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社会调查实践 > 第三期|不能见“木” 焉能见“林”:议彩礼情境中的村庄道德与社会底蕴(王思凝 贾宇婧)
招生教学

第三期|不能见“木” 焉能见“林”:议彩礼情境中的村庄道德与社会底蕴(王思凝 贾宇婧)

1

田野过程与调研经验

 

【零·田野概况】

 

我们的调研地在甘肃省菱县,地处黄土高原的泾河流域附近,属于陇东地区。主要调研的同安镇在菱县交通枢纽的位置。菱县的经济件并不好,不过同安镇相比于山区的村庄而言,条件尚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加之女性向外流动人数多,当地适婚青年的性别比例非常不平衡。女方父母收取的十几万、二十万彩礼,多数都用于给儿子娶媳妇,而最多只有两三万给女儿陪嫁。

 

思凝:大二寒假时,该地的天价彩礼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一开始的关注点在于天价彩礼的成因。对田野稍作了解后我发现,当地性别比例失调状况严重,而此前的文献阅读告诉我,婚姻市场理论已经可以根据性别比解释高彩礼的成因了。我一度怀疑是否还有必要进行这个田野。最终在挣扎之下咨询了导师,田耕老师建议我先悬置以往的研究观点,也勿着急在田野中下结论,先通过访谈结亲家庭了解关于彩礼的曲曲折折,寻找突破。我这才在他的鼓励下重新进入田野。

 

随后我发现,当地人说彩礼基本遵循一个规矩:男方家庭的房产离街道越远,彩礼越高。的确,彩礼的市场价的范围,当地人称大行,就表现出了如图的规律:

 


王思凝和贾宇婧同学分享田野经历


而且近十年来,彩礼几乎以每年一两万的速度攀升。我认为还是要分别回到男方和女方家庭对彩礼多方面考虑中去探究这一机制。

 

关于彩礼我总共有3次田野经历。第一次进入田野后,我迟迟未能解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当地,山区的家庭条件差,为了支付高额彩礼而欠债,那么媳妇嫁进来后岂不是生活会更加艰难?既然如此女方父母要那么高的彩礼真的是不顾亲情而只为卖女儿吗?

 

为了弄清这一问题,第二次田野我邀请了宇婧一起调研,与此同时我妈妈也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这次我们收集了更多不同类型婚姻的资料,比如女性外嫁。我也开始渐渐体会到要高彩礼的女方父母的心态。简单粗暴地总结来看,当地是上嫁彩礼低,下嫁彩礼高。嫁给山区男性往往是下嫁,没有相亲的女性会如此行为,只有自由恋爱,而这种婚事往往是女孩父母所反对的。如果他们勉强同意,为了女儿嫁到婆家以后不受欺负,他们不能轻易降低礼价,因为这个钱要到自己手中以后,女儿需要时还可以给予补贴,但是周围人家都要那么高,自己要的低,就好像自家女儿不如别人或者有什么缺陷似的,这是很没有脸面的。

 

与此对应的还有一个男方家庭的案例。老白是当地的大夫,声望,经济条件也不错,他儿子相亲结婚时,亲家跟他要18万的处于大行范围里的彩礼,他就不乐意。他说这个钱我倒是有,但是不愿意出这个价,出这个价人家还笑我呢。最后他提出彩礼要低一点,对方也顺势降到168,很愉快地说定了彩礼。

 

所以说从这次调研中我们越来越深地开始体会到当地人关于彩礼的情理性的而非经济性的考量。预期彩礼高低不是取决于自己或对方的经济能力能否负担,礼价的相对高低极大程度上关乎脸面19年寒假,我针对亲戚家的女儿的婚事所进行的跟踪调查,更加丰富了我对当地人议彩礼过程的感受。也由此开始将关注点从彩礼的攀升机制,转移到议彩礼的生动情境当中去。因为前者有时会使得个案沦为一个论证的注脚,其最生动和丰富的意义难以得到剖析和展现。而彩礼,则是一切发生的原点,两家人对于彩礼各自秉持的道理,皆会在此的过程中展现出来。所以议彩礼的情境成为我们关注的核心。

 

从中我们看到,彩礼大行在人们心中既是一个价格基准,更是所有乡邻共同遵奉的道德基准。彩礼的相对高低蕴含着双方家庭互相的评价,其不只基于经济或政治条件,更涵括着道德地位。彩礼也不只是在互动双方之间形成的关照,还建立在两家人对更大范围农村社区道德风气的体察与顾忌之上。因而我们认为彩礼既非仅由供需比所导致的价格,亦非单纯功能性的礼物交换,议彩礼是在社区构筑的意义网络之中,衔接个人道德感受力与集体习惯的节点。

