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二十四卷
二〇二一年
|
第一期(春)
(主編:謝立中
執行主編:孫飛宇)
|
專題:文藝社會學研究與探索
|
侯俊丹
|
屯堡與山林:後革命時代的文人政治危機—— 胡金銓電影《俠女》的社會學解讀
|
1–24
|
張雨晴
|
從自然之罪到自由決斷:本雅明對“親和力”的解讀與批評
|
25–64
|
王楠
|
嫉恨的主我:伊阿古的肖像
|
65–94
|
宋淑敏
|
超越“審美”與“社會”—— 試論“文以載道”藝術觀對藝術社會學的調和
|
95–118
|
其他论文
|
馬志謙
|
差序格局的“公”與“私”—— 基於1947年《世紀評論》的再討論
|
119–149
|
李海默
|
柏克論“基於平民範式的寡頭制”
|
151–177
|
朱亞坤
|
空間社會個例:深描、反思與想象
|
179–210
|
李會肖
|
“禮失而求諸野”—— 以凌純聲的宗廟與社稷研究為例
|
211–242
|
演讲
|
鄢華陽 姚遠
|
中國籍天主教神職人員與天主教在清朝中葉的本土化
|
243–254
|
|
第二期(秋)
(主編:謝立中
執行主編:孫飛宇)
|
專題:经典社会学理论再思考
|
許松影 金小紅 李鈞鵬
|
涂爾幹的兩種失範理論及其社會觀
|
255–287
|
潘利俠
|
貨幣與現代社會的構成 —— 齊美爾對現代社會秩序的一種解讀
|
289–323
|
解玉喜
|
帕森斯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借鑒與改造
|
325–386
|
其他論文
|
黃聖哲
|
儒家倫理的行動結構 —— 從韋伯的《儒教與道教》談起
|
387–407
|
何立波
|
塔西佗的《歷史》中有“陷阱”嗎?
|
409–429
|
陳敬國
|
從互動民主到表演秩序: 論符號互動主義內部的理論分殊
|
431–452
|
齊群
|
微觀教育場域與知識群體的形塑 —— 兼論中共首批蒙古族黨、團員的誕生
|
453–478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二十三卷
二〇二〇年
|
第一期(春)
(主編:謝立中
執行主編:孫飛宇)
|
專題:韋伯逝世百年纪念
|
施路赫特
|
儒學研究在韋伯作品中的地位
|
1–26
|
田志鵬
|
韋伯的理想型方法與社會科學知識的“客觀性”
|
27–52
|
其他論文
|
國曦今
|
歷史的借鑒—— 弗雷泽論羅馬王權的神聖性來源
|
53–73
|
楊璐
|
權威與自由:休謨的混合政體學說
|
75–101
|
張國旺
|
孤獨個體之道德的自然性——盧梭論財產、婚姻與道德
|
103–126
|
劉擁華
|
社會實在論的身體與權力邏輯
|
127–156
|
涂鵬
|
從馬爾庫塞與西方新左派運動的關係看“黃馬甲抗議活動
|
157–178
|
|
第二期(秋)
(主編:謝立中
執行主編:孫飛宇)
|
專題:弗格森与文明社会史研究
|
鄧肯·福布斯
|
《論文明社會史》導論
|
179–207
|
法尼亞·奧茲-薩爾茲伯格
|
亞當·弗格森與《論文明社會史》
|
209–230
|
其他論文
|
石計生
|
道家身體、社會理論與行動類型—— 道家社會學論衡(2)
|
231–272
|
李晏佐
|
新尼采與新啟蒙: 論尼采與後現代之間的思想繼受
|
273–309
|
何立波
|
西元2–3世紀的大瘟疫和羅馬帝國的社會轉型
|
311–323
|
曾譽銘 關韶華
|
“加速”的社會:論羅薩的社會“加速”理論
|
325–349
|
李昌海
|
余天休的世界聯邦政府理論及其與貝克世界主義理論之間的異同
|
351–382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二十二卷
二〇一九年
|
第一期(春)
(主編:謝立中
執行主編:孫飛宇)
|
專題:反思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
|
鄧保群
|
和解·交往·承認—— 批判理論規範基礎的三個維度及其得失
|
1–146
|
涂鵬
|
辨證與存在的選擇—— 論馬爾庫塞社會批判理論的兩條線索
|
147–164
|
其他論文
|
秦鵬飛
|
“服從”與“尊賢”:對“君為臣綱”的兩種理解路徑
|
165–204
|
王樹生
|
建構“構型”認識論:埃利亞斯對先驗認識論的社會學轉化
|
205–238
|
涂爾幹
|
霍布斯的政治科學
|
239–264
|
人物訪談
|
|
|
阿伯特訪談錄
|
265–289
|
|
第二期(秋)
(主編:謝立中
執行主編:孫飛宇)
|
專題:重讀韋伯
|
韋伯
|
關於理解社會學的一些範疇
|
291–339
|
趙冰心
|
