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完成的中文著作与文集:
2016,《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人口迁移与族群交往:内蒙古赤峰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人口迁移与社区变迁:内蒙古赤峰调查》(续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中国民族关系现状与前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6,《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北京:同心出版社。
主编或参与主编的中文著作与文集:
2016,《“中华民族是一个”——围绕1939年这一议题的大讨论》(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合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西部开发中的人口流动与族际交往研究》(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西藏社会发展研究》(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主编译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合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与就业》(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合编),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合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合编),台湾: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繁体字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简体字版);
2001,《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一)、(二) (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合编),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21世纪的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合编),台湾: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00,《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合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中国乡镇组织调查》(合编),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合编),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中国西部边区发展模式研究》(合编),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9,《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24县调查》(合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现代化与社会科学的应用》(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合编),北京:群言出版社;
1997,《西藏社会发展研究》(执行主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7,《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主编译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合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中国边远地区开发研究》(合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4,《九十年代中国乡镇企业调查》(合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3,《边区开发论著》(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翻译和参加翻译的著作:
2016,《种族与文化少数群体》(George E. Simpson & J. Milton Yinger, 1985, Racial and Cultural Minorities, 5th edition, New York: Plenum Press, 马戎、王凡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5,《美国生活中的同化》(Milton Gordon,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马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社会学》(Anthony Giddens, 1997, Sociology, 3rd edi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马戎翻译第九章“族群与种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Peter M. Blau & Marshall W. Meyer, 1971, Bureaucracy in Modern Society 2nd edi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r, 马戎、时宪民、邱泽奇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论文(中文期刊):
2024,马戎,《如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体系建设》,《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第51卷(总第275期);
2024,马戎,《从民族史和民族研究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第02期;
2024,马戎,《个体与群体:人类社会的认知与互动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2期;
2023,菅志翔、马戎,《中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学术月刊》,第08期;
2022,菅志翔、马戎,《我国民族研究的概念史梳理》,《开放时代》,2022年05期;
2020,马戎,《民国时期的造“国民”与造“民族”——由王明珂《民族与国民在边疆:以历史语言研究所早期民族考察为例的探讨》,《开放时代》,2020年01期;
2019,马戎,《中华文明基本特质与不同文明的平等共处》,《人民论坛》,2019年07月下;
2019,马戎,《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走向现代化和共同繁荣的桥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民族教育研究》第2期;
2019,马戎,《中华文明共同体的结构及演变》,《思想战线》:第2期;
2019,马戎,《鸦片战争后新观念的进入和中国话语体系的转型》,《社会科学战线》:1-12[2019-03-13];
2019,马戎,《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学术月刊》第2期;
2019,马戎,《共产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利益——20世纪上半叶苏联对华外交主导思想初探》,《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2018,马戎,《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特质》,《北京日报》2018年10月22日版;
2018,马戎、郑惠元,《历史演进中的中华文化和中国民族话语》,《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2018,马戎,《从犹太人到以色列国的历史启示》,《思想战线》第3期;
2018,王明珂、马戎、田耕,《当代都市人的社群认同与认同危机》,《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2018,《历史学与中国民族史研究》,《探索与争鸣》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8年第5期)
2018,《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学术月刊》第1期;
2018,《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话语转变、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8年第4期;《社会学文摘》2018年第3期)
2018,《关于藏区和新疆加强双语教育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1期;
2018,《研究新形势下中国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8年第6期)
2018,《习近平主席近期讲话指引我国民族工作的方向》,《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3期;
2018,《历史演进中的中华文化和中国民族话语》,《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2018,《从犹太人到以色列国的历史启示》,《思想战线》第3期;
2017,《汉语学习与中国少数族群的现代化》,《社会政策研究》第1期;
2017,《重构中国的民族话语体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2期;
2017,《中国应加强对苏联解体过程中民族因素的研究》,《思想战线》第4期;
2017,《‘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5期;
2016,《试论中国民族地区的语言区域与语言应用模式》,《语言战略研究》第1期;
2016,《民国边疆史与地方军阀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2016,《传统文化承载者的历史变迁——李健<西藏的唐卡艺人>序言》,《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2016,《苏联解体中的民族因素对中国有哪些借鉴——何俊芳<族体、语言与政策——关于苏联、俄罗斯民族问题的探讨>序言》,《青海民族研究》第1期;
2016,《藏族学生思想状况调查设计与样本结构——我国藏区青年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之一》,《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2016,《中华文明的‘内’与‘外’》,《复旦学报》第5期;
2016,《汉语的功能转型、语言学习与内地办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
