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与通知
事件与通知

纪要 | 社会空间:从齐美尔到戈夫曼



2021514日晚,社会学系海外学者讲座系列2021年第2期讲座,在理科五号楼201教室举行,主题为社会空间:从齐美尔到戈夫曼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思达主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田耕主持。

 

讲座伊始,刘思达老师表示自己对社会空间的关注自从在芝加哥大学读博期间就已经开始。然而,在理论和方法上有许多独到之处的芝加哥学派,却始终较为缺乏系统性整理与论述。因此,刘思达老师希望将二战前后的两代芝加哥学派和齐美尔(Georg Simmel)有关社会空间的论述进行梳理,探寻齐美尔、帕克(Robert E. Park)以及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相关著作之间关联脉络。

首先,刘思达老师指出,社会空间具有三个构成要件:行为主体(actors),位置(positions),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结关系。由此,社会空间的概念与其他常见概念相区别——社会结构关注社会生活的结构和形状,而非行为主体的自主性;社会系统关注行为主体的功能和角色,而非空间位置;社会网络关注行为主体之间的纽带,而非行为主体和位置之间的联结。社会学界有关社会空间的理论,比较流行的是法国学者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和列伏尔(Henri Lefebvre)的论述。两人都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影响,而且强调社会空间的结构性。比如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中,社会结构是根本性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都在结构中展开。然而,从齐美尔到戈夫曼的这一脉传统却并非是结构性的,而是以社会互动为基础,有着他们独特的关注品味

接下来,刘思达老师依次介绍了齐美尔、第一代芝加哥学派以及戈夫曼的社会空间理论。英语学界直到2009翻译出版了齐美尔的《社会学Sociology这一系统性著作,较此前出版的齐美尔作品而言,该书中有齐美尔社会理论的完整论述,其中第九章重点关注了社会空间问题。刘思达老师出,首先需要澄清的是,form)一词在齐美尔笔下有三种不同的意涵:几何意涵(geometric)包括形状、配置、结构、位置、图形等;先验意涵(transcendental)包括前提、表现、意识、可知性等;生命意涵(vitalistic)包括生长、能量、更新、活力、流动等。齐美尔社会空间的议题中主要指涉形的几何意涵,也就是他所谓的社会几何学不过在帕克和戈夫曼等社会学家笔下,先验意涵与生命意亦是有所体现的。

 

Sciology,2009Brill出版

 

齐美尔以康德(Immanuel Kant)关于空间的论述引入,康德将空间定义为聚在一起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唯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能把空间满,让空间具有社会学意义。社会互动与空间实质上是相互建构、不可分割的。构成人与人之间的边界的东西,并非土地、财产或街区等纯然的物理要素,而是身处这些地方的个人和群体之间互动。因此,边界不是有社会学影响的空间事实,而是以空间的方式形成的社会学事实。齐美尔对此作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画框比喻:每幅画都有框架,画一旦被放置于框架之中,框架就产生了一个具有自身规范的世界,其中可以自我维系和自给自足。社会空间存在有意识的边界,空间具有内聚性”(internally cohesive)。因而齐美尔较少考虑空间的外部,或者只是将其作为环境来对待。帕克和戈夫曼后来也都继承了这一思路。

齐美尔认为,社会距离是存在时空性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社会距离指的并不是两点之间的一个定距离,往往涉人们之间的情感关系。空间距离对情感可能产生不同效果。比如当丈夫去参军,与妻子的空距离的疏远既有可能会令他在回家之后爆发浓烈的情感,也有可能消弭原有的情感。又或者,我们常说,你和你的邻居是朋友这是好事,但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是邻居或许未必是好事。两个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近,既可能使感情更加强烈,也可能带来很强的压迫性。社会距离同物理距离之间不可分割,与人的情感关系也是如此。

在社会空间之中,还存在一种有盲点的情形,并非每个社会空间的位置都有人占领,这就产生了齐美尔所谓的虚无空间empty space但这一假定并非在所有空间理论中都成立,布迪厄的场域中就不存在虚无空间,人和位置之间是完全对应的,因为这一理论并不基于物理空间的考量,而是一个想象出来的空间。但是在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中,只有当存在虚无空间之时,才会有人群去竞争和抢占,空间的流动性也由此产生。因此,这一点可谓齐美尔与芝加哥学派的社会空间理论与法国理论的重要区别之一。

 

伯吉斯所绘芝加哥空间地图

 

接下来,刘思达老师进入对帕克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空间理论的介绍。在第一代芝加哥学派活跃兴起之时,齐美尔是主要理论来源。芝加哥学派在城市社会学方面建树颇高,以伯吉斯(Ernest W. Burgess)的研究为例,他在一张同心圆图上将芝加哥分为由中心到边缘的各个不同区域,去研究处于不同位置上的不同群体之间如何互动,同族裔在城市空间之中如何流动,而非完全关注城市的结构性特征。这是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中时常忽略的一个问题。

芝加哥学派对社会空间的研究,持有人类生态学的立场与视角。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影响和制约。其次,这一视角非常强调人处在生态系统中,如何与环境互动。而且生态学词表明这一视角受到生物学影响,认为社会竞争与自然竞争不存在本质区别,只是一种更高级形态的竞争刘思达老师指出,区位position)在人类生态学中有相当关键的意义。但芝加哥学派并不认为区位是静态的,而是一种有很强流动性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关系是竞争与选择的产物,新因素的进入会扰乱原有竞争关系,令空间关系发生变化。因此,流动性是芝加哥学派社会空间传统中的核心特点之一。

