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论坛余天休获奖名单
作者 |
题目 |
学校 |
指导老师 |
备注 |
第八届(2023年) |
||||
曹金羽 |
世俗的帷慕 |
北京大学 |
方文 |
优秀奖 |
高艺多 |
“心灵”及其情境:本土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研究 |
华东师范大学 |
文军 |
优秀奖 |
孟根达来 |
围栏社会的兴起:草场制度变迁与牧区的社会转型——对内蒙古一个苏木的考察与思考 |
中国人民大学 |
陆益龙 |
优秀奖 |
乔天宇 |
乡村电商网络的涌现 |
北京大学 |
邱泽奇 |
优秀奖 |
万玉琛 |
环境政策执行“效果偏差”的形塑过程与机制——玉尘市大气污染防治的个案研究 |
华中科技大学 |
孙秋云 |
优秀奖 |
杨宇菲 |
再造祖先:韩江上游的合姓祠堂与地域社会 |
清华大学 |
张小军 |
优秀奖 |
韩礼涛 |
计划发包与基层税收征管:以1978-2018年间X县税务局为例 |
北京大学 |
张静 |
提名奖 |
桑坤 |
农业转型的社会基础——基于华北个村落农业经营主体的经验研究 |
中国农业大学 |
熊春文 |
提名奖 |
第七届(2021年) |
||||
陈龙 |
“数字治理”下的劳动秩序:平台经济劳动过程与资本控制研究 |
北京大学 |
佟新 |
优秀奖 |
冯琳 |
“她者”的力量:凉山彝族女性的艾滋风险叙事 |
南开大学 |
袁同凯 |
优秀奖 |
国曦今 |
从自然法到社会科学——弗雷泽对自然权利的阐释 |
北京大学 |
渠敬东 |
优秀奖 |
刘博 |
“闭锁”与“内卷”:“三线社会”现代性特质与变迁研究——基于S厂的口述生命史回顾 |
吉林大学 |
田毅鹏 |
优秀奖 |
石磊 |
“良缘之外”——中国的教育婚姻匹配与社会不平等 |
中国人民大学 |
李路路 |
优秀奖 |
王欧 |
流动的新传统主义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力再生产模式变迁 |
清华大学 |
王天夫 |
优秀奖 |
宋靖野 |
“闹热”:一个川南场市的社会结构与地方感知 |
中山大学 |
张应强 |
提名奖 |
吴柳财 |
父子一体与宗法制度——以《仪礼·丧服》为核心 |
北京大学 |
周飞舟 |
提名奖 |
第六届(2019年) |
||||
林叶 |
钉子和拆子:旧城征迁中的空间、家庭与社会联结 |
北京大学 |
|
优秀奖 |
徐宗阳 |
“内外有别”: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 |
北京大学 |
|
优秀奖 |
郑姝莉 |
请客不收礼:互惠再制度化 |
中山大学 |
|
优秀奖 |
周文 |
政府调控与农村人口的迁移系统:迁移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实证研究与ABM模拟实验 |
中山大学 |
|
优秀奖 |
雷李洪 |
在上帝与厄莎之间:云南拉祜族基督教群体的文化并接 |
清华大学 |
张小军 |
提名奖 |
邵颖萍 |
落脚乡村:莫干山“洋家乐”的社会学研究 |
南京大学 |
张鸿雁 |
提名奖 |
周浪 |
乡村基督徒宗教虔诚的形成及成长——基于教会权力实践的视角 |
华中科技大学 |
孙秋云 |
提名奖 |
第五届(2017年) |
||||
陈颀 |
“公益经营者”的运作逻辑与困境——南岭管理区危房改造项目实践的启示 |
华中科技大学 |
吴毅 |
优秀奖 |
罗朝明 |
西方快乐体制的谱系:迈向一种现代性绽出理论 |
南京大学 |
成伯清 |
优秀奖 |
赵翠翠 |
私人信仰的公共化困境——基于浙江某镇海滨社区信仰关系的研究 |
华东师范大学 |
李向平 |
优秀奖 |
朱斌 |
“革命”的延续?——当代中国大学中的不平等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 |
李路路 |
优秀奖 |
朱妍 |
垂直型地缘关系、内部劳动力市场与组织忠诚 |
复旦大学 |
刘欣 |
优秀奖 |
黄健 |
文化权力实践的策略和技术——基于中国政治宣传画的研究(1949-1976) |
华中科技大学 |
孙秋云 |
提名奖 |
李飞 |
海村命价 |
中国人民大学 |
郭星华 |
提名奖 |
第四届(2015年) |
||||
陈涛 |
涂尔干的道德科学——基础及其内在展开 |
北京大学 |
谢立中 |
优秀奖 |
高学德 |
社会流动与人际信任关系研究 |
南京大学 |
翟学伟 |
优秀奖 |
李超海 |
农民工工资增长与结构:基于企业农民工的量化研究 |
中山大学 |
蔡禾 |
优秀奖 |
严霄云 |
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一项对H 市XS 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 |