2016,《如何认识‘跨境民族’》,《开放时代》第6期;
2016,《费孝通先生的民族问题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
2016,《如何回应‘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博士生培养体制应当如何改进》,《社会科学战线》第12期;
2015,《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演变》,《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2015,《1940年的盛世才与他治理下的新疆——读<盛世才上莫斯科斯大林报告书(1940)>》,《青海民族研究》第1期;
2015,《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政权建设与民族关系》,《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2015,《旗帜不变,稳住阵脚,调整思路,务实改革——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解读》,《青海民族研究》第2期;
2015,《他山之石——美国种族关系困境症结与启示》,《学术月刊》第8期;
2015,《民族平等和群体优惠政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
2015,《关于“民族识别”的口述史研究——卢露<从桂省到壮乡>一书序言》,《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
2015,《<从大清到民国>:解读“中华民族”近代构建的一个视角》,《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2015,《谨防中国的“维稳”工作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中国与世界观察》第3/4期;
2014,《民族研究中的原住民问题》(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
2014,《构建新型民族关系——郝时远、张海洋、马戎三人谈》,《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2014,《新疆对口支援项目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
2014,《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问答与讨论》,《青海民族研究》第1期;
2014,《加快创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经济导刊》2014年6月号;
2013,《关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100个思考题》,《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2013,《如何进一步思考我国现实中的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
2013,《知识分子在社会族群结构和族际交往中的角色——读戈登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社会科学战线》第7期;
2013,《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变迁与跨地域流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初步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
2013,《对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反思》,《青海民族研究》第4期;
2013,《如何思考21世纪中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国研究》秋季卷总第16期;
2013,《民族研究中的原住民问题》(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2期;
2012,《创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应对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2012,《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双语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3期;
2012,《跨文化对话需构建基本价值认同》,《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第4期;
2012,《如何认识“民族”和“中华民族”——回顾1939年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
2012,《社区调查与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
2012,《现代国家观念的出现与国家形态的演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
2012,《中国的民族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2012,《2008年夏季拉萨、日喀则、泽当三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综述》(合写),《中国藏学》第3期;
2012,《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论著中的“民族”和“民族主义”》,《中国学术》第32辑;
2011,《21世纪的中国是否面临国家分裂的风险》(上),《领导者》总第38期;
2011,《21世纪的中国是否面临国家分裂的风险》(下),《领导者》总第39期;
2011,《西藏社会发展与双语教育》,《中国藏学》第2期;
2011,《2010年国外社会学的族群研究综述》(合写),《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
2011,《全球化、本土化与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合写),《社会科学家》第4期;
2011,《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民族关系问题》,《理论视野》第3期;
2011,《新疆城镇发展和双语教育的进程:南疆地区两个专题调研报告》,《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
2011,《如何思考中国的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
2011,《深层面剖析历史,理性走出历史事件的阴影》,《领导者》总第40期;
2011,《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精英:理解中国从“天下帝国”到“民族国家”进程的钥匙》,《社会科学战线》第8期;
2011,《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
2011,《重思援藏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青海民族研究》第4期;
2010,《“汉化”还是现代化》,《领导者》总第33期;
2010,《对苏联民族政策实践效果的反思——读萨尼教授的<历史的报复>》,《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
2010,《构建‘民族国家’,谨防民族分裂》,《中国与世界观察》第3/4合期;
2010,《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2010,《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要把握几种关系》,《中国教育学刊》第1期;
2010,《如何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1期;
2010,《略谈列宁、斯大林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第2期;
2010,《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黄帝崇拜”的族群狭隘性》,《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2010,《外出务工对民族混居农村的影响:来自内蒙古翁牛特旗农村的调查》,《社会》第3期 ;
2010,《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
2010,《社会学在2008年的主要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合写),《社会》第4期;
2009,《2007年西方社会学重要刊物发表论文综述》,《社会》第2期;
2009,《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领导者》总第26期;
2009,《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2009,《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
2009,《内蒙古草原牧区的蒙汉关系演变及影响因素——以锡盟东乌旗一个牧业社区为个案》,《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
2009,《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西藏社会发展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2009,《医德与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2009,《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2009,《重思援藏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靳薇<援助政策与西藏经济发展>序》,《领导者》总第28期;
2008,《“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与“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
2008,《民族研究的创新需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2008,《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类型特征浅析》,《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2008,《西藏自治区人口结构与变迁》,《中国藏学》第3期;
2008,《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社会》第1期;
2008,《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2期;
2007,《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
2007,《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思考双语教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