芝加哥学派认为社会互动有四种基本形态:竞争competition、冲突conflict、顺应accommodation、同化assimilation此外还有一种经常被后来的研究忽略的形态——孤立(isolation),它同齐美尔的虚无空间有关联,因为当两个人或两个群体之间的空间是虚无空间时,就会产生孤立。这是帕克等人非常强调的一种社会形态,但是并未受到后来研究者的重视。在各种互动形态之中,竞争处于根本性的地位,其他原则都依附于竞争一点是人类生态学的核心,也在芝加哥学派中代代相承。而且,既然社会空间存在边界,就会有入侵的现象,入侵者和空间区位原来的占据者之间产生互动,从而现各个人群的适应现象帕克、伯吉斯、麦肯齐(Roderick D. McKenzie)第一代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认为,人类社会的诸多文化特征,都是在入侵与适应的过程之中产生的。

 

 

Asylums Relations in Public图书封面

 

随后,刘思达老师对戈夫曼的社会空间理论进行介绍。无论是《精神病院》(Asylums)还是《公共空间的关系》(Relations in Public)其中都有戈夫曼对社会空间的精彩论述,两本书的原版封面亦采用了空间感极强的设计,可见空间在戈夫曼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精神病院》一书中,提出全控机构(total institution)这一经典概念,精神病院、监狱、军队、寄宿学校等全控机构都把人同外界隔离开来,让其原本的自我消亡,机构中形成新的训练和秩序。值得注意的是,戈夫曼的这一概念同芝加哥学派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以及齐美尔关于框架和边界的论述,具有一个共同点,也就研究者所关注的社会空间之外的东西隔离出去,不予考虑,或者只作为外部环境来考虑

刘思达老师重点展开对《公共空间关系》中《自我的领地》(The Territories of the Self)一文的讲解。这篇文章从自我出发,探查自我周边的空间是如何组织的。戈夫曼指出领地有三种类型:固定的(fixed)、情境化的situational)、自我中心的(egocentric)。与齐美尔和帕克相比,戈夫曼是从更加主观和自我的角度对社会空间进行理解。由此,他区分了八种个人领地——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即属于个人的专属空间;落脚之处(the stall),比如公共空间一些舒适的椅子、电话亭等暂时性的空间;用途空间(use space),比如被占用的谈话人之间的视线、运动员使用器械空间;次序(the turn),即通过先来后到等次序确定的空间;外套(the sheath),比如遮挡皮肤的衣服或一把伞;占有领地(possessional territory)如用外衣、帽子、手包等个人物品所占有的空间;信息禁区(information preserve)以及谈话禁区(conversational preserve),比如某一微信群内信息共享、自由谈话,但不能随意扩展到外面的空间。可以看出,戈夫曼的这个分类是将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混在一起论述的

此外,戈夫曼还提出了标记(markers)侵犯(encroachment)的概念。对于领地的占有需要标记通常是用一个私人物品放在某处,形成行为主体和位置之间的关系。而侵犯实际上很类似麦肯齐所谓的入侵,只不过此处指对个人空间的入侵往往身体的某个部位和行动侵犯个人空间。侵犯也有不同的种类,一种是进入他人的领地,另一种则是放弃个人的领地,比如在排队过程中突然走掉,也是对次序的侵犯。可见研究社会空间,戈夫曼仍然与齐美尔、帕克、麦肯齐等人有着一脉相承的思路,只不过他在这篇文章中了一种从自我出发的主观研究进路来解读空间。

最后,刘思达老师总结道,社会空间与社会互动始终是不可分割,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相互依赖,而且竞争、入侵、定界等互动过程都具有时间性,也即关注空间区位的流动而非静态的结构,这三点都是从齐美尔、芝加哥学派到戈夫曼这一社会空间传统的重要特征

 

讨论环节,田耕老师首先提出关于应该如何理解物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作为同时作用于行动者的两种不同机制的问题。刘思达老师回应道,实际上在芝加哥学派的脉络中,现在学者们的主要关注点在于虚拟社会空间的运作,较少谈及物理空间或物理距离的问题;反而是在法国传统中,列伏尔较好地讨论了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而且当代由于互联网技术,物理距离与社会距离的关系可能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所以该问题仍然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随后,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虚无空间社会距离以及边界等问题,刘思达老师皆作出了详细回应。刘思达老师指出,首先齐美尔认为大都市中的人们一定场合下相互躲避、彼此视而不见的人性需要,他的虚无空间概念背后独特的基本人性假定,也是与涂尔干、布迪厄等社会学家对人性的假定的一个根本差异其次,当代社会学试图把量化方式测量社会距离与齐美尔的理论传统结合起来,实际上二者是不兼容的,因为社会距离所体现的社会互动的实质是关系性的,并能很好地量化测量。最后,齐美尔与芝加哥学派强调边界与结构都由互动产生,但是当代社会的许多空间边界都是已然划定好的,这是芝加哥学派的传统难以解释的问题,可能需要结合历史和结构性因素进行考察。

 

(撰稿人:王思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