家產官僚制與傳統中國的政治支配:馬克斯·韋伯的局限
|
341–357
|
其他論文
|
張巍卓
|
社會條件及其倫理批判—— 滕尼斯對馬克思的解讀與批評
|
359–396
|
向輝
|
學做理論:帕森斯《社會行動的結構》的經驗實踐
|
397–424
|
付驥瀟
|
“禮各有主”與差序格局—— 淺析《儀禮·士喪禮》中的禮儀行爲
|
425–466
|
述評
|
張浙航
|
神聖的瓦解:現代性理論的顛覆—— 評 Philip Rieff 對韋伯卡理斯瑪理論的批評
|
467–482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二十一卷
二〇一八年
|
第一期(春)
(主編:謝立中
執行主編:孫飛宇)
|
專題:紀念涂爾幹
|
孫中興
|
百年來涂爾幹四大名著的中文翻譯:知識社會學的探討
|
1-44
|
呂炳強、何榮宗
|
他性跟能動性的對立:涂爾幹利己型自殺理論中的社會與個人
|
45-80
|
其他論文
|
石計生
|
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臺灣流行歌
|
81-120
|
楊璐
|
返回歷史語境:對大衛·休謨的市民社会學說的考察
|
121-163
|
劉濤
|
區分、再入和溝通媒介:結構耦合概念的理論維度與運用前景
|
165-186
|
|
第二期(秋)
(主編:謝立中
執行主編:孫飛宇)
|
專題:藝術社會學思考
|
洪儀真
|
物質的限與現:當代現成品創作的理論探照
|
187–226
|
陳逸淳
|
作品的科學:布迪厄的藝術社會學與象徵革命理論
|
227–246
|
張義東
|
何如界之 —— 關於藝術社會學空間想像的一些想法
|
247–272
|
其他論文
|
石計生
|
丹道身體、生命技藝與無器官身體 — 道家社會學論衡(1)
|
273–313
|
裴元領
|
自我的迷宮:透過系統理論的再評價與再想像
|
315–358
|
張君玫
|
人類世中的展演能動力
|
359–378
|
孫宇凡
|
把歷史學帶進來:歷史社會學的跨學科想象與策略
|
379–401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二十卷
二〇一七年
|
第一期(春)
(主編:謝立中
執行主編:石計生、孫飛宇)
|
專題: 臺灣社會的理論之思
|
石計生、黃映翎
|
流行歌社會學: 年鑒學派重估與東亞「洄流回路」論
|
1-39
|
裴元領
|
願與怨: 考察一種如相應世工夫
|
41-72
|
黃聖哲
|
危機與自我的形成 — 論 Oevermann 的社會化理論
|
73-92
|
張君玫
|
漢娜鄂蘭的生態政治圖像
|
93-110
|
其他論文
|
楊璐
|
衡平與寬容: 笛福的社會思想
|
111-153
|
孫宇凡
|
時間、因果性與社會學的想像力——與成伯清商榷
|
155-181
|
鄧保群
|
從工具理性批判到交往理性的奠基——批判理論規範基礎的得與失
|
183-200
|
殷梓介
|
論遊戲的異化————網路遊戲的財產話與勞作化研究
|
201-234
|
|
第二期(秋)
(主編:謝立
中
執行主編:孫飛宇)
|
專題:中國傳統社會理論
|
向輝
|
敬道心筌:王陽明教化哲學的社會思想探微
|
235-281
|
李松濤
|
周代封建宗法的政治倫理:從“尊降”之降與不降看爵尊與親屬親尊之關係
|
283-334
|
其他論文
|
徐吉鵬
|
社會科學解釋中的主觀觀點: 舒茨方法論的內部困境
|
335-394
|
薛宇傑
|
生命與文化:尼采的現代性批判
|
395-459
|
劉暢
|
從“不守規矩”的人看抗爭研究里西方範式思維定式的遮蔽
|
461-492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十九卷
二〇一六
|
第一期(春)
(主編:謝立中)
|
專題:利奧塔後現代社會政治思想研究
|
呂濤
|
現代之後與古典之前 — 利奧塔後現代社會政治思想研究
|
1-170
|
其他論文
|
張巍卓
|
耶拿浪漫派的理論”重構”與”解碼” — 《文學的絕對》與德國浪漫派研究傳統
|
171-198
|
張美川
|
福柯的治理理論及其啟示
|
199-229
|
鄧保群、塗鵬
|
論”自然”在《啟蒙辯證法》中的批判作用
|
231-250
|
陳玉生
|
面子理論批判與”樣子”範疇建構
|
251-272
|
|
第二期(秋)
(主編:謝立中
執行主編:孫飛宇)
|
專題: 韋伯的社會科學方法論
|
李榮山
|
具體因果解釋:馬克斯.韋伯論社會文化科學的邏輯
|
273-303
|
吉硯茹
|
韋伯方法論中”適當的”因果關聯
|
305-330
|
其他論文
|
康子興
|
社會改革的政制方案:密爾論代議制政府
