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与通知
事件与通知

2022年迎新致辞 | 硕士新生林上:成为“日常天才”



图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社会学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林上。很荣幸能够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在此发言。

四十年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正式恢复重建;百年以前,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正式成立。几代学人筚路蓝缕、求索不辍,才有了北大社会学今日深厚的积淀。穿行在理科五号楼一层时,常在社会学前辈的肖像前驻足,他们如火般的目光,映射出开学风之先所需的毅力与守持。其中不少先辈,在其青年时期便已颇有建树,仅以我们熟悉的几位老先生为例:瞿同祖先生在硕士阶段,便写就了《中国封建社会》一文,以期对封建社会中的制度与人作整体性的研究;林耀华先生的硕士论文《义序宗族研究》,日后成为中国宗族研究的重要参考;费孝通先生在硕士毕业后,与其妻王同惠女士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尽管调研途中遭遇变故,费孝通先生仍坚持于次年将两人调研所得整理写成《花篮瑶社会组织》,成就早期社区研究的典范。

回望过去,北大社会学的传统与前辈们的成就不禁使人肃然。而经历种种考验终于相聚于此的我们,在这继往开来的节点上,又应当如何自处?坦率地说,若非在入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我很少会主动地去考虑所谓历史与传承的问题;因为就我个人而言,在现实中,似乎总是有更多的焦虑摆在面前。仅从学业来说,无论是学习阅读中的困顿不解,又或是提笔写作时的迷茫失措——这些微不足道的时刻竟然总能引起我的焦虑,并最终造就了一具有气无力却又高度紧张的躯体。究其根本,当轻易地令自己委身于一种评价体系,当比较乃至竞争占据身心,当关于生活本身的经验感让位于膨胀的欲望,对于理论及现实的感知力自然便无从提起。

克服这种状态的关键,或许在于与生活重新联结的努力。本科期间,读过一本有关自学艺术的民族志,其中,日常天才的称谓,直至今日依旧在敲击着我。我想,这一称谓在某种意义上,恰恰与理想中社会学人的品性相贴合,从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种以生活涵养学术,从学术反观生活的可能。

日常天才日常,一则在于关注产生自生活的经验感。或多或少参与过社会实践或田野调查的我们,因为项目常有的目标与要求,大致也能尽力做到对实地环境的观察,对访谈对象的理解,并努力地记录种种细节。有老师也曾悉心提醒,应打开自己,以此切身触碰田野中的真实世界。而所谓打开自己的能力,不仅出自于学院的培养,也来自于不断积累的生命经验。如农民下田、渔户入海,无论是社会学人还是社会中人,其生活与事业的发展,大抵总是依赖于扎实的经验感。这种从自我生命经验出发,与外在环境所紧密连接的感知能力,构成了我们理解社会事实的认知基础,也因此是对理论及现实保持敏感的前提。这种打开自己的状态,不仅是田野调查中的学术要求,更是社会学人于日常中自我训练的长久目标。

而所谓日常,还在于面对困难时的守持。对于任何值得投入的事业而言,保持一种长久的上手状态大概是克服途中困难的唯一手段。袁方先生说:抓住一点,锲而不舍,狠狠地钻下去,务求深透。显而易见的是,研究生阶段,我们必然在学术上面对更高的要求与更多的困难。唯有细致地阅读,勤恳地写作,建立起契合自己节奏的习惯,并小心翼翼地防备其间出现的怠惰,才能将学问不断向前推进。

日常天才天才,则首先在于兴致的盎然。促使我们对社会事实投入积极理解的,终究是一颗好奇之心。唯有这种从好奇中勃发的兴趣,才能赋予我们真实的自信,使我们能够在诚恳地接受他人意见的同时,不轻易地偏离今日所选择的道路。这种天才般的心态之后,是深刻的激情,其中潜藏着选择乃至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所谓天才,更在于自信背后的主动承担:无论面对学术还是生活,它不但要尊崇内心中真实的激情,更要主动地关注每一行动带来的结果,担当其对于过去及未来、自我与他人的责任。所以,尽管它清楚地看到学问及生活和自我生命经验之间的紧密联系,却始终明确地警惕着唯我之心对自我的吞噬,而始终保持着一种自省和担当的意识。潘光旦先生讲:以独则足,以群则正如先辈学人身体力行的那般,他们所创造并仍被不断发扬的传统,包含的不仅是学人对于知识与社会的责任,更是其对于师生与亲友的担当。所谓群学大义,辉光日新,其中生机,大抵在此。

因此,一个受社会学训练的日常天才便该是这样的形象:它既不轻易地漂浮于宏大的话语之上,也不怯弱地蜷缩在坚硬的外壳之中;它应当开放地浏览他人的异见,同时亲切地触摸世界的纹理。它普通而且自信,既要深刻地认识到个体的微小,也要尽力地发挥出自我的潜能;它饶有兴致地坚持它所认为合宜而有趣的事业,而不接受轻佻的诋毁和随意的定价。

我想,当我们作为新生汇聚于此时,一场崭新的生活便已经逐步地展开。前途自有困阻艰险,但也常有师友相助。愿我们在这段珍贵的旅途中,成为那位日常天才。最后,祝大家开学快乐!

新媒体编辑 | 李金瑶

审核 |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