2007,《当前中国民族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3期;
2007,《南疆维吾尔农民工走向沿海城市——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劳务输出调查》,《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2007,《全球化与民族关系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
2007,《西部六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综合报告》(合写),《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2006,《拉萨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合写),《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
2006,《引用文献不能断章取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3期;
2005,《新疆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与就业状况》(合写),《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2004,《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
2004,《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3期;
2004,《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2003,《从防治“非典”看中国社会》,《人口研究》第4期;
2003,《漫谈社会学与社会发展》(与林南合写),《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03,《试论“族群”意识》,《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2003,《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与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
2003,《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2003,《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
2003,《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
2002,《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与结合》,《民族研究》第5期;
2002,《从王桐龄<中国民族史>谈起》,《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
2002,《大草原的变迁》,《民俗研究》第3期;
2002,《西部开发、劳动力流动与少数民族教育》,《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2001,《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
2001,《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2001,《试论社会学学位论文的写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9期;
2000,《关于民族的定义》,《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
2000,《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
2000,《论民族意识的产生》,《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
2000,《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民族研究》第6期;
2000,《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变迁》,《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2000,《中国居民环境意识与环保态度的城乡差异》(合写),《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2000,《新疆喀什地区的民族人口分布》,《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1999,《促进学术对话,推动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1999,《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1999,《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1999,《罪与孽:中国的法治与德治概说》,《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
1998,《必须重视环境社会学》,《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
1998,《试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问题》,《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1998,《试论中国乡镇政府对基层学校的管理》,《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
1998,《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藏学》第2期;
1998,《中华经济圈与它的社会、文化基础》,《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1997,《美国的种族与少数民族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
1997,《蒙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中蒙关系》(合写),《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1996,《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1995,《西藏城乡居民的择偶与婚姻》,《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1993,《西藏的经济形态及其对区域间人口迁移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1993,《西藏自治区的区内人口迁移》,《人口研究》第5期;
1990,《拉萨市区藏汉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社会学研究》第3期;
1990,《小城镇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1989,《居住形式、社会交往与蒙汉民族关系》(合写),《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1989,《科层制与官僚制——韦伯和列宁关于Bureaucracy的论述》,《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第6期;
1989,《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实现迁移的条件——赤峰调查》,《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1989,《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的历史条件》,《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
1988,《摆动人口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经济与社会》第4期;
1988,《赤峰农村牧区蒙汉通婚的研究》(合写),《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
1988,《解放以来我国藏族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其地理分布》(合写),《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发表文章(中文文集):
2018,《我所认识的一位北大人——潘乃穆老师和她整理出版的潘光旦先生遗著》,蒋朗朗主编,《精神的魅力201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01-309页。
2015,《族群分层、文化区隔与语言应用模式》,武翠英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14-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8-45页;
2015,《第二十六章 人口》,张云主编《西藏通史》(当代卷下-I),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第920-957页;
2015,《第三十一章 教育》,张云主编《西藏通史》(当代卷下-I),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第1121-1183页。
2014,《郝苏民先生对北京大学民族研究的支持》,马忠才等编《薪火春秋》,北京:民族出版社,第5-8页;
2013,《中华民族的文化建构》,武翠英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8-43页;
2013,《当代中国的族群关系研究》,费孝通主编,《当代社会人类学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94-241页;
2012,《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潘蛟主编,《人类学讲堂》第一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第1-51页;
2012,《学者的爱国情怀》,杨圣敏主编,《中国学派的道路》,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12-14页;
2012,《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进一步思考》,马戎,《中国民族史与中华共同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06-336页;
2011,《陈达先生学术年表》、“《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导读”,陈达,2011,《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02-324页;
2011,《社会学》(合写),教育部社会科学会秘书处组编《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15-360页;
2011,《在革命背景下俄国与中国的“民族构建”路径》,《大观》总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第6-20页;