|
331-391
|
秦明瑞
|
從因果解釋到等值功能主義:盧曼方法論思想探析
|
393-427
|
羅伯中
|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思想归属、文本与事实
|
429-481
|
曹金羽
|
漫遊者與自我的起源
|
483-601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十八卷
二〇一五
|
第一期(春)
(主編:謝立中)
|
專題:”後西方社會學”探究
|
謝立中
|
“後社會學”或“多元話語分析”: 社會研究模式新探索
|
3-32
|
L. 波爾坦斯基
|
批判社會學和關於批判的社會學
|
33-46
|
N. 姆納德
|
敘事社會學:關於失業和貧困工人
|
47-58
|
李晟台
|
對話:作為世界性的人性之道
|
59-71
|
其他論文
|
潘建雷
|
為現代社會而拯救自然 — 盧梭《愛彌兒》前三卷詮釋
|
73-177
|
朱亞坤
|
試論空間社會的生成機制、歷史形態與多重秩序
|
179-206
|
潘利俠
|
齊美爾社會學分析的主要哲學背景
|
207-236
|
|
第二期(秋)
(主編:謝立中)
|
專題:“後西方社會學”探究(續)
|
羅蘭
|
後西方空間和社會學研究
|
237-252
|
韓相震
|
話語社會學的世界性意涵:福柯與哈貝馬斯在東亞
|
253-270
|
F.杜貝特
|
不平等與團結
|
271-288
|
C.德特赫
|
數位化時代的定量調查與兒童的文化實踐:一個社會學的問題?
|
289-300
|
其他論文
|
康子興
|
從社會到“自然社會”:亞當·斯密論“無偏旁觀者”
|
301-339
|
鄭志成
|
形式與內容的關係面向:Simmel學說後設關係的考察
|
341-364
|
孫明哲
|
客觀再現,還是社會建構:論科學知識建構論的內在機理、適用範圍與價值
|
365-380
|
黃清華
|
宗教、心理分析及人生意義:科廷厄姆的宗教哲學評述
|
381-397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十七卷
二〇一四
|
第一期(春)
(主編:謝立中)
|
專題:現代社會秩序的經典理論
|
潘建雷、何雯雯
|
深度分工時代的社會團結如何可能 — 塗爾幹論現代社會的建設方案
|
1-84
|
秦明瑞
|
社會秩序是如何可能的: 盧曼社會系統理論的解釋
|
85-128
|
其他論文
|
呂愛華
|
現代化、”現代性”與當代中國問題: 從市民階層的價值觀看
|
129-157
|
陳玉生
|
剩餘範疇:社會科學的處境與目標
|
159-232
|
|
第二期(秋)
(主編:謝立中)
|
專題:宗教研究的局內人視角
|
賀玉英、李潔文
|
重訪局內人角度: 德蘭修女的”黑暗”經驗對宗教研究之啟示
|
233-252
|
阮曉桐
|
痛苦與救贖: 從天主教信仰探討基督宗教中苦難的意義
|
253-270
|
其他論文
|
張巍卓
|
《共同體與社會》和滕尼斯的社會學 — 以著述史為線索的思想考證
|
271-385
|
石計生
|
從德勒茲理論探究臺灣禁歌時代 歌仔本”根莖”生成變化(1945-1990)
|
387-427
|
呂濤
|
從”欲望 – 意志”到”語用 – 崇高”: 利奧塔思想及社會學意涵
|
429-446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十六卷
二〇一三
|
第一期(春)
(主編:謝立中)
|
專題:追思林端教授
|
黃光國
|
破解韋伯迷陣的方案
|
3-31
|
呂愛華
|
韋伯與華人社會的儒家倫理: 韋伯的中國研究百年後的反省(上)
|
33-46
|
鄭祖邦
|
韋伯的”行動”與”倫理”理論:林端教授的思考
|
47-60
|
蔡博方
|
社會學次領域中的理論反思:紀念林端教授
|
61-92
|
其他論文
|
吳肅然
|
社會學研究中的”情境性”問題
|
93-126
|
賀玉英、李潔文
|
論宗教社會學的理性選擇論: 對”超自然”和”理性”的反思
|
127-149
|
潘利俠
|
論布迪厄”慣習”概念在現代社會中的意涵轉變
|
151-164
|
|
第二期(秋)
(主編:謝立中)
|
專題:反思現代社會
|
翟本瑞
|
策展:資訊社會的社群基礎
|
165-192
|
黃厚銘
|
含混思考的力量
|
193-212
|
鄭志成
|
再見情緒? — “豈有此理!”的現代性意涵
|
213-256
|
其他論文
|
翁正石
|
從語言的層面比較哈貝馬斯與大衛森的價值理論
|
257-298
|
謝立中
|
當前中國居民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嚴重 ?