宇婧:几次调研后,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有同伴一起做田野的优势。一个人的田野是极度劳累,时常无助的,而往往要通过记田野笔记、自己和自己对话或打电话找同伴聊来坚持。这次彩礼田野则让我感受到非常有机的分工。访谈时,思凝和她妈妈作为本地人一开始负责寒暄,留给我更多的倾听的空间,我因此可以更多的问一些生活史的问题,而思凝可以从间隙中切入,自然的过渡到彩礼的问题。然后我们访谈上道了之后,思凝妈妈就退出,去帮我们联系新的访谈对象。分工合作也在田野过后的交流、资料的整理延续下来。

 

【壹·进入田野,寻觅被访】

 

思凝:不同田野有着不同的进入方式,相比于在系里的调研基地调研,家乡社会学更需要依靠熟人关系进入田野,加之所关注的彩礼问题并非完全的公共议题,有一定的敏感性,所以更需要借助中间人。适当地送礼物也更为必要。因为自己的行动可能会影响到中介人和被访者的关系。

 

宇婧:思凝妈妈就是重要的引荐者之一,因为她的姐妹、朋友们的子一辈正好处于适婚的年龄,对于彩礼的相关情况较为熟悉。首先,思凝妈妈的同事、同学帮忙联系了村干部,帮助我们地毯式的搜索被访者,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帮助我们挑选到受访者,尤其符合天价彩礼的情况。此外,她的一位高中同学是婚庆摄影师,他向我们介绍了媒人,帮我们联系了新婚的夫家庭。思凝的姨妈们也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关键的访谈对象,如媒婆、杂货铺阿姨等等。

 

联系到访谈对象后,随时加微信,一方面可以建立长线联系,追踪个案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便于我们观察朋友圈,核实被访对象在访谈中的叙述。

【贰 · 开展访谈,打开话匣】

 

我们的访谈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结亲双方的父辈,实际上存在交流障碍,需要破除代际之间的隔膜。

思凝: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逐渐掌握了一套比较合适的访谈模式。因为直接谈彩礼是比较突兀和敏感的,所以需要很多铺垫。我们首先询问家中大概的情况,从问孩子的工作、教育状况开始,因为这一话题最不敏感,而且能和身为大学生年轻人的我们建立一定的共鸣。然后再过渡到孩子的婚姻状况,进而引入彩礼,会显得十分自然。还要详细了解孩子如何认识的另一半,对象的家庭,亲家的状况,争取能够获得对这个家庭更加全面的了解。

 

宇婧:对我们的一些访谈对象而言,职业生活是他们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他们会花很多的口舌去讲比如自己如何主持婚礼、如何给老年人们义务出诊,在听这些事的时候还是要留存耐心。这些话题看似与主旨无关,但是确是我们探索他们如何理解自己生活非常重要的入手点。

 

比如村卫生所长老白,我们问的是彩礼为什么是168,他花了五分之三的时间讲述他的工作,怎么给老人量血压、义务体检,还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在讲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好,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卫生所长的职业。其实就是在侧面回答,出低于大行价的彩礼是合乎自己身份的,并不是没能力支付。他们的叙事,一方面表现出他们对于自己声望、地位的强调,另一方面,通过一些例子,我们也得以了解他们在村庄分层中为自己锚定的位置与社会总体的评价之间是否存在着差距,他们自己是否能够感知到这种差距,并且如何进行弥合。

思凝:此外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只是泛泛地询问当地人对高彩礼的态度,得到的回答往往是片面的、千篇一律的,都说彩礼这么高不好;但是一旦深入参与到具体情境的斡旋中,访谈到他们对亲家的态度、对孩子婚事的看法等,则他们在说彩礼过程中展现出的行动策略、对行动赋予的意义就丰富起来。因此,访谈应注意尽量避免空泛的意见性问题,而关注其行动,以及他们为自己的行动所赋予的意义。

【叁 · 适应田野,构建互信】

 

宇婧:作为外来者如何适应田野,成为我在菱县调研所遭遇的第一个最大的困难。我不通菱县方言,甚至难以适应西北的食物与环境,更加难以领会到被访者讲述的内容。最终我发现,调研过程非常需要耐心,要多听多看多观察,当地人如何交流,见面如何寒暄,如何行动。提前了解并记住一些常用的词和地名。还可以准备一些礼物,比如家乡特产,在表明诚意的同时拉进距离,消除顾虑。

 