2011,《“民族问题”及其解决》,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0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第153-165页;
2010,《社会学》(合写),教育部社会科学会秘书处组编《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12-354页;
2010,《传统中华文明的宗教包容与外来宗教的本土化模式——以伊斯兰教为例》(合写),高师宁、杨凤岗主编,《从书斋到田野》(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58-272页;
2009,《费孝通教授对民族研究的关怀》,马戎等编《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15-218页;
2009,《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北大讲座》第2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89-308页;
2008,《北大的学术创新》,赵为民主编《北大之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82-287页;
2008,《关于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研究的反思》,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6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第95-122页;
2008,《种族与族群关系》,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04-340页;
2008,《社会学》(合写),教育部社会科学会秘书处组编《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95-332页;
2007,《草原上的学校——牧区蒙古族基层教育事业的变迁》,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3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第88-112页;
2007,《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报告》(合写),《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第1-40页;
2007,《社会学应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洪大用主编《中国环境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15页;
2005,《从“魁阁”到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潘乃谷、王铭铭主编《重归“魁阁”》,北京: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第102-115页;
2004,《族群问题的“政治化”与“文化化”》,《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刊》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3-89页;
2004,《中国传统“族群观”与先秦文献“族”字使用浅析》,关世杰主编《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87-404页;
2003,《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教育发展具体政策及其实施办法研究》,《新形势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第250-259页;
2003,《美国的种族与少数族群问题》,袁明主编《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7-61页;
2003,《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北大讲座》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4-217页;
2002,《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北大讲座》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4-56页;
2002,《人文思想与中国现代教育》,《科技发展与人文重建论文集》,台北:法鼓人文社会学院,第197-210页;
2002,《社会学中的民族关系研究》,文池主编《在北大听讲座》第五辑(思想的灵光),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第233-250页;
2002,《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合写),铁木尔主编《民族政策研究文丛》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第289-315页;
2001,《三访府村:一个北方半农半牧社区的跟踪调查》,马戎、潘乃谷、周星主编《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9-70页;
2001,《北京大学大学民族社区调查户访问卷综合分析》,马戎、潘乃谷、周星主编《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97-549页;
2001,《西藏自治区1990-1998年人口变迁分析》,中国边政协会编《公元二千年两岸藏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蒙藏委员会,第353-362页;
2000,《民族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44-150页;
1998,《未名湖畔》,赵为民主编《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47-550页;
1998,《结合中国现代化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社会学研究》,乔健主编《社会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香港:《新亚学术集刊》第16期, 第353-362页;
1997,《人口与环境》,刘世定、丁元竹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问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65-308页;
1996,《体制变革、人口流动与文化融合:一个草原牧业社区的历史变迁》,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531-594页;
1996,《民族关系的社会学研究》,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498-532页;
1996,《牧区体制改革与草场使用、人口迁移、社区生活及草原生态系统的变迁》,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658-688页;
1996,《中国西藏自治区人口调查研究》,张天路、黄荣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调查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4-68页;
1995,《重建中国的社会主体文化》,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362-374页;
1995,《我国小城镇的结构与进镇人口迁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研究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6-69页;
1995,《评<身在黄金屋:在西藏的日子>》,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研究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23-224页;
1995,《草原资源的利用与牧区社会发展》(合写),潘乃谷、周星主编《多民族地区:资源、贫困与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30页;
1995,《重塑中国的社会主体文化》,童庆炳、王宁、桑思奋主编《文化评论—中国当代文化战略》,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第23-39页;
1994,《牧区体制改革对畜牧业、人口迁移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合写),《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口学会,第97-101页;
1993,《中国藏族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其地理分布》(合写),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西藏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当代中国西藏人口》,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第78-94页;
1993,《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府村调查》(合写),潘乃谷、马戎主编《边区开发论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82-139页;
1988,《中国行业与职业结构城乡差异的分析》,中国人口问题思考编写组主编《中国人口问题思考》,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78-98页。
出版英文专著与文集:
2011, 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Tibet, Hong Kong: Hong KongUniversity Press (ISBN 13: 978-962-209-202-0) .
2008, 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 Beijing: China Tebetology Publishing House (ISBN 978-7-80253-034-8);
参与主编的英文著作:
2007, Local Governance and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India and China: Right toparticipate, edited with Manoranjan Mohanty, Richard Baum, and GeorgeMathew,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contributed: "Changes in LocalAdministra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Community Life in the Grasslands ofInner Mongolia", pp.141-160).