|
299-359
|
吳駿盛
|
新經濟社會學”鑲嵌命題”的理論及其解決方案: 實質經濟研究取徑的觀點
|
361-396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十五卷
二〇一二
|
第一期(春)
(主編: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林端)
|
專題:華人社會學家的代表:金耀基
|
林端
|
華人社會學家的”人觀”:以金耀基為例的考察(上)
|
1 – 25
|
呂愛華
|
金耀基論中國民本思想史
|
27-42
|
其他論文
|
萬毓澤
|
回應李鈞鵬〈作為社會科學哲學的社會機制〉
|
43-65
|
黃敏原
|
論城市與資本主義間之關聯
|
67-114
|
黃聖哲
|
社會性的雙重結構
|
115-133
|
劉定綱
|
有緣社會中的民主
|
135-175
|
書評
|
蔡博方、林端
|
KyungSup Chang and Bryan S. Turner, eds., Contested Citizenship in East Asia:
Developmental Politics, National Unity, and Globalization
|
177 – 199
|
|
第二期(秋)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謝立中)
|
專題:理解中國社會
|
陳玉生
|
社會名分秩序何以可能 — 先秦”天地名分”思想的社會實踐邏輯
|
201 – 228
|
陳濤
|
中西傳統社會人際紐帶之比較
|
229 – 255
|
謝立中
|
中國社會學家對當前中國社會轉型問題的理解與分歧
|
257 – 281
|
其他論文
|
李化鬥
|
加芬克爾本土方法學的核心觀念
|
283-316
|
王樹生
|
論關係視角的權力研究範式: 基於埃利亞斯、布迪厄與福柯權力思想的比較
|
317 – 359
|
白小瑜
|
社會性的終結 ? — 從社會學認識論 / 方法論的範式轉換說起
|
361 – 400
|
潘建雷
|
自然人、剩餘生產力與”善惡同體”的社會: 盧梭《二論》的”社會”意象(續)
|
401 – 458
|
周彥汐
|
後結構主義社會網路研究: 以一所打工子弟學校歷時性危機事件的介面分析為例
|
459 – 483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十四卷
二〇一一
|
第一期(春)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林端)
|
專題:宗教、政治與社會理論
|
林端
|
先秦儒家”角色理論”中的自我與他者
|
1 – 30
|
鄭祖邦
|
戰爭:一種”例外狀態”的社會理論探討
|
31-56
|
劉育成
|
對民主(化)的另種觀察: 在結構與過程之辯證下的宗教與政治系統之分化發展
|
57-103
|
其他論文
|
呂愛華
|
伊裡亞斯從空間造型的變遷談”認識的難題”
|
105-132
|
林錚、鄭祖邦
|
韋伯研究在臺灣:2011年臺灣韋伯研討會紀要
|
133-147
|
湯志傑
|
挑戰與回應:敬覆黃厚銘的幾點厘清
|
149-158
|
書評
|
陳聖屏
|
Sung-sheng Yvonne Chang,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
159-172
|
|
第二期(秋)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謝立中)
|
專題:社會實在的多元話語分析(續)
|
謝立中
|
干預主義對自由放任主義:孰是孰非?
|
173-258
|
潘利俠
|
後社會史的困境與出路
|
259-277
|
其他論文
|
潘建雷
|
自然人、剩餘生產力與”善惡同體”的社會:盧梭《二論》的”社會”意象
|
279-315
|
陳玉生
|
東周”名分”思想建構:作為”名分”社會的分析範式
|
317-357
|
李鈞鵬
|
作為社會科學哲學的社會機制
|
359-381
|
黃清華
|
另類自然主義:論沃爾海姆的道德哲學
|
383-400
|
書評
|
尹德成
|
真政治有多真:評蓋士的《哲學與真政治》
|
401-413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十三卷
二〇一〇
|
第一期(春)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林端)
|
專題: 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學的對話
|
黃厚銘
|
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學本土化
|
1-35
|
湯志傑
|
理論作為二階觀察: 如何解決 ⌈無中不生有⌋與⌈無中生有⌋的吊詭
|
37-79
|
黃厚銘
|
一場有助於厘清見解的建設性對話: 敬答湯志傑
|
81-93
|
其他論文
|
翟本瑞
|
世代鬥爭: 臺灣面對全球金融風暴的命運
|
95-140
|
黃聖哲
|
文化工業理論的重建
|
141-160
|
吳鴻昌
|
新經濟社會學的知識計畫: 鑲嵌命題的爭議及其反省(下)
|
161-194
|
蔡博方
|
