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社会调查实践 > 第十四期 | 新瓶装“旧酒”:戒毒所中的微观制度实践(苏方、申彤、单惟童)
招生教学

第十四期 | 新瓶装“旧酒”:戒毒所中的微观制度实践(苏方、申彤、单惟童)

 

 

活动简介:

20211016日晚,第十四期社会学系本科生田野工作坊在理科5号楼203室举行,主题为新瓶装 旧酒:戒毒所中的微观制度实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苏方、申彤、单惟童主讲,戴嘉雯主持,彭书婷评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杨善华、刘能,副教授王迪,长聘副教授田耕出席并参与讨论。

 

 

内容回顾

初期准备

讲座伊始,申彤首先与大家分享了田野工作初期,关于选题收束的一些经验建议。她从初步进入田野、咨询老师并查阅文献、进入实地三个阶段入手,结合团队研究中的具体田野过程,向大家展示了逐步将选题聚焦的过程。

 

 

在第一阶段,研究团队主要做了一些初步的电话访谈与资料收集,对田野点的基本情况(比如制度安排、收治学员的流程、基本情况、日常活动还有管教对戒毒学员和自身工作价值的看法)有了大致的印象,发掘了一些有意思有张力的切入点。申彤指出,虽然戒毒所的田野条件可遇不可求,基本不存在复制的可能,但这一阶段中,仍有一些经验可以供大家借鉴:如在田野选择上,可以多多利用经历优势,从自身、家庭与地域的背景历史里去挖掘;大致选定田野点后,采用再陌生化的思路,也就是从学术的眼光重新反观自己浸润其中、习以为常的土壤,去更细致全面的了解田野,形成总体印象,并初步感受不同切入点的学术潜力;在队伍的配置上,可以参考本地人+外地人的配置,一方面本地人比较熟悉情况,联络条件便利,后期写作过程中可随时补采,另一方面相比于长期浸润在环境中的本地人,外地人也会带来更多惊奇,带来一些新鲜角度的补充。除此之外,这个配置还有便于分工的优势,经验材料的收集和写作主要交由本地的同学负责,而文献和结论的部分则可以分给外地同学。

随后,团队就咨询并选定导师、初步查阅文献以及分工整理文献的技巧方面的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当研究团队文献查到必须进入田野才能继续推进度的时候,团队在期末开始之前进行了第一次实地的田野调查。申彤回忆起第一次的田野调查经历,指出当置身于环境中,被丰富信息包裹时,相信直觉,感受氛围并处处留心记录细节的重要性。尽管当时受疫情管控影响,研究团队只能看监控或者隔着围栏粗略看一下所内状况,能接触到的访谈对象也只有管教和医生,但仍然还是能对例建筑布局、制度细节等有一些直观的观察,形成一些印象。此外,当天讨论并记录田野笔记,及时与老师沟通,考虑实际情况应时而变,调整方向也对于田野初学者而言十分重要。

在第一部分分享的最后,申彤谈到,考虑到进入条件与实施难度,研究团队最终放弃了将两个机构做对比研究的最初想法,舍弃了安康医院,最终敲定戒毒所,并从驳杂的材料中步步收束至三个兴趣点,又最终聚焦到管理拐棍。

 

进入田野

接着,苏方与大家分享了正式进入田野到成文阶段的经历与文章的初步结果。受到疫情影响,研究团队在进入田野、实地观察、进行访谈以及团队组织上受到了诸多限制,但也在努力克服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首先,针对无法进入实地的现状,团队采用间接观察的方式弥补直接观察的不足,收集了戒毒所的各种档案材料并浏览大量监控视频。这些材料既可以帮助访谈者了解访谈对象及其在所内的人际关系和参与事件,使得访谈更深入更有针对性,许多材料本身也可以作为分析的对象来用。团队指出,在田野中要调动一切资源和注意力,尤其在田野初期不知道哪些材料会在最后成文时发挥作用,因而要广泛搜集,刨根问底,并且将不同来源的信息及时整合、循环补充;同时还要时刻保持敏锐,以防错过有张力的细节,并可以通过非正式的访谈来试探这些点。但是与掌握信息不同,对掌握信息的表露并不是越广泛越充分越好。苏方分享了一个访谈实例并借此说明对掌握信息的表露程度需要根据具体的田野和具体的人进行判断,否则就有可能使得访谈流于表面甚至失去访谈对象;访谈的过程也是社会互动本身,必须建立在对情境与互动双方所扮演角色的理解上。由于疫情影响,团队无法开展面对面的访谈,几乎完全通过线上电访这使得访谈者与访谈对象之间更有距离感。为此,团队通过开视频、就近切入的方式缩短心理距离;此外尽可能选择之前打过照面的管教,做多次访谈以深入话题。另一问题是管教在场对学员的影响,团队试图旁敲侧击,但屡屡受挫,因此采取了规避敏感选题的策略,并在访谈中侧重客观事实,分析时将对象置于管教在场的情境中理解,多方比对、印证。团队还提及一个借助管教访谈学员的非规范尝试,利用管教对田野点与学员的了解并变相创造出一个互动情境,同时也不会放大管教在场的负面作用。

