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与通知
事件与通知

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调研活动


 

2018626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行4人,在社会工作实习督导刘冬妮老师带领下,前往我系科研与实践基地——贵州省正安县兴隆村田字格实验小学展开为期一周的调研。“田字格助学”是杨小冬、肖诗坚夫妇于2010年设立的民间公益组织,其宗旨是帮助中国贫困地区青少年及儿童实现其读书梦想,并致力于为教育公平而努力探索和实施。为了探索农村教育的出路和新模式,2017年初,贵州省正安县人民政府、教育局以书面协议的形式,正式委托田字格在正安县格林镇兴隆村办学,该教育改革实践项目名称即为“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本次调研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田字格乡村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为我系在这里开展实践研究做准备。

田字格兴隆村实验小学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兴隆村,距离最近的正安县城20余公里,距离遵义市区和重庆市区都是200余公里,处于遵义市和重庆市的中间。兴隆村小学处于群山怀抱之中,服务于周边约10个自然村,96位学生,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并且设立幼儿园。学校目前从属于教育局正式编制的本地老师有7人,田字格的老师有15人(时有变动)。

 

 

群山怀抱中的学校

 

20179月起,田字格兴隆村实验小学全面开展以“立足乡土,走向未来”为理念的乡村实验教育。实验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自然教育与道德教育。自然教育是引导孩子们热爱养育自己的一方乡土,热爱生于兹,长于兹的山川河流,道德教育则是引导孩子们关爱和尊重自己与他人,以古先贤的教诲来思考为人处世的道理。

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则需要一整套与之配合的教育实践的设计。这种设计包括课程上的改革和众多仪式的建立。目前,一至五年级的学生的课程安排里,在保留以往数学课的基础上,取消了原本的语文、自然与社会等课程,以乡土人本课、公共议事课、劳作课来代替。乡土人本课在每个学期有一个固定的主题,根据这一个固定的主题,由老师引导孩子们制作个性化的教材。以本学期的乡土人本课为例,本学期的主题是“大山·家”,“大山”的内容是引导孩子们去了解自己生活的这一片山区,它的地理位置,特色资源,环境生态等内容,“家”则是引导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家族,去制作自己的家谱,在家谱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形成对于“家”的意识。公共议事课则是让孩子们就学校的一些事项进行自主讨论,制定方案并投票。学校目前的校园守则就是这样制定出来的。劳作课则是带领孩子们去学校的农业园进行劳作,倡导用有机肥而不是化学肥料的方式来种植,以此将保护大地的理念通过劳动深入到孩子们的心里。

除去课程之外,学校也制定了众多“仪式”,每天早上设立了“晨礼”,老师和学生在上课前需要向彼此鞠躬问好。在这样的仪式中,希望能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并学会去尊重他人,用谦逊和礼仪的精神约束自己。每天放学前则设置了“暮省”,希望引导孩子们在这个时间段反思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暮省”结束后则是“每日圣训”,全校每个班级每天轮流选出一条古先贤名言,书写在校园的公共黑板上,并在放学前的集会上由当值班级向全校同学解释含义并引导诵读。

 

 

晨礼

 

 

每日圣训

 

在调研的这几天里,我们实际参与到了孩子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孩子们的改变。首先是校园环境由孩子们自己打扫和维护,大家都能够很快地组织起来分工合作;用餐时候孩子们能够做到相互礼让,碰到客人大多同学都能很客气地问好。这里呈现出一种与我们想象中的留守儿童占据半数的山村学校不太一样的风貌。

除了在学校的时间,我们相继走访了村委会、学生家长、教育局编制的本地老师以及已经从事实验教育一年的田字格老师,了解他们对于田字格实验教育的想法。我们首先与村委书记进行了访谈,村书记是一个从县里来挂职的年轻干部,他对田字格实验教育的理解是一种素质教育,他认为既然是教育局批准进行,那么需要他们配合的地方他们会尽力提供帮助。村委副主任是当地的蔬菜种植能手,孩子在兴隆村小上六年级,我们也与他进行了访谈。村副主任是一个思想非常开放的人,和我们访谈的一些学生家长类似他认为学习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也并不是说上了大学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反而,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社交能力等相对来说更为核心,因此,他比较认可田字格的教育方式。我们走访的另外两家,都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学校的教育和孩子的具体学习状况并不清楚,对他们来说唯一能够衡量孩子们学习情况的就是考试成绩。教育局编制的本地老师大都对田字格的实验教育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实验教育本身与应试教育的理念不合,不利于学生们的提高其应试成绩。学生们小升初最终还是要凭借其考试成绩,而实验教育可能让孩子们应试成绩下降,从而难以进入好的初中。如何处理应试教育与田字格实验教育之间的矛盾是目前最为严肃的问题。

630日,我们有幸参加田字格兴隆村小的周年感恩暨嘉年华活动,在田字格实验教育满一周年之际,周年庆活动作为向外界展示田字格实验教育成果的一次机会,主要通过表演、嘉年华的形式进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也相当于他们的“期末考试”。来参加本次活动的包括了正安县副县长、政协主席、教育局长等县级领导,以及兴隆村干部和县内其他中心小学的校长等

孩子们的表现令我们吃惊,他们能够很自然、很自信地向来宾介绍他们的校园,能够很大方地进行表演,能够很有技巧地向嘉宾们推销他们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整个活动所体现出的孩子们所具有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都让在场的嘉宾深深感动。对孩子们来说,看到自己的表演和手工艺品得到肯定,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很多。

 

 

刚彩排结束的孩子们

 

活动当天的迎宾

 

临别之际,我们与肖诗坚系友以及田字格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初步总结田字格实验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个:

1)应试教育与实验教育的矛盾;目前阶段,实验教育很难脱离应试教育而独立进行,孩子们从田字格毕业始终需要进入到应试的体系中去。

2)实验教育所需花费的时间很长,而留给实验教育的时间很短。自然教育与道德教育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如果想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实验教育的成果,那又需要在短期内取得一些能让人们看见的成果。

3)田字格实验教育的理念在于“立足乡土,走向未来”。这样的教育理念的实现还需要整个乡土社会共同来进行。但是实际情况是孩子们的父辈大多出去打工,乡土社会本身就处于破碎的状态。而一个相对破碎的乡土社会怎么样才可以为立足乡土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次调研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到田字格乡土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方式,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觉到了实验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艰难。2017年,“田字格助学”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捐资建立了“田字格中国农村问题研究项目”,我系目前已有学生在此资助下开展农村问题研究。我们希望本次调研成果也可以为我系与田字格助学在未来的合作提供参考,并凭借这一平台和机会,能够助力于乡土教育的发展。

 

我系师生与肖诗坚系友及田字格的老师们的临别合影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高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