構做 “公民身份” 社會學: 一個研究論題的爭議與成形(下)
|
195-272
|
|
第二期(秋)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謝立中)
|
專題:社會實在的多元話語分析
|
謝立中
|
走向干預主義:歷史之必然,還是話語之建構?—以“羅斯福新政”為例
|
273-338
|
吳肅然
|
勞工研究中的一個方法論問題從多元話語分析的視角看
|
339-357
|
其他論文
|
陳玉生
|
還原、描述與回到社會現象:社會現象學方法建構與勘查
|
359-401
|
潘建雷 何雯雯
|
文人風化與人的變形:盧梭《論科學與藝術》的社會學主旨
|
403-449
|
林端
|
宗教社會學、社會學理論和臺灣的華人社會
|
451-470
|
安東尼·伍迪維斯
|
從反思性看當代西方社會理論
|
471-494
|
曾瑞明
|
政治哲學的限度:論柯恩對建構主義的批評
|
495-504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十二卷
二〇〇九
|
第一期(春)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林端)
|
專題:文化、記憶與認同
|
黃華彥、林端
|
郝大維和安樂哲論中國文化的“內在性”和西方文化的“超越性”:一個知識社會學的考察
|
1-41
|
黃敏原
|
記憶社會學中個人與結構的關係:法國社會學家Halbwachs的社會框架觀點
|
43-78
|
黃信洋
|
多重認同的社會思想考察
|
79-96
|
其他論文
|
吳鴻昌
|
新經濟社會學的知識計畫:鑲嵌命題的爭議及其反省(上)
|
97-145
|
萬毓澤
|
讓盧曼的系統理論(重新)成為問題:一個本黑式的視角
|
147-194
|
蔡博方
|
構做“公民身份”社會學:一個研究論題的爭議與成形(上)
|
195-250
|
|
第二期(秋)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謝立中)
|
專題:中國,華人,社會學,人類學
|
彭可
|
人類學的中國世紀?
|
251-265
|
羅蘭
|
中國社會學和西歐社會學: 距離與接近
|
267-288
|
翟本瑞
|
社會學的社會基礎: 華人社會學的社會建構條件
|
289-315
|
其他論文
|
李向平
|
從信仰到宗教的“實踐邏輯”: 中國宗教社會學的基本問題
|
317-386
|
鄭震
|
文化社會學的基本問題
|
387-431
|
石計生
|
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 “寶島歌後”紀露霞歌謠演唱史與臺灣民歌之研究
|
433-477
|
黃清華
|
消費主義和對抗式政治: 瑪律庫塞的心理分析革命論評述
|
479-496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十一卷
二〇〇八
|
第一期(春)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林端)
|
專題:知識、風險與社會學
|
蔡宏政
|
知識與權力:一個從批判的歷史主義進路
|
1-30
|
齊偉先
|
奉獻社會與政治倫理
|
31-56
|
翟本瑞
|
華人社會學如何而不可能?
|
57-80
|
其他論文
|
黃信洋
|
身體.運動.社會學:論布迪厄的競賽實作邏輯
|
81-101
|
謝立中
|
布魯默的“符號交互主義”:從多元話語分析的角度看
|
103-133
|
|
第二期(秋)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謝立中)
|
專題:藝術與社會
|
林端
|
藝術家的創造力:社會學家的看法
|
135-155
|
黃聖哲
|
模仿的動力:論阿多諾藝術理論的核心主題
|
157-171
|
其他論文
|
鄭祖邦
|
革命與戰爭:馬克思主義戰爭理論的發展與轉折
|
173-226
|
劉育成
|
性別圖像之建構:系統論與後現代觀點
|
227-258
|
林峰燦
|
想像世俗化:世俗化命題之爭議及其反省(下)
|
259-328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十卷
二〇〇七
|
第一期(春)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林端)
|
專題:華人社會法律人類學與法律社會學的反思
|
林端
|
“立法者”或“詮釋者”? — 法律人類學家的研究倫理及其他
|
1-24
|
李瑜青、翟琨
|
論情理在司法審判中的功能以及包含情理要素的司法程式建設 — 一個以人情、面子和關係三大情理要素為視覺的論證
|
25-47
|
張善根
|
當代中國法律社會學的研究概況 — 以人與作品為物件的實證分析
|
49-71
|
其他論文
|
翟本瑞
|
華人資本主義的概念與意義
|
73-112
|
林峰燦
|
想像世俗化:世俗化命題之爭議及其反省(上)
|
113-198
|
謝立中
|
社會學理論:當代中國大陸社會學者的取向與反思
|
199-209
|
徐冰
|
社會科學方法論脈絡中的詮釋學進路(下)
|
211-273
|
|
第二期(秋)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謝立中)
|
