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与通知
事件与通知

第三届一带一路与西部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81027日,第三届一带一路与西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理科5号楼201教室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协办。

出席研讨会的代表包括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马戎教授、李建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新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百家讲坛与夕阳红栏目原总策划解如光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教授、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李晓霞教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新教授、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张欢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生。

会议在九点正式开幕,主持人李建新教授欢迎和感谢各方团队,并代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教授致辞回顾了会议发展历程,表达了对各方克服困难、始终支持的感谢从开幕到下午五时,共分历史、文化与变迁民族与艺术交往与发展社会与人口四个专题展开探讨,参会的来宾在会场享受了会场上、茶歇和两餐的交流时光并合影留念。

 

 

会议现场

 

在李建新教授主持的历史、文化与变迁专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新华教从政治文化心理的角度,梳理了历史上昆仑、天山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存在地位,也结合近期工作分享了实地调查研究的体会兰州大学的王建新教授分别从文明生态史观国家民族史观切入民族走廊概念,剖析了河西走廊地带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马丽教授从和合理念的内涵建构、多轨外交的方式拓展、特使机制的制度创新、特色项目打造四方面,展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中东人文外交运作模式的借鉴意义。马戎教授的评议首先点出了政府与学者面对政治学术争议应如何自处倡导了泰然处之的心态客观中立的学术立场应更善于倾听、善于化解争议马教授认同国家交流中民间交流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这一过程中学者的引领责任。学者们也针对历史文化多样性较大地区研究的问题,如研究材料的积累组织叙事方式、具体研究中词义内涵的启发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马戎教授评议

 

 

王建新教授发言

 

在黄达远教授主持的民族与艺术专题环节,中央民族大学的王建民教授梳理了艺术民族志这一人类学研究最基本方式的基本路径:从艺术文化分析社会组织与社会关系,并探讨了新疆艺术民族志研究的学术创新可能的实现方式。上海音乐学院的张欢教授结合感性材料,介绍了 双重乐感这一艺术教育的新理论新方法的诸方面内隐式学习体化实践等,以及一带一路核心地带新疆的十年实践与拓展。陕西师范大学的李如东教授跳出断裂式认识论,采取过程和整体视野探讨苏联对中亚社会制度、观念与网络的影响的延续:在大小国博弈中,新联系旧网络为基础,却并未陷入地缘政治主导的局面。在评议环节,马丽教授分别结合具体研究和自身见闻,从文化表征的再现、乐舞艺术的历史作用与前景、中亚文明分化隔阂的现状等角度分别总结延伸。新疆艺术在中华文明一体化中发挥了重要的建构作用,历史中国在邻居中退去与碎片化的今天,在新时代中如何共建丝路文明是现实课题在一带一路的文明会客厅新疆,艺术肩负着文化守土文化拓疆的双重责任。

 

王建民教授报告

 

 

马丽教授评议

 

下午的交往与发展专题由张欢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的黄达远教授聚焦特殊的内陆边疆城市,其还原为绿洲解析了绿洲城市历史地理空间中的榫卯作用、城乡社会空间中的生态-耦合作用展示了城市研究的空间转向:将更大的区域视角引入静态城市空间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的青年学者赵萱关注跨界与流动边界,基于霍尔果斯口岸中哈跨境合作中心的微观材料分析了日常跨界流动形态——“无交流的交通下,领土边界上新的空间区隔和文化区隔正在生产 浙江大学阿里木江·于山博士以时间为线索,以充实的田野资料为素材,展现了穿城而过的高速公路建设对达城镇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关凯教授从研究逻辑与方法论的角度给出了专业的点评。社区研究中时间段长短的选择,城市研究中空间概念的认识论脉络,工业化以来同质化的城市与环境生态概念绿洲的历史边界与当下关联,社会历史语境下空间格局与生活方式的自发变化等,对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启发。而黄达远教授也针对沙漠绿洲城市对生态地理环境的依赖这一特殊性给出了回应。

 

 

黄达远教授报告

 

 

李晓霞教授评议

 

 

解如光教授发言

 

王建民教授主持了最后一个专题社会与人口的讨论。新疆大学的艾尼瓦尔·尼吉木教授回顾了建国以来新疆人口的迁移状况,探讨了本世纪到15年新疆和各地州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总体变动和区域差异。新疆社科院的加娜尔·萨卜拜尔教授分享了官方与民间不同身份属性、不同职业的阿肯艺术家各自的生命史历程的田野资料,展现了新疆阿肯艺术家群体的现状图景。新疆社会科学院的李娜教授以三个新疆村庄的案例,分析了乡村传统社会组织、价值观等变迁的制约和动因,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指导性变迁转向自主性变迁,才能实现新疆乡村的可持续振兴。人口是社会的基础,死亡研究是人口学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是死亡研究的基础,最后李建新教授报告围绕新疆死亡水平研究首先就新疆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问题,报告了人口年龄堆积现象,并评估年龄别死亡率两头人口死亡数据的偏差修正的过程。李晓霞教授的评议结合了自身调研的经验,验证和补充了人口数据问题和解释视角

 

关凯教授

 

 

张欢教授致闭幕词

 

会议研讨环节在意犹未尽中结束,张欢教授致闭幕词感谢关心新疆、热爱新疆的学者,期待将传统延续,并带动每位参会教授轮流用发言分享了感想。最后,李建新教授致词,不忘初心,不结束,向每一位志同道合、脚踏实地和积极奉献的学人致敬今年的相聚在金秋时节落下帷幕,而对新疆和西部发展的关注和研究仍将继续

 

参会人员合影

 

综述执笔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婉玉

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