 

 

传统研究范式把乡土逻辑作为批判对象,正如文中所说,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范式,预设了乡土与现代二元对立,甚至将乡土预先放置于落后和低级的位置,很容易造成理论预设切割材料。现代性作为建立在商业社会之上的价值规范,当其应用到乡土时,本身就变成了工具理性,必然和乡土的价值理性发生冲突和矛盾。

本研究跳出这种思维范式,独辟蹊径从木石砖瓦到钢铁水泥,是近几十年中国快速城市化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到城乡融合的缩影这些年我们提的城乡一体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把乡土逻辑完全抹灭,走向大国大城,还是走向乡土中国如何在城市里生根发芽,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社会自身文化的现代形态?就如周飞舟老师之前所说,中国大部分城市真正形态不是三里屯文化,而是无数个具有乡土逻辑的县域,这才是中国社会的最真实状态。关于项目制,渠敬东老师指出,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治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项目制本身是为了解决事本主义的问题,给非正式制度、乡土逻辑留下了很大空间,或者说这种逻辑与项目制就是相辅相成的。

具体而言,本研究还有以下不足之处。比如,文中提到建筑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决定工人很难准时打卡下班,但所用论据指出靠熟人圈子互相约束的解释力不够文中一要害是建筑工人的缺位,如果访谈到更多建筑工人,他们为什么愿意不准时下班,能够让文章锦上添花。类似地,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仍然继续干活,问题也没有这么简单,不能仅凭几个人的说法。按照制度逻辑,欠薪的主体责任是包工头和建筑公司,农民只有走法律路径,但政府会接盘兜底,政府与建筑商互相有默契。最后,本研究还存在只见社会结构不见的问题,应该思考如何把人带到社会学中

点评环节

谢雯老师:

虽然田野只做了两天,这篇文章内容还是非常丰富,有很多有意思的田野发现,尤其是拖欠工资的部分。为什么基建奇迹能够发生一个好问题按照经济学视角,中国政府是强政府,政府投资比较明智按照社会学视角,这个事情不会那么容易发生。政府面临预算问题,项目落地与企业对接,基建奇迹发生过程中涉及种种社会问题,如何处理受损利益的群体来保持稳定。问题意识很好,只是写的过程中问题没了。乡土逻辑和制度逻辑很重要,最终还是要回答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包括文献和处理经验材料应该做一些增量,这个做的有点像企业组织社会学,但组织社会学在中国情境下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公司组织,还承接着有特色的一整套政府体系,企业嵌入在中国社会中,下面又接着很强的乡土逻辑,背后有复杂的社会机理。

项目制部分文献梳理得很不错,但这里的项目不完全是传统项目制的项目要花时间去解释,所以需要找到准确的切入点。文献入手时可以多谈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项目是怎么落地的,毕竟你们做的是企业的材料,要把项目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更突出。周雪光老师的文章最相关的是《逆向软预算约束》,虽然社会福利的经济体系预算是软的,政府看到这个问题一直想硬化约束,但没有完全硬化,而是把软预算约束逆向,通过给一点好处、一些政治压力,让地方企业承担建设主体性,企业预算不足,才会出现企业工程款难以交付的问题。围绕预算的东西还是多谈资源怎么分配,钱从哪里来,钱不足怎么处理。整个建筑行业面临工程款难以交付是常态,为什么能在这种情况下使基建奇迹发生,是重要的问题。

田耕老师:

我很欣赏三位同学的坦诚,田野工作坊中很少有同学把研究从前到后到后续投会讲得很清楚,真实反映了本科生同学的科研状态。一研究做完,某个时期可能是一片空白的状态,不知道怎么写得更好、更专业、更规范。写完之后她们其实做了很多工作,需要寻找一些契机,从大量文字中找到灵感,对文章有新的认识重新加工。今晚的活动也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参赛版本的文章体量非常大,说明写作中调动非常积极。但进一步修改还是要做增量,这是非常典型的研究状况,要挤干净一些东西才能为重要的东西留足空间。

这篇文章相当主流,项目制在过去15年占据了中国社会学很大阵地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建筑行业(特别是与公共工程相关)的特殊性。基建奇迹本身看上去不是社会学家提出的问题,但好的研究第一步是从中找到社会学可以入手的地方。这篇文章用项目制运行逻辑解释基建的发生,但项目制既有成果太强大,基建部分需要同学们开发的经验特点不明显,所以谢老师说这个问题被消解掉了。并不是对一个行业了解足够清楚,就可以对抗项目制的成熟研究话语,这是已有文献与经验问题之间的互动过程。

 

 

建筑行业的项目制,起点是央企发包,它的特点是文章可以开掘的第一步。从央企到地方建筑行业继续往下包,就有建筑行业和建筑企业内部项目单元的经营和公司之间的关系,这是包发展的第二个形态,体现在资金链永远是紧张的,你考察的企业什么情况下能或不能处理。建筑行业内发包的特点,是本文潜在的重要贡献。文章最精华的部分在于,项目制是非常规的政府之间关系的体现,但因为政府可以担当多种身份,相当于把项目制初衷抵消了,才会造成项目立不下来的特点,核心还在政府间的关系和政府行为。用它来解释建筑行业、基建领域,转译很关键,但没有现成的方法论。文想了很多方法,比如乡土逻辑信任制度的构建,现有的项目制逻辑如何转译到现象中,转译的渠道确实可以继续打造。

作为典型的本科生研究,进入田野需要一些特别的机会,但时间很有限,而且不太可能回访,特别容易引很多文献,因为裁剪判断能力不够,需要在非常短时间内对没那么熟悉的经验领域进行看上去职业化的操作。关键在于,写完的东西不管满不满意,后面还有很长时间,对于自主性真正考验体现在还愿不愿意深入它。

王迪老师:

疫情状态下做田野是很难熬的,很多计划都搁浅了所以把作品先呈现出来,然后再逐渐打磨,未来是否可以回过头来填充材料,选择具体的主题来深化。研究是在有限的硬预算约束下的软操作要想到田野中的局限性时间有限,把素材剪成电影,存在大量的孔洞和疏漏语焉不详的地方首先要反思田野的反复性,它不是一锤子买卖。如果不是有特殊的机缘,前两三天建立信任关系都不太够,要有长期多轮的探索才会有发现。

 

 

另外,报告中也提到,我们选题是侧重便利性还是考虑亲和性,有时候特别方便的选题未必能上手,看起来能够通过家人、实习进入,能到场但未必能实现有效的交流,还要考虑自己能够驾驭、长期观察。经过去三年之后,应该多做一些储备,多做一些就近条件下的田野点建设,比如在北京多建立一些田野调查基地,把实习、工作、就近观察作为田野的机会。

报告中可以进一步展开的点,例如宗教信仰、文化融入、移民占村等,都能作为独立的选题。随着调查的深入,可以单拎出一些线索做出更深入的解释。

最后,我觉得社会学要回应这种经典、重要、关乎中国实际发展的前沿问题,要找到社会学的关注点、切入点,比如整体中国经济为什么有活力。这不是靠宏大叙事,而是靠具体的劳动场所、劳动时间的管理,如何接受劳动条件和制度安排能够创造出奇迹。虽然有条件限制,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