疫情期间团队三人相隔万里,因而不再有特定的时间段集中进入田野做调查和讨论,而是分头干活、定期开会交流。这种模式既有分工明确、充分利用所长、拉长战线的优势;也有成员间信息不对称、交流效率低下、工作松散的弊端。

团队总结疫情时期在田野过程带来很多限制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启发,使得她们可以也不得不突破方法课的条条框框,真正地理解各种方法论背后的原理。

团队围绕学员岗位在规范与实践之间的张力和历时性的演变开展研究,并因书面文件较少而最终以访谈为重心。在对象选择上,团队在考虑访谈成本、可行性、代表性多方面因素之后确定了访谈计划,即在确保不同层级的岗位学员均有涉及的基础上增加对象异质性,并围绕特殊案例访谈相关人员。

最后团队简要介绍了他们第一次的研究成果,即从横向的所内规章与实践中学员岗位运行模式之间的比较以及纵向对戒毒所建所以来历史的考察来解释拐棍这样的代理角色名亡实存的现象,及其与戒毒所机构目标之间的关系。

 

写作经历

最后,单惟童与大家分享了田野工作坊期间对文章的修改经历。修改之初,彭书婷学姐指出了原稿中的一些问题:文献梳理缺乏清晰的脉络,并与经验存在脱节;经验部分也可以继续挖掘现有材料中尚未利用的部分,如来自上级对戒毒所和管教的压力、戒毒学员入所前的社会资源对在所内生活的影响等,在写法上也要平衡悬念感和易读性。但通过对既有录音稿、档案资料的整理以及补充的电话访谈,研究团队发现,所内日常管理规则主要由所内管理科制定,上级压力不明显,这与之前的设想有所偏离。而由于疫情反复、戒毒所管理严格,研究团队仍然无法进入田野点,限制了与戒毒学员的直接访谈,难以从学员角度深入研究。经验部分陷入瓶颈也阻碍了文献部分修改的推进。

 

  

研究团队因此重新从原稿出发,发现原稿结论使用的正式制度概念定义模糊且与经验不完全匹配,因此决定抛弃原本的概念和结论,回到经验材料本身。通过重新整理录音稿,研究团队发现可以从学员担任岗位的动机问题入手,细化所内加减分制度的具体影响,严格的加减分标准和所内其他一系列严苛的管理制度也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福柯式的权力技术。同时,团队也从学员的角度分析了岗位赋予学员的价值感,拐棍因此不会突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支配关系,反而通过岗位和认知强化了权力的不对等关系。

但经验部分的重心从单一的拐棍制度转向戒毒所整体的管理制度,导致了文章结构松散的问题,团队因此对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各部分篇幅比重都做了大幅调整。修改过程中也曾遭遇缺乏问题意识的瓶颈期,研究团队反复讨论文章的方向,希望能突出戒毒所这样一个田野点的特质,并将其置于社会整体的禁毒话语变迁史中,强调它非常特别的机构目标。

最终研究团队关注到戒毒所内的制度实践和权力技术,同时分析在这样一个不完全的权力场所中,权力主体如何选择权力运作机制。相比于既有研究把戒毒所的改革描述为从惩戒到矫治的线性过程,研究团队认为戒毒所和所内行动者的目标是复杂多元的,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二元结构,这也塑造了内部行动者的复杂的行动逻辑。

面对修改过程中的瓶颈,研究团队指出,这些反复的、甚至是做无用功的经历都是不可避免的,而这样的过程也是必要的,能促进研究者更深入讨论和思考。修改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对经验材料的理解存在分歧,但这更能帮助形成客观平衡的观点;积极与队友讨论因此是非常重要的,能帮助避免对经验材料的麻木或过度诠释。