1995, China's Rural Entrepreneurs: Ten Case Studies, edited with John Wong andYang Mu,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contributed: "Chapters 1. TheProject and Its Methodology", pp. 1-15 ; "Chapter 4. Plastic MedicalProducts Factory", pp.77-101);
论文(英文期刊):
2014, "Reflections on the debate on China's ethnic policy: my reform proposal andtheir critics", Asian Ethnicity, Volume 15, Number 2 (March 2014): 237-246.
2013, "A Han vs. Minorities Dual Structure of Chinese Society", China: AnInternational Journal (CIJ) Volume 11 Number 2 (August 2013): 7–24;
2011, "Income Gap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among Regions, Occupational Groups and Ethnic Groups", ProtoSociology Vol.28 (2011) - China's Modernization I, pp. 101-129;
2010, "The Soviet Model's Influence and the Current Debate on Ethnic Relations", Global Asia Volume 5, No. 2 (Summer 2010): 50-55;
2010, "The 'Politicization' and 'Culturization' of Ethnic Groups", Chinese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vol. 42, no. 4 (Summer 2010), pp. 32-46;
2009,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BilingualEducation in the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Frontiers ofEducation in China Vol.4, No. 2 (June 2009): 188-251;
2009,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Ethnic Relations inContemporary Chin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ISS), TheHague, Nov. 13.
2008, "Temporary Migrants in Lhasa in 2005" (with Tanzen Lhundup),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ibetan Studies (JIATS), No. 4 (December);
2007,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Chinese Education andSociety, Vol. 40, No. 2 (March/April 2007): 9-24;
2007, "A New Perspective in Guiding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e-politicization' of Ethnicity in China", Asian Ethnicity, Vol.8, No.3: 199-217;
2006, "Ethnic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Cultural Tradition and EthnicPolicies in China since 1949", Policy and Society Vol. 25, No. 1, pp. 85-108;
2003, "Economic Development, Labor Transference, and Minority Education inthe West of China",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Vol. 32, Number 2 (Dec. 2003), pp. 125-143;
2003, "Changes in Lo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Community Life inGrasslands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China Report, Vol. 39. No. 4 (Oct. – Dec. 2003), pp. 459-475;
2001, "Marriages and Spouse Selection in Tibet",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Volume 30, Number 1 (June 2001): 79-117;
1998,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with J. Lamontagne), Chinese Education andSociety Vol. 31, No. 3, (May-June, 1998): 3-15;
1998, "Rural Education Surveys in Inner Mongolia and Guangdong: GaomingCity",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31, No. 4, (July-August, 1998): 66-92;
1998, "Nation-Building of China's Pluralist Unity and the Futur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Indian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1998) Vol. 33: 47-57;
1997,"The Role of Anthropology in Contemporary China",Minpaku AnthropologyNewsletter (June 1997, Number 4), pp.8-9;
1993, "County Town -- Jianzhi Town Differentials and Migration to Towns inChina", Korea Journal of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22 (1): 89-117;
1993, "Changes in the Nomadic Pattern and its Impact on the Inner MongolianSteppe Grasslands Ecosystem"(with Li Ou and James Simpson), NomadicPeoples, No.33, pp.63-72;
1993, "Migrant and Ethnic Inte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ocio-economic Change inInner Mongolia, China: A Village Study", Nomadic Peoples, No.33, pp.173-192;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Towns and their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of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XII (1): 90-113;
1991, "Han-Tibetan Residential Patterns in Lhasa", The China Quarterly, (Dec.1991) Vol.128, pp.814-835;
1990, "The Role of Towns in Modernization", Beijing Review ,33 (18): 16-17;
1990, "Major Factors and Conditions for Migration: Survey in Chifeng, the Inner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 (1): 25-36;
发表英文文章(文集):
2014,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Language Policy in Tibet", James Leibold andChen Yangbin, eds., Minority Education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University Press, pp. 83-106;
2014, "Evaluation on the 'Nation Building' of India by the United NationsDevelopment Programme", Xie Lizhong, ed. De-Politicization of EthnicQuestions in China,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p.85-90;
2014, "Current Crux and Solutions to Current Ethnic Issues in China", XieLizhong, ed. De-Politicization of Ethnic Questions in China,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p.155-172 .