專題:社會團結的理論研究
|
趙力瑋
|
社會共同體與社會團結:帕森斯探討現代化社會整合問題的途徑
|
275-352
|
向輝
|
社會團結:從塗爾幹到羅蒂
|
353-415
|
其他論文
|
黃之棟、黃瑞祺
|
追尋公正的氣候變遷:探尋正義在全球環境變遷科學中的角色
|
417-444
|
張楚勇
|
奧克肖特及其《政治思想史講座》
|
445-474
|
J.L.波威爾
|
“信任”與專業權威:邁向一個關於自我的社會學理論
|
475-491
|
專訪
|
游斌、朱競旻
|
“世俗化”命題之批判:現代宗教生活的實證研究 — 專訪宗教市場論開創者斯達克教授
|
493-508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九卷
二〇〇六
|
第一期(春)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林端)
|
專題:戰爭、政治與治療
|
鄭祖邦
|
傅柯論戰爭:從 “社會內戰” 到 “生命權力”
|
1-47
|
葉永文
|
論醫學與政治:近代國家發展的政治社會考察
|
49-73
|
何芝君
|
個人的就是政治的:女性主義與敘事治療
|
75-96
|
其他論文
|
盛思鑫
|
法人人格理論:歷史的視角
|
97-125
|
呂愛華
|
佛洛伊德與伊裡亞斯論 “恐懼”
|
127-147
|
黃聖哲
|
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
|
149-168
|
書評
|
林端
|
張志剛,《宗教文化學導論》
|
169-177
|
|
第二期(秋)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謝立中)
|
專題:後現代主義與社會學理論
|
謝立中
|
走向 “多元話語分析”:後現代思潮的社會學意涵
|
1-53
|
朱偉志
|
社會學在當代所面臨的挑戰
|
55-94
|
其他論文
|
韓相震
|
社會轉型與批判理論:三個方法論議題
|
95-118
|
徐冰
|
社會科學方法論脈絡中的詮釋學進路(中)
|
119-164
|
鄭震
|
語言與實踐
|
165-188
|
何蓉
|
宗教理念與社會結構的演變
|
189-213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八卷
二〇〇五
|
第一期(春)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林端)
|
專題:手機與大學生
|
宋婧、楊善華
|
大學生的自我定位與手機消費
|
3-19
|
呂愛華
|
手機與大學生的生活世界 ― 以煙臺與威海為例
|
21-43
|
練美兒
|
以性別定位的通訊習慣:香港大學生使用流動電話短訊情況
|
45-65
|
其他論文
|
翟學偉
|
特殊主義抑或普遍主義:中國人行為研究模式的視角轉換
|
67-91
|
孫飛宇
|
論舒茨的 “主體間性” 理論(下)
|
93-127
|
黃國清
|
修身為求知之本 ― 社會科學中國化的思考
|
129-174
|
書評
|
林端
|
Gert Albert, et. Al. (ed.): Das Weber-Paradigma
|
175-187
|
|
第二期(秋)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謝立中)
|
專題:社會研究方法論的再思考
|
徐冰
|
社會科學方法論脈絡中的詮釋學進路(上)
|
189-228
|
其他論文
|
夏光
|
論自我認同
|
277-349
|
鄭震
|
論身體時空
|
351-386
|
林端
|
手機與臺灣大學生的生活世界
|
387-410
|
餘創豪
|
世界為何在仇恨中燃燒:探討種族 衝突的政治、經濟與心理因素
|
411-425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七卷
二〇〇四
|
第一期(春)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專題:宗教運動、社會運動與古典社會理論
|
呂愛華
|
“人間佛教” 與世俗活動:韋伯比較宗教社會學觀點的應用
|
3-40
|
何明修
|
集體行動中的情緒、儀式與宗教:一個塗爾幹社會學的分析
|
41-87
|
其他論文
|
葉啟政
|
“個體化” 社會的理論意涵:邁向修養社會學
|
89-140
|
莊雅仲
|
“民族問題” 再議:馬克思主義與其超越
|
141-163
|
陳和順
|
如果福柯理論也是權力的體現,……批判的可能性與性質
|
165-185
|
趙文宗
|
“可以向你溫柔地說不嗎?” ―後現代/後殖民/女性主義的性欲對話:從 “婚內強姦豁免權” 論爭審視香港強姦法律
|
187-218
|
書評
|
鄭莉
|
現代性之斷裂? ― 盧曼的《現代性之觀察》述評
|
219-239
|
沈毅
|
探尋二元思維之外的可能性 ― 評翟學偉的《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
241-247
|
|
第二期(秋)
(主編:林端、謝立中
本期執行主編:謝立中)
|
專題:古典社會理論的反思與重構
|
孫飛宇
|
論舒茨的 “主體間性” 理論 (上)
|
249-284
|
許建彬
|
康得與塗爾幹倫理學中的道德概念:自由意志是否可能?
