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论坛·中国道路·健康老龄化
2023年4月15日下午,未名健康论坛于邱德拔体育馆多功能厅举行,本次论坛围绕“中国道路健康老龄化”议题开展,由李建新、郑真真教授主持,梁中堂、杜鹏、王金营、谭克俭教授作主题分享,李建民、陈友华、童玉芬、张文娟教授对主题分享进行点评,陆杰华教授作总结。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生、博士生同学。
研讨会在李建新教授精简的开幕致辞中开始,他就未名健康论坛的缘起进行了简要回溯,并强调2022年人口负增长的出现,是我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标志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人口负增长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人口形势背景下,如何以积极乐观、科学严谨的态度应对老龄高龄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走出中国式的健康老龄化道路,需要各位学者同仁的社会担当与建言献策。
上半场,第一位主讲人梁中堂教授以《新冠疫情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题,在报告中指出现代医疗卫生制度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疫情作为一场全球性的传染病危机,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促进各方协作,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包括防疫制度在内的现代医疗卫生制度的极好机遇。
第二位主讲人杜鹏教授的分享主题为《健康老龄化与长寿强国建设》。首先,他指出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和长寿人群的变化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表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中国长寿水平已进入新阶段,百岁老人数量在近十年飞速增加,我国已成为“长寿大国”,但距离“长寿强国”仍然有一定差距。最后,杜鹏教授提出人口老龄化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的重要国情,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推动长寿强国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上半场分享结束,由李建民和陈友华两位教授对上半场分享内容作点评。李建民教授认为梁中堂教授的讲演非常具有启发意义,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为推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社会福利提供制度优势。他认为杜鹏教授的分享不仅创新性地提出了长寿强国的观点,其报告中所呈现的全景数据有利于对社会热点进行全面、科学的解读与回应,这一点是所有学者都值得学习的。
陈友华教授首先回应了梁中堂教授对于现代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呼吁。其次,他认为杜鹏教授的研究与发现有助于探究中国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进而推动中国养老服务事业更加健康、更高水平的发展。
下半场,第一位主讲人王金营教授的分享主题为《2010-2020年我国人口死亡年龄模式及老年健康分析》。他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和CLHLS数据,探究中国人口死亡模式转变以及老年失能年龄模式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死亡模式具有“低龄降低,中龄平稳,中高龄先缓升后陡升,高龄略有回降”的变化特点。此外,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死亡模式和失能模式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关联。
接着,谭克俭研究员结合专业医学知识,以《老年健康:误区与求解》为题就老年健康的相关议题进行阐述。他指出生活方式决定基因表达,老年健康是一个复杂而周密的系统,健康生活方式对老年人慢性病预防、心理健康等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下半场主题分享,由童玉芬与张文娟两位教授进行点评。童玉芬教授认为两位学者的研究对老年健康研究具有启发性,老年健康是一个交叉领域,也是综合性的议题,不论是人口数据的对比研究还是医学专业知识都有助于丰富健康老龄化的研究内涵。
张文娟教授指出健康作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目标,确立健康的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两位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于健康评估这一问题做出解读。首先,她认为王金营教授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一个可喜的研究结果,即中国的人口质量是健康的,中国的社会制度极大助力了健康的公平性。其次,她指出谭克俭研究员的汇报说明当老年群体成为社会的主体后,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对于健康的认识、对于健康知识的宣传都要发生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才能去适应社会主体的改变。
最后,由陆杰华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本届论坛着重关注健康老龄化议题,特别突出的是中国道路与中国制度。梁中堂教授从制度建设层面对健康老龄化议题作出回应,针对新冠疫情这一全球性挑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医疗卫生制度。杜鹏教授重点关注健康模式转变,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长寿强国建设。王金营教授则是从人口转变层面对我国死亡年龄模式和健康水平进行分析。谭克俭老师从生活方式转变层面,强调了普及老年健康相关的专业医学知识的重要性。总之,健康老龄化议题任重而道远,仍需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2023春季未名健康论坛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编辑及图片 | 胡晨昕 姜丰
新媒体编辑 | 哈提
审核 |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