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24级本科新生李谢海珊,来自青海省格尔木市。可能很少有人听说过这座高原小城,不过没关系,这可能正是社会学的意义所在,从自己固有的认识和刻板的生活里跳脱出来,去了解社会,了解全新的或是已有的生活,了解那些不曾被人们看见的一切,观察,认识,然后改变。
听到我将有幸成为新生代表发言的那个瞬间,我激动地在寝室阳台上落泪,和接到北大电话的那个瞬间一样,小小的梦想慢慢地发光,懵懂的孩童长成雄心壮志的少年,我想,我是如此幸运,如此幸福。几个月前顶着漫天风沙走进教学楼的我一定不会想到自己有机会站在这里,站在梦想的殿堂里,站在社会学的名师大家面前,站在诸位优秀的同学们面前,讲述自己的来路。在格尔木的生活里,我曾勒马趟过冰河,也曾徒步穿越戈壁,我曾攀上六千米的雪峰,也曾踏入无人之地,我是草原的女儿,是高原的孩子,怎么看好像都不沾学术气质。好在社会学包容而丰富,让我也有幸成为了社会学的后浪。
六年前十二岁的我曾孤身来过一次北京,那时候我没能踏入这座校园,只是站在古朴的西门前静默,当时小小的我,想着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走进那道门,这个梦想如今超额实现了。高考前夕我去参观了家乡的胡杨林,大漠连天,风霜染金叶,千年不朽,纵雪披霜,我从那些弯曲但有韧劲的枝干上,习得了与恶劣的环境斗争的勇气,我出生在哪里,并不总能决定我会到达哪里,人生的起点从不是我们抱怨和放弃的理由,于是我斗胆想象着再访燕园的场景,这种热切的期盼也最终把我送到了这里。
几天前我的辅导员曾问我,为什么会选择社会学?这大概也是大家共同面临的课题:我们为何来到这里。高二时我曾在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读到“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的学问浅薄,自然不敢说如何理解韦伯或者思考这句话背后的奥义。年少的我只是执着地想要知道,我的意义之网是什么,我又该去哪里寻找这份意义。社会学是一个谦卑的学科,一个宽容的学科,它给予我们认识世界的自由,它让我对世界祛魅,它教会我们理论化,体系化的思考,感谢社会学接纳了我,而我将会用它教给我的能力去和世界相处。这些说起来可能很理想主义,但我正是带着这样的理想来到这里的,我想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我从未遇到一门像社会学一样包容的学科,它时刻怀揣着对一切人和事的理解和尊重,它不是只能束之高阁的生涩典籍,它是一个人走向一群人的哲学,是这个世界独特的运行之道。
从入学的那一天起,我就被来自社会学和社会学系盛大的爱意包裹着。我惊喜的发现,我不断在收获着来自老师、辅导员和同学们的认可、欣赏和夸赞,这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园子,如此亲和的俯下身来拥抱每一个籍籍无名的孩子。这种被看到、被尊重、被包容的感觉,让我真正爱上这里。谢谢北大,谢谢社会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你们让我知道,原来格桑花可以绽放在遥远的平原上。当然,也要再一次感谢家乡的托举,我从不后悔长在那片高原,它是我今天站在这里所有的力量之源。
最后,祝大家怀揣初入北大那颗活泼泼的心,读书、交友、漫谈,在社会学的海洋里认识自己,理解别人,认知世界,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构筑自己的意义之网!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新媒体编辑 | 陈欣悦
审核 |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