|
285-316
|
何蓉
|
經濟學的分野,社會學的走向:―評韋伯的社會—經濟研究
|
317-349
|
謝立中
|
職能關係與財產關係:馬克思社會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
351-375
|
其他論文
|
張美川
|
自我技術與權力關係:福柯晚期理論中的主體化困境
|
377-434
|
鄭莉
|
鮑曼論知識份子與權力的合法化
|
435-455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六卷
二〇〇三
|
第一期(春)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論文
|
葉啟政
|
西方社會學理論思考中的一些 “迷思”
|
1-56
|
陳奕麟
|
學院的民主化:邁向理性社會的最後關卡
|
57-100
|
鄭祖邦
|
對布迪厄社會學知識進展的考察
|
101-135
|
汪和健
|
人際關係與制度的建構:以《金翼》為例證
|
137-168
|
林 端
|
韋伯的倫理研究:兼論其二元對立的理念型研究方法
|
169-188
|
書 評
|
林浩懿
|
Jürgen Habermas, The Postnational Constellation: Political Essays
|
189-202
|
|
第二期(秋)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專題:社會工作的價值基礎
|
阮新邦
|
強烈價值介入論視野下的社會工作實踐
|
203-280
|
曾乃明
|
從文化—語言系統看社會工作
|
281-324
|
鄭鈺鈿
|
告別信條與幻影?:社會工作價值基礎的再思
|
325-371
|
其他論文
|
林 端
|
韋伯論中國傳統法律(下):韋伯比較社會學的批判
|
373-438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五卷
二〇〇二
|
第一期(春)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專題:評葉啟政的《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
|
謝立中
|
走出“結構-行動”困境:現代人的難圓之夢----對《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一書的若干評論
|
1-19
|
渠敬東
|
論葉啟正塗爾幹的社會理論的詮釋
|
21-36
|
李潔文
|
社會事實與社會解釋的本質問題:評《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
|
37-47
|
葉啟政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謝了!讓我有機會再說一些話
|
49-77
|
其他論文
|
墨子刻(ThomasA. Metzger)
|
道統的世界化:論牟宗三、鄭家棟與追求批判意識的歷程
|
79-152
|
朱耀偉
|
全球化年代的後殖民論述
|
153-175
|
吳育仁
|
勞動過程的麥當勞化:勞動場域中控制管理的邏輯和批判
|
177-214
|
趙文宗
|
快樂有罪?―後現代情欲物語由中國內地《婚姻法》企圖打擊“婚外情”說起
|
215-250
|
|
第二期(秋)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專題:人文與社會知識的規範基礎
|
郁振華
|
辯證的智慧和批判的意識―回應墨子刻教授
|
251-274
|
阮新邦
|
生命的學問及理論知識的關係初探
|
275-309
|
其他論文
|
關啟文
|
評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論爭
|
311-348
|
夏光
|
利奧塔的現代狀態說
|
349-368
|
胡輝華
|
合理性問題的界定
|
369-404
|
童世駿
|
約翰 • 羅爾斯的“規則” 概念及其與當代中國語境的相關性
|
405-430
|
書評
|
鄭鈺鈿
|
Nicholas H. Smith, Charles Taylor: Meaning, Morals and Modernity
|
431-436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四卷
二〇〇一
|
第一期(春)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專題:伊裡亞斯:文明進程與情緒發展
|
呂愛華
|
伊裡亞斯的規範理論
|
1-25
|
劉維公
|
伊裡亞斯情緒社會學研究
|
27-40
|
其他論文
|
葉啟正
|
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揉搓遊戲:論學術研究的“本土化”
|
41-69
|
林端
|
韋伯論中國傳統法律:韋伯比較社會學的批判(中)
|
71-119
|
劉國英
|
超越現代、捨棄現代、還是現代的再出現?——李歐塔的後現代社會學
|
121-146
|
何明修
|
溝通行動理論與市民社會
|
147-176
|
王慶瑜
|
哈伯瑪斯的晚期資本主義“四重危機理論”在台的檢驗
|
177-212
|
書評
|
徐冰
|
黃曉麗,《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
|
213-225
|
|
第二期(秋)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專題:知識本質與詮釋解釋
|
洪漢鼎
|
貝蒂關於解釋的方法論原則及其與伽達默爾的爭論
|
227-257
|
阮新邦
|
知識與實踐:儒家學說、哲學詮釋學及社會工作之可能契合
|
259-331
|
其他論文
|
陳心怡
|
自由民主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新見解
|
333-372
|
關啟文
|
桑德爾的公民共和主義與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
|
373-411
|
李翰林
|
沃爾澤的分配公平理論
|
413-443
|
書評論文
|
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
|