上海大学 |
仇立平 |
优秀奖 |
陈昌凯 |
时间焦虑感——剧烈社会变迁中的“中国体验” |
南京大学 |
周晓虹 |
提名奖 |
李祖佩 |
分利秩序——鸽镇的项目运作与乡村治理(2007-2013) |
华中科技大学 |
贺雪峰 |
提名奖 |
桑扎 |
旅游发展与社区重构:空间视域下的九寨沟研究 |
中山大学 |
周大鸣 |
提名奖 |
许琪 |
中国父系家庭制度的延续与变迁:投资和反馈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
北京大学 |
郭志刚 |
提名奖 |
周延东 |
双向嵌入:乡村民营企业的乡土性与现代性 |
中国人民大学 |
郭星华 |
提名奖 |
第三届(2014年) |
||||
樊佩佩 |
权力、动员与困境——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救灾与重建的研究 |
南京大学 |
周晓虹 |
优秀奖 |
黎相宜 |
移民跨国实践中的社会地位补偿——基于华南侨乡三个华人移民群体的比较研究 |
中山大学 |
王宁 |
优秀奖 |
刘东旭 |
流动的社会记忆——珠三角彝人的组织与群体行为研究 |
中央民族大学 |
潘蛟 |
优秀奖 |
苏熠慧 |
新生代产业工人集体行动的可能 |
北京大学 |
佟新 |
优秀奖 |
刘芳 |
社会转型期的孝道与乡村秩序——以鲁西南的H村为例 |
上海大学 |
张文宏 |
提名奖 |
汪永涛 |
能动司法下的基层法院——以X市枫林区法院为例 |
中国人民大学 |
郭星华 |
提名奖 |
邢婷婷 |
公益组织的宗教背景与组织有效性 |
复旦大学 |
范丽珠 |
提名奖 |
徐曼红 |
制度变迁背景下企业劳动时间管理与秩序重构——以超大型国有企业J厂为例 |
吉林大学 |
田毅鹏 |
提名奖 |
第二届(2013年) |
||||
陈鹏 |
房产权与社区政体——B市业主维权与自治的实证研究 |
清华大学 |
郭于华 |
优秀奖 |
刘博 |
浴场劳工——服务者的生活世界与身体实践 |
上海大学 |
仇立平 |
优秀奖 |
陈占江 |
农民环境抗争的逻辑与困境——以湖南省湘潭市Z地区为例 |
中央民族大学 |
包智明 |
提名奖 |
郝彩虹 |
身份区隔:建筑工地内外的控制关系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景天魁 |
提名奖 |
康红梅 |
社会排斥与身份认同研究——以环卫农民工为例 |
河海大学 |
杨文健 |
提名奖 |
刘威 |
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 |
吉林大学 |
邴正 |
提名奖 |
刘燕舞 |
中国农民自杀问题研究(1980-2009):社会互构论的视角 |
华中科技大学 |
郑杭生,贺雪峰 |
提名奖 |
马磊 |
国家干预模式、产权性质与组织间网络关系——对2000-2010年中国连锁董事网形成的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 |
复旦大学 |
刘欣 |
提名奖 |
赵德雷 |
不平等地位的合法性:形塑机制和解构策略 |
北京大学 |
方文 |
提名奖 |
周如南 |
折翅的山鹰:西南凉山彝区艾滋病民族志 |
中山大学 |
周大鸣 |
提名奖 |
第一届(2012年) |
||||
狄金华 |
被困的治理——一个华中乡镇中的复合治理(1980-2009) |
华中科技大学 |
吴毅 |
优秀奖 |
陆远 |
早期中国社会学的困境——以1940-1950年代的社会学家为例 |
|
周晓虹 |
优秀奖 |
马强 |
俄罗斯心灵的历程——俄罗斯黑土区社会生活的民族志 |
北京大学 |
高丙中 |
优秀奖 |
陈涛 |
产业的生态转型——大公圩河蟹产业转型的社会文化机制及其效应 |
河海大学 |
陈阿江 |
提名奖 |
黄志辉 |
卷入与多重支配:珠三角“离乡不离土”的“代耕农” |
中山大学 |
麻国庆 |
提名奖 |
刘冬梅 |
造像的法度与创造力——西藏昌都嘎玛乡唐卡画师的艺术实践 |
中央民族大学 |
王建民 |
提名奖 |
史斌 |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 |
上海大学 |
张文宏 |
提名奖 |
孙明 |
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 |
复旦大学 |
刘欣 |
提名奖 |
吴娅丹 |
空间形塑与日常生活实践:汉口内城社会生态及变迁 |
华中师范大学 |
郑杭生 |
提名奖 |
刑朝国 |
纠纷过程与暴力生产:对皖中江庵镇村落暴力纠纷的考察 |
中国人民大学 |
郭星华 |
提名奖 |
注:表中所录信息若有疑问,请联系网站(邮箱:liuyanling@pku.edu.cn)。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