2013, "Temporary Labor Migration in Three Cities of the Tibet AutonomousRegion" (with Tanzen Lhundup), Li Peilin and Laurence Roulleau-Berger, eds., China's 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London: Routledge, pp. 84-114;
2011,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BilingualEducation in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in Gulbahar H. Beckettand Gerard A. Postiglione, eds. China's Assimilationist Language Policy, London: Routledge - Taylor & Francis Group, pp.33-74;
2011, "Indigenization of Imported Religions in China: the Case of Islam and theHui People" (with Jian Zhixiang), in Yang Fenggang and Joseph Tamney eds. Confucianism and Spiritual Traditions in Modern China and Beyond, Leiden, the Netherlands: Koninklijke Brill NV, pp.201-207;
2010, "'Cultur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 in N. Guibernau andJohn Rex eds. The Ethnicity Reader 2nd edition, London: Polity Press, pp. 299-307;
2009, "A New Perspective in Guiding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e-politicization' of Ethnicity in China", in Dali L. Yang and Litao Zhao eds. China's Reforms at 30: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London: World Scientific, pp.137-166;
2009, "Issues of Minority Education in Xinjiang, China", in Zhou Minglang andAnn Maxwell Hill, eds. Affirmative Action in China and the U.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p.179-198;
2006, "Nation-building and Ethnicity", Jing Tiankui, Masamichi Sasaki and LiPeilin eds. Social Change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Leiden-Boston: Brill, pp. 251-259;
2003,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 Among Ethnic Groups in the KashgarRegion,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R. Iredale, N. Bilik, and F. Guo eds., China's Minorities on the Move,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pp. 106-122;
2003,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s Environmental Changes: Rural-UrbanDifferentials in China", P. Ester, et al. eds. Culture and Sustainability, Amsterdam: Dutch University Press, pp. 103-119;
1999,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R. E. Gamer, ed. UnderstandingContemporary China.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pp. 207-236;
1998, "Economic Patterns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in G. E. Clarke, ed. Development,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in Tibet. Wien: OsterreichischeAkademie der Wissensenschaften, pp.167-186;
1998, "Chinese Studies in the West", in Kwon Tai-Hwan and Oh Myung-Seokeds., Asian Studie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Seoul: Seoul NationalUniversity Press, pp. 139-148;
1998, "Changes of Steppe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Nomadic Patterns in InnerMongolia", Cura di Donatella Mazzoleni, ed., Nature Architecture Diversity, Italia: Electa Napoli, pp. 318-353 (both in English and Italian);
1998,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ociology in China", Su-Hoon Lee, ed. Heritage, Challenges, Perspectives: Sociology in East Asia and Its Struggle forCreativity. Services de Prophisme- Alain Mongeau;
1997,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in R. Ramos, Jose R. Dinis, R. Wilson, and D. Y. Yuan eds., Macao and ItsNeighbours in Transition, Macao: University of Macao Press, pp. 277-291;
1995,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s Cities and Counties" (with J. Lamontagne), in G. A. Postiglione and Lee Wing On eds., Social Change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The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p.153-173;
1995, "Economic Patterns, Migration, and Ethnic Relationships in the TibetAutonomous Region, China", in Calvin Goldscheider, ed. Population, Ethnicity, and Nation-Building, Boulder: Westview Press, pp.37-76;
1994, "The Tibetan Population and Thei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n China" (withPan Naigu), in Per Kvaerne, ed. Tibetan Studies (Vol.1), Oslo: The Institute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Human Culture, pp.507-516;
1993, "Residential Patterns and Their Impact on Han-Tibetan Relations in LhasaCity,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in Gregory Guldin and A. Southalleds., Urban Anthropology in China, Leiden: E.J. Brill, pp.268-277;
1992,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nd Their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China", in Gregory Guldin, ed. Urbanizing China, Westport: GreenwoodPress, pp.119-154;
1992, "Social Sciences", in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ed. Grasslands andGrassland Sciences in Northern China, 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icPress, pp.121-129;
1992, "Town Residents and Rural-Town Migration in Inner Mongolia, P. R. China", in Calvin Goldscheider ed. Migration,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Redistribution Policie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pp.91-116;
1988, "Demographic Changes in China's Tibetan-Inhabited Areas" (with PanNaigu), in Dai Yannian, Edna Driscoll, Ginghong, and Zhu Yuan eds., Tibet: Myth Vs Reality. Beijing: Beijing Review Press, pp.63-70. Also in BeijingReview 31(14):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