 

评议

  

  

彭书婷:

从初稿到终稿,本研究关注的问题一直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既具有社会性功能、又被赋予管理权力的戒毒所这一场域,其管理模式如何形成。该场所中存在的矛盾与张力是最具吸引力的部分:管理者既需要加强对学员的控制,又被限制了非人化管理的合法性——那么权力控制是如何形成的?在传统权力理论中,支配者和被支配者都具有明确主体和合法性关系,而本文中体现的控制制度既不存在合法性、又具有名实分离的机制,这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权力研究深入思考。

如果论文要进一步修改,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实际上涵盖四个层面的权力关系:国家与戒毒所;拐棍与被管理者;拐棍与管教;管教与被管理者。文章对戒毒所内部的后两部分涉及比较多,但对外部控制和拐棍与普通学员的关系挖掘不够。政策如何落实、政策监管是否有更明确的主体以及内部管理模式变革的影响,都可以进一步挖掘。成为拐棍的学员的心理变化与重要事件,也可以更详细地论述。另外,文章更多从管理者的角度描述自上而下的控制关系如何形成,后续可以进一步书写学员的应对策略,使得戒毒所中的权力展演更加清晰。考虑戒毒所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应对出现的麻烦和问题,尤其是关注这种应对是否推进了制度本身更新的过程,这可以使制度变迁的逻辑更清晰。当然,受疫情和案例本身特殊性的影响,进一步扩展研究很有难度。研究者非常具有勇气,尤其是作者们尊重经验事实并努力作出各种尝试,值得鼓励。

 

提问与回答

 

在评议环节后是现场同学提问环节,同学们就田野中的工作方法和文章本身的理论建构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交流。

有同学提出,在戒毒所这样特殊的场所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身份区隔,如何尽量减少研究的外部影响,不过分强调戒毒者身份的特殊性?主讲人认为,可以尽可能不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田野,而是以普通学生的身份与对方相处,沟通中还应注意对被访者的称呼。另一位同学针对监控资料如何使用提出问题。主讲人认为各种经验材料之间是互通的,监控资料只是材料中的小部分。不同的材料应该是互相对照来帮助研究者抓取重点。最后,关于文章是否需要考虑毒品符号象征的中国本土化理解对权力机制形成的影响,主讲人回应,本研究也关注到了中国本土情境的特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希望破除西方对于矫治的看法。但由于毒品问题的敏感性,文章更为关注戒毒所作为一个权力机构与形成控制的场域的这一面,而对背景的强调则体现在对有关毒品的政策文本和法律变化的关注中。

 

老师点评

  

  

田耕老师:

从三位同学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她们在写作中放弃的、舍掉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她们经历了很漫长的修改。但在本科阶段,作业和挑战杯的压力让我们大部分同学几乎没有修改时间,所以我们才需要去学习八股的写法。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才是写作的本质。现在的教育实践和这个基本原理是存在张力的。这次工作坊有意识地强调了文章的修改与放弃、对不同部分的反复拼凑,回归了写作和研究的本质。研究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需要积极写作。做任何东西都要经历坦率的认识过程,即大部分劳动都是在枯燥的和不确定的情况下完成的,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无用功。但这个过程仍然会让作者发生质变,在往下思考和写作的时候对材料的感受更加充实,判断力更加敏锐。哪怕意见被否定,研究者再往下推进的时候,他对文字和材料的感受力都会增加。改文章必须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任何新情况都要讨论,再通过写作固定下来。

 

刘能老师:

文本在两次修改间有很大改动,更加聚焦。她们在文章里写的是月亮的正面,今天讲出来的是月亮背面,展现了文章背后复杂的过程以及写作和思考的生成性。所以我说各种研究都是先烧砖,烧好了块块的砖,你再去考虑这些砖如何摆,再去得出完整的认知。今天的形式很好,它表明文章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文章有两个背景性信息需要补充:在当地(杭州)做戒毒所的研究有什么含义?杭州在总体性机构方面做的很好,在整个行业里都走在前头。但这个信息文章没表达出来。另外,现在的文本放在学校、监狱都适用。那么,毒品(戒毒所)的特殊性在哪里?例如,因为是戒毒所,所以洗手间必须有监控。田野特定性是需要说明的。

