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与通知
事件与通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二届教育社会学高级研讨班成功举办


 

2016721日至27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二届教育社会学高级研讨班成功举办。本届研讨班通邀请到国内10位教育社会学专家学者,包括钱民辉教授(北京大学)、渠敬东教授(北京大学)、马和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翁福元教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白杰瑞教授(香港大学),以及王丽云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刘精明教授(清华大学)、庄孔韶教授(浙江大学)、罗燕教授(清华大学)和贺晓星教授(南京大学)。本届研讨班由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育社会学课程组承办。

此次研讨班共收到来自海内外近百所高校的170多名青年学子的报名申请。最终,50所高校的100名学员得到学习机会,共聚燕园。本届研讨班学员主要以博士为主,也不乏博士后和青年教师的参与,学员专业背景集中于社会学与教育学专业,学员专业研究方向呈异质化、多元化。学员群体的学历、专业相似性为研讨班的讨论与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而学员间研究方向的差异性更在客观上为相关主题的热烈讨论与思维碰撞奠定了基础。

 

 1 十位主讲教师

2016722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二届教育社会学高级研讨班正式开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钱民辉教授发表了简短的开班致辞,对来自海内外的100名学员表示欢迎,并对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华东师范大学马和民教授进行了第一讲,演讲主题为“为什么人生问题不断地发生”,指出教育社会学对人生问题的研究可以采取“历史事实+逻辑分析”的方法,应该从教育观念一致性入手,从而实现道德观念的一致性,最终破解中国的人生问题。接下来的一周中,来自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的翁福元教授带来了题为多元文化教育与教育机会均等-理想或乌托邦的主题讲座。翁教授系统阐述了台湾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以新住民子女为分析对象,重点探讨了这一群体的教育机会均等可能性问题。在翁教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同样来自台湾的两位小学校长游丽蓉老师和卓训德老师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对多元文化教育与教育机会均等这一主题做了补充和拓展。白杰瑞教授则讨论了中国教育社会学的特殊状况——在变化纷呈的世界环境下,是否存在一种中国独有的大学教育模式,他认为这个问题所指涉的并非政治,而更多的是关于文化。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王丽云老师的讲座涉及了教育均等的意涵、校内教育不均等、校际教育不均等和台湾教育均等的实践,引发了学员们的热烈讨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渠敬东教授系统梳理了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并对为何讨论裴氏学说以及裴氏思想学说出现的欧洲历史和文化特点做出了高屋建瓴的介绍。渠敬东教授认为,今天中国的教育学和教育研究都不应太过强调对现实的讨论。因为,中国现代教育经历的时间不长,仍然需要对根本问题进行讨论。而裴斯泰洛奇关注的是在加洛林复兴之后,怎样在西方构建出这样的一种教育理念。这和之前的经院哲学不同,由此奠定了一个基本架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刘精明教授的讲座以“城镇化背景下的儿童发展研究”为主题,刘精明教授提出,大量研究关注教育不平等问题,但这些研究大多分析了教育机会或教育结果的相关问题,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教育过程的研究。浙江大学庄孔韶教授的讲座以人类学电影解析为主,播放了由庄教授指导拍摄的《吾妻吾女》、《虎日》和《流莺》三部人类学纪录片,并就学员提出的人类学及教育社会学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贺晓星教授展开了以“文学与教育:社会学的想象力”为主题的讲座。贺教授以若干思考题贯穿连接起整场讲座,提出了是否存在“教育文学”(而非文学教育)的思考,指出从文学社会学发展到文艺(文学)教育社会学的议题——如何从文学中获得对谈论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启发。清华大学的罗燕副教授则带来了题为“全球化与中国大学转型”的讲演。罗老师从全球化引入,讨论了全球化的概念、观测指标与测量,最后将落脚点置于全球化与中国大学转型的问题上。最后一天,钱民辉教授以“从研究问题看教育社会学的话语实践与解说体系”为主题讨论了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交叉性特征,并在结业仪式上为学员逐一颁发了结业证书。

 

 2 学员合影

在为期一周的研讨班课程中,主讲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十场精彩的主题讲座。课程内容涉及教育社会学思想史、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教育公平研究、社会分层与流动、当代大学转型与教育社会学反思等多领域研究。此外,学员学术报告、人类学纪录片观赏等活动也如期展开,丰富的专业学习与课外文化生活让学员度过了充实而精彩的一周。本届研讨班举办延续了首届教育社会学暑期班的成功,为国内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师生提供了交流平台,增强了教育社会学学科在高校师生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展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