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与通知
事件与通知

朱晓阳:“废墟”与乡绅——2016秋季学期第二场午间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1111日中午12点,社会学系秋季学期第二场午间学术报告会在理科五号楼201举行本次报告会邀请到社会学系朱晓阳教授,就其在云南滇池东岸的田野调查的相关学术内容进行展示和互动交流。报告会由社会学系副主任周飞舟教授主持,参加报告会的有社会学系的教师、博士后、访问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201教室内座无虚席。

朱晓阳老师首先简要地梳理了以往对农村社区政治关系的冲突与整合的研究,并提出要对以往研究中的老问题进行重新检视。朱老师指出,以往的研究或者是将村庄的环境自然而然地当成研究的背景而呈现出去领土化的倾向,或者是在重视了场所的同时缺乏历时性参与观察;而他的研究基于历时性特定场所以民族志方式,研究乡村政治精英和社会秩序冲突与整合。接着,他提出在田野考察地的村庄呈现出政党国家下的传统复兴的现象。第一,国家势力进入与传统文化相互加强是一种有深刻逻辑关联的现象,它提供了理解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政治延续性和稳定性的一个面向。第二,在延续两年的大拆迁时期,小村的正式组织从村中撤出,乡绅中农从废墟中涌现,通过选举成为村的领导。最后,朱老师强调,一方面政党国家六十余年来对乡村社会的进入确实成功,其通过政治组织路线,对血缘和地缘的村落社会进行了重新编织,并利用这个扎根乡土的特殊网络建立起统治和治理的基础。在另一方面,政党国家同一时期也因其试图全面控制和计划农村生产而遭遇失败;其失败和撤退,使传统精英得以蛰伏在村落社会中,并成为影响基层政治生活和社会凝聚的另一重要势力和基础。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后,报告会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前来参加报告会的众多老师和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观点和不同看法与朱晓阳老师展开融洽而热烈的讨论。朱老师立足田野调查的见闻与思索,耐心地回答同学老师们的问题,并且频频记下值得深思的观点在热烈的掌声中,报告会圆满结束。

朱老师的学术报告对乡土社会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有关村基层治理的讨论容易被政治观念和宏观制度历史所左右。这种情况下,朱老师从生计-农耕的技术和地方环境维系了乡绅-中农的精英地位这个本体性或存在性现实的角度,为这一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视角。

(供稿人:黄美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