然后是研究问题的选择:目前,组织(戒毒所)本身是文章的分析单位,那么个体的视角对选题来说是否重要?这些人进入戒毒所前的社会资源与连带,对他们进入戒毒所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些人是从日常生活中突然退出的,他们要如何处理突然中断的生活,进入被监控和矫正的生活?他被放出去后,又如何恢复正常的生活?戒毒所是一个典型的总体性机构,所有和总体性机构有关的问题都要问“doing time”相关的问题。越轨社会学的经典议题是:behind the bar(铁条)与doing time。所以戒毒所里的分数非常重要,因为分数背后的时间很重要,学员要不断算时间,看自己一年还是半年才能出去?他们在戒毒所之内是如何应对、设想时间的?如何为了时间的缩短而作出努力?这是除了权力概念之外可以问的问题。某些人(如大老板)对时间的紧迫感更重,这是否会影响到他们改造的行为和表现,以及组织的变化?个人层次和组织层次互动的关系是这篇文章中非常重要的引线。

第三点要说的是监控资料作为研究资料的重要性。不间断监控资料能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戒毒所是人类福利受损还是人类福利提升的机构,因为我们可以从人的表情与身体语言进行最基本、最直接的判断,看他们是开心的还是阴郁的。人在摄像头之下难以矫饰,访谈的歪曲问题都可以通过监控资料来补充验证。

 

杨善华老师:

接着田老师来讲,写作过程确实要比看的理论更重要,研究经历会变成珍贵的经验。接着刘老师讲,文章开头对戒毒所一天日常生活的展现是有问题在里面的,你们通过文字告诉我们的是戒毒所很有秩序,学员都特别守规矩。那么我们就要提问,这个秩序如何实现?秩序背后是否有强制力的规范?

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想象权力发生的机制。这种秩序其实是依赖于学员渴望回到自由状态的愿望,这个想法被戒毒所利用。所以才有加减分制度,并且这个制度运转有效。在这里,加减分制度是秩序得以形成的机制。加减分制度引出问题:要加分就要表现好,因此学员当中形成了竞争机制(跪地事件),扣分的不同会影响到学员的释放(数字不同影响甚大),因此会引起学员内部的矛盾(认为别人让自己扣分是耽误自己)。竞争在学员当中还是个面子问题,表现好能早走,还能让管教重视。让管教重视很重要,这样可以加分。

另外,我觉得拐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叫做以夷制夷。取消原来的管理制度,可能是为了体现矫治中每个学员的平等,但管教仍然需要拐棍这样的角色来帮助管理。信息员是很有意思也很有研究价值的角色。

 

王迪老师:

非常开心看到田野工作坊发展到今天的实践。田野工作坊最重要的是,不仅仅让我们看成品,还让我们关注调查的过程,包括选题打磨、田野过程、内容删减到最后成型。田野工作坊是一种学习,我的感受是:方法课上讲的更多是套路,是标准状态下的广播体操,但是田野实践是街头散打。因为疫情管控和其他一些因素,很多时候我们被迫要去接受散打的状态。本次报告就为我们展现了各种各样搜集材料的方法:监控视频、包括利用田野调查中的拐棍(让父亲做访谈)。田野中要因地制宜,本次主讲人在方法上的尝试很好。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调查过程中研究主体的成长。从社会学系到社会经常是这样的过程: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做研究,一直是受到家庭关照,背靠单位(北京大学)的权威,有靠山。但成为独立社会个体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很多时候是不胜任的。如果一直在各种包裹中做巨婴,就会失去研究和工作的能力。本次研究已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了,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稚嫩,而主讲人会主动去复盘整研究过程,控制访谈过程。这体现了她们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努力让自己成长。

在材料的选择和主题的确定上,杨善华老师经常说看菜请客,看材料决定做什么菜,用什么文献和理论。现在你们有的就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访谈,所以必然要在主题上迁就取舍,在取舍增删过程中确定主题(自上而下的控制过程)。我们不要想着去做特别完整的,由各种主题荟萃的研究。如果你的材料非常丰富,那你就应该将它发展为几篇文章(而不是凑在一起)。

最后一点建议:本文可能还是不够聚焦,从你们厚厚一篇论文只有一页是结论与讨论就可以看出来,因此你们讨论的空间还有待扩展。

 

在教师点评环节结束后,杨善华老师为主讲人、评议人颁发田野工作坊纪念相框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