不过我作为外来人恰恰也有优势,因为我会自然地对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活产生好奇,对比了解不同地域民情风俗之差异。印象特别深的一点是,在川南,至少在我的老家川南自贡,我们的民居不是特别重视客厅的设置,一般招待客人就是坝坝宴,同家族的或亲近的熟人在比较平坦的地方搭伙聚餐,家里面没有那么讲究。而菱县其实很缺水,很贫困,但是我们访问到的家庭待客的地方都是非常干净的,即便是贫困户也是如此,这其实就让我充分体会到了西北人对于脸面的重视;而且这种招待客人要请进门的习俗,是非常讲究的,让你觉得周到、受到了礼遇。这些对于我理解他们对彩礼的态度有许多辅助性的启发。

思凝:调研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不太配合的访谈对象,比如一些过于生疏、戒备的对象,或者由于比较劳累而状态不好。我曾经有和一位岳父尬聊四十分钟的经历,最后没有获得多少关键的信息,聊天的过程也并不愉快反而充斥着尴尬。所以后来我反思,对于某些不可访的对象,其实早点作出取舍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调研策略。

【肆 · 梳理思路,明确问题】

 

1、整理录音:录音稿还是要及时整理,否则就会丧失对于当时情境的感性体验,最好标出重点,借此加深理解。

 

2、书写个案,体验被访者心境:把重要的个案以narrative的方式书写下来,把故事带着细节讲出来,这样才能从经验中想问题,否则经验就会越来越扁平无味。由此更深地进入行动者的视角,在被访者的生活世界中理解他们,这样才能领会弦外之音,摸到他们的意义结构中的脉络。

 

3. 与同伴、老师讨论:多讨论,多列提纲,多动笔,思路会在辩驳中越来越明确。

 

4. 把对一个田野问题的思考变成日常:对婚姻关系、代际关系、姻亲关系这类社会关系的同情式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实地调研,而要拓展到各种日常的思考当中。

【伍 · 反思】

 

我们认为我们的调研存在一些实质性的困难。一是关于高彩礼家庭的婚后生活,必须要非常熟才能观察、追踪;二是我们很难既访男方,又访女方,访谈子辈也非常困难,因为年轻人多数不在家,戒心也相对较强。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的应对这两个困难的方法,还需要继续探索。

 

此外,我们的阅读与田野,大概经历了如下的过程:初次田野前,阅读仅限于直接讨论高彩礼的研究。之后,发现人情、面子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彩礼的重要性,而扩展到对具有中国本土色彩的基础概念的研究,比如翟学伟,我也用他的理论来套用到我的田野上。第二次田野后,慢慢就会觉得这种套用是非常生硬的,可是自己又无法构建更好的概念解释体系,有很强的无力感。同时也阅读了一些关于通婚圈、代际关系的研究,希望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彩礼。第三次田野后,则开始涉及到周老师有关行动伦理的文章,还有杨老师孙老师关于社会底蕴的文章,以及经济社会学脉络下有关市场的道德嵌入性的研究,回顾之前搜集的材料,对彩礼的意义以及人物行动的理解就开始变得更。总的说来,田野和阅读交叉进行,不可废弃其中任何一个,如果田野太薄太少,只靠阅读靠思索构建框架,就很难接地气;而如果不在田野间歇通过持续的阅读丰富思考,就算继续很多次调研,也很难有新的突破。

 

2

学生评议环节

 

评议人:张雨欣

 

今天的分享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社会学学生如何在田野中进行民族志研究的过程。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来说,从开始选题到下田野中间的环节往往并非是顺利和线性的。虽然所有的绵延而细腻的关系网络就呈现在田野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想知道的信息都能在田野当中发现,问题是我们怎么凭借一次调研,凭自己的感受力去尽量多地探知真实的关系。作为田野的新手,从生活体验或者阅读当中得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总是带着非常强的研究动力进入田野,但也往往会因为实际的田野和我们的想象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遭到挫败。所以不能局限于我们一开始所假设的故事、设定的访谈对象以及框定的被访者的生活和行动。田野的生动性和复杂性是一定远超于我们这些书斋中的研究者所能够设想的。在进入田野时需要悬置已经得到的这些理论态度,保持热情和新鲜的状态进入到田野当中。只有抛弃掉这些预设,从被访者的人生史入手,寻找被访者生命历程和叙述中的嗨点,仔细倾听被访者的言说,在意他们主动表达或隐瞒的事情,才能够进入到他们的行动和严肃的逻辑当中,真正的共情和理解才是可能的。同样地,研究问题的转变和解释线索的浮现也是非常自然的,而不是一个预先设定的过程。