形上思維與歷史性的思想規矩:論郁振華教授的《形上的智慧如何可能?——中國現代哲學的沉思》
|
445-472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三卷
二〇〇〇
|
第一期(春)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專題: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多元反思(上)
|
阮新邦
|
從詮釋論的角度評楊國樞的本土化社會科學觀
|
1-30
|
林端
|
“多元典範”的研究取向與“社會心理學”的本土化:知識社會學與科學社會學的觀點
|
31-54
|
黃光國
|
“多元典範”的三層意義:敬複林端教授
|
55-67
|
楊宜音
|
社會文化視野下的社會科學:近期中國大陸社會科學本土化及規範化論述評析
|
69-96
|
其他論文
|
周保松
|
康得、永久和平及國家主權
|
97-123
|
渠敬東
|
啟蒙及其限制:法蘭克福學派與工具理性批判
|
125-156
|
鄭祖邦
|
韋伯論“生活導引”
|
157-181
|
書評
|
鄭鈺鈿
|
Iris Murdoch,The Sovereignty of Good
|
183-191
|
|
第二期(秋)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專題: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多元反思(下)
|
翟學偉
|
本土社會研究的本土視角:反省、批判及出路
|
193-219
|
阮新邦
|
楊中芳的本土化研究觀的詮釋論意含
|
221-239
|
朱偉志
|
香港社會學研究的社會科學本土化意義
|
241-272
|
其他論文
|
童世駿
|
哈伯馬斯現代性理論的幾個方法論特徵
|
273-303
|
關啟文
|
傅柯的權力/真理觀:批評與回應
|
305-336
|
汪和建
|
經濟秩序與工作倫理:轉型期中國人面臨的工作倫理的變通與選擇
|
337-363
|
書評
|
陳政成
|
Pierre Bourdieu,Pascalian Meditations
|
365-371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二卷
一九九九
|
第一期(春)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專題:社會科學中國化
|
黃光國
|
多元典範的研究取向:論社會心理學的本土化
|
1-51
|
翟學偉
|
儒家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的探讨
|
53-80
|
趙旭東
|
本土心理學的啟蒙觀:開展本土研究的一些教訓
|
81-103
|
阮新邦
|
“價值相關性”、“強烈價值介入論”與社會科學中國化的規範基礎
|
105-137
|
其他論文
|
陶東風
|
二十世紀中國的保守主義
|
139-168
|
鄧正來
|
知與無知的知識觀:哈耶克社會理論的再研究(下)
|
169-201
|
書評
|
周保松
|
Will Kymlicka,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
203-210
|
呂愛華
|
Norbet Elias,Mozart
|
211-220
|
|
第二期(秋)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林端)
|
專題:韋伯與中國研究
|
林瑞
|
韋伯論中國傳統法律:韋伯比較社會學的批判(上)
|
221-265
|
陳慎慶
|
中國宗教、資本主義與現代文明:韋伯的貢獻與局限
|
267-289
|
李潔文
|
理性化與現代價值的建構:韋伯對現代西方倫理處境的闡釋機器對現代中國的啟發
|
291-311
|
其他論文
|
|
葉啟政
|
啟蒙人文精神的歷史命運:從生產到消費
|
313-346
|
劉維公
|
布林迪厄與生活風格社會學研究:兼論現代社會中的社會學危機
|
347-374
|
李猛
|
福柯與權力分析的新嘗試
|
375-413
|
書評
|
|
呂志偉
|
Phil Macnaghten and John Urry, Contested Natures
|
415-421
|
|
卷數
|
期數
|
作者
|
題 目
|
頁碼
|
第一卷
一九九八
|
第一期(春)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
|
專題: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
|
阮新邦
|
溝通理性的普遍意義
|
1-23
|
李潔文
|
權力與西方文明:比較伊萊雅斯與哈伯瑪斯
|
25-52
|
呂志偉
|
論批判的“輕”與“重”:讀麥加菲與海爾的《批判理論》
|
53-70
|
其他論文
|
陳海文
|
“啟蒙”之理念型研究
|
71-102
|
謝立中
|
行動的意義:三種模式的比較
|
103-139
|
石元康
|
民族國家與文化多元主義
|
141-162
|
翁正石
|
當奴·大衛遜的社會科學觀
|
163-189
|
書評
|
陳之虎
|
Charles Taylor,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
191-197
|
方生
|
Gilles Deleuze,Foucault
|
199-206
|
|
第二期(秋)
(主編:阮新邦
副編輯:李傑文、謝立中)
|
專題:詮釋學
|
劉昌元
|
哲學解釋學、方法論與方法
|
207-227
|
洪漢鼎
|
當代詮釋學與實踐智慧概念
|
229-251
|
黃筱慧
|
詮釋整體與解構歷程
|
253-266
|
其他論文
|
鄧正來
|
知與無知的知識觀:哈耶克社會理論的再研究(上)
|
267-300
|
張靜
|
法團主義及其在中國研究中的運用
|
301-326
|
黃結梅
|
福柯的啟示:“策略型模式”的權力分析
|
327-348
|
書評
|
徐冰
|
翟學偉,《中國人的臉面觀》
|
349-355
|
鐘尚文
|
John B.Thompson,The Media and Modernity
|
357-362
|
尹德成
|
Simone Chambers,Reasonable Democracy
|
363-37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