 


18级硕士生张雨欣评议


访谈过程中,当我们提出评价性的问题时,往往会把被访者带出日常的语境,导致被访者出现言行不一的状况。只有触及行动,他们才能踏实地回到生活的逻辑中去。而且做田野实际是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当我们在打量被访者时,其实也在被他们观看和想象。不仅是与被访者的相处,还包括与田野伙伴的相处,同伴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支持,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视角对于深入理解田野现象有天然的优势。

 

最后,和访谈的对象的熟悉和建立长期关系需要更多的时间,田野不是一次性的过程,而是需要重复和坚持,才能够解决问题。只有不停的进入这个田野的时候,你和访谈对象的关系才能沉淀下来,访谈对象才能放松戒备,主动配合。



 主讲人与评议人探讨交流


3

提问环节(节选)

 

问:父母在彩礼议价过程当中显示自己的体面,并且是为了给子女之后的婚姻生活换取更多的保证,但子女的婚后生活是否因为高彩礼而得到了事实上的保证?

 

答:婚后的情况目前有一个基础的观察,女方家庭为了子女的生活幸福而去要一个高彩礼,但恰恰是因为当地的高彩礼,使得普通的农村男方家庭只有一次成婚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儿媳妇在这个婆家会变得极其宝贵。因此,男方不太可能与女方提出离婚,但女方主动离婚的情况在当地反而增加了。因为即使是离婚的女性,也能拿到十万左右彩礼。所以,如此就产生了一个悖论,最开始可能大家是报着这种对婚姻稳定性的期待去要要了一个大行范围内的高彩礼,最后导致的却是这样一个婚姻的不稳定,但这只是一个相对比较初步的结论,还需要更细致的田野观察。

问:听你们的讲述中应该是做了很多村庄的个案,如果说我们就仅仅把这个目光放在一个村庄当中,村庄紧密的关系网络中存在的声望评价机制和村庄本身的历史文化会不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到是否会影响双方议彩礼的行为?

 

答:我们确实没有以村庄为个案进行一个深描,我们当时可能还是以整个地区为单位来进行访谈,如果能针对一个村庄做深入的民族志当然最好。但当时一方面我们可能没有条件完全针对一个村庄来进行访谈,因为这样的话结婚的个案会比较少;另一方面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这个县作为一个通婚圈,其范围内的议彩礼所坚持的规矩相似程度较高,并不局限在一个村庄之内。

4

教师评议环节

 

杨善华老师:田野最重要的经验在于实践,田野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教室里是无法想象的。从宇婧和思凝的田野调查的技巧上来说,第一点,到家乡去做的其实也是有利有弊的。利弊都是因为你对田野的熟悉。熟悉可能会使你把一些有着社会学价值,但对你而言司空见惯的现象过滤掉。所以需要悬置先见,重新感知材料,才能够提取出好的观点或见解。第二点,事先归因其实是在我们做田野时常见的一种倾向。价值先行或者是概念先行很容易导致我们用结论裁剪事实。重点在于从材料自身来进行理论的概括,这就是定性研究的扎根理论。第三点,我非常赞同以生活史作为访谈的切入点。如果在访谈当中被访者的回应和你的问题不一致可能是沟通出现了问题,不要轻易放弃,因为访谈本身就是一个双方的意义建构和相互回应的过程。而且应该在意被访者主动表达的内容,在访谈中尽量激发被访者的兴奋点。不过平淡也是生活的一种常态,不要因为被访者叙述的内容平淡无奇而丧失好奇心。最后,关于拒访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其实做访谈还是可以脸皮厚一些,不必要着急放弃,坚持一下反而可能使对方逐渐打开心扉。

田耕老师:大家在做田野的时候,像道德、民情、民风等概念很容易泛化,但是做田野恰恰是要具体化。所以大家的重点并不是去选择一个非常精巧的概念,而是建立独特的独特的感受力。在她们的研究中,为道德赋予生命力的主要是议价的过程,重点实际上是这个作为研究单位的行动。从这里出发,这个看起来非常宽泛的道德或者人情概念的开始变得非常的具体,具体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的观察角度。

 


杨善华教授点评田野分享

本科生做田野有一些共同特点,第一,单次调研的时间较短,第二,由单次调研时间短导致的大概率回访。所以不论是文献、理论还是当地的语言、人情,本科生的田野工作不大可能在研究之前做足充分准备,所以我们这个工作坊想给大家提供的就是本科生作为一张白纸进入田野之后如何能够有所收获的方法参考。希望这些琐碎的聊天和分享都能成为大家重要的经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