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与通知
事件与通知

回顾丨午间学术报告会:社会团结的概念及其发生机制:西方研究文献评述


610日中午12:15,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2年春季学期第三期午间学术报告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举办。本次报告会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陶林副教授担任主讲人,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刘爱玉教授主持。陶林老师以社会团结的概念及其发生机制:西方研究文献评述为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共计五百位全国各高校师生参与本次报告会,现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C:\Users\wangfl\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f4142bfa6b8882f80d4088172e08dd.jpg

 

讲座伊始,陶林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目的:通过对西方社会团结相关文献的评述,试图发现该领域内研究困境的问题所在,并寻找走出困境的方式。

首先,陶林老师简要介绍了作为奠基性概念的团结概念。涂尔干将团结视为使得社会成为可能的根本性力量,它先于契约和交换关系,社会学对社会资本、关系网络、社群与共同体的研究都离不开这一传统。但是,关于团结的研究却陷入了某种困境。上世纪90年代有学者批评,团结的概念界定不清且无共识,因此针对关键性问题的讨论难以积累,至今进展非常有限。本讲座讨论的议题是:如何定义团结(特指solidarity),以及团结的形成机制。

接下来,陶林老师简要梳理了团结概念的历史,指出它传承了西方思想中的传统。在社会学中,孔德广泛地使用团结一词,涂尔干真正使团结成为一个理论和学术概念,却没有给出正式的定义。目前文献中,对于团结(solidarity)以及凝聚力(cohesion),可以归纳四种主要界定方式:内在性定义、行为性定义、结构性定义、综合性定义。

 

1、内在性定义把团结看作行动者内心的某种情感、动机和态度,一种心理上的纽带和联结关系。这种思路契合团结所传承的爱的传统,以及涂尔干所强调的团结与基于自我利益的计算和交换的差异。

2、行为性定义把团结看作是人们的某种行为方式或行为后果,例如遵守群体规范、互相帮助与合作、为公共品生产做贡献等。其好处在于,行为比内心动机和情感更容易观察,弊端则是,一种行为(例如合作)可以出于多种不同的性质的动机。

3、结构性定义把团结看作是属于群体或社会的结构方面的特征,例如结构中的相互依赖关系,社会网络的连通性或聚簇性等。其弊端在于,同样的结构,其形成可以是出于多种不同性质的原因。

4、综合性定义把内在动机、外部行为、结构性特征中的两种或多种要素都包含在内,形成一个多维度的定义。这种定义弊端更大,混淆了导致某种行为或结构性特征的原因的多种性质不同的因素,以及处在因果链条上不同位置的要素。

因此,陶林老师建议将团结定义为行动者内心对他人或群体的一种情感性纽带,其构成性要素包括:赋予对象正面的情感价值、对其福祉的利他性关切、自我概念的改变、对于关系持续性的承诺。如此,合作与互助行为可看作团结的后果,网络和社群结构可看作影响团结的原因或受团结影响的后果。

在团结的形成机制方面,陶林老师指出,现有理论范式陷入的困境原因之一在于主导的理论范式有内在缺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凝聚力发生的研究,聚焦在吸引力问题上,最终由社会心理学家归结为奖励强化原则。这种原则也是亲密关系研究的主要范式之一,交换范式和投资模型在学界很有影响。此后,人际吸引力进一步被归结为工具性原则,即受吸引程度取决于他人对我达成(当前我认为重要的)目标所能给予的帮助。用工具性逻辑解释团结性纽带的内在缺陷在于:自利的逻辑与利他取向的情感纽带是有明显矛盾的,利益的满足能促使持续的互动与合作,但它并不等于团结,难以解释不能带来利益时的持续关心和帮助行为。

 

 

最后,陶林老师尝试提出一个基本框架,作为团结形成问题的新出发点:把团结性纽带作为目的本身而非工具从自我、对象、互动、结构与制度四个层面来思考人们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形成团结。首先要思考自我的团结意愿,行动主体在追求团结性纽带的意愿上有相当差异,其中对团结的心理需求、关系理想和价值观念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这种理论视角强调对象的可团结性和团结意图,包括个人特质、价值观念、与我的相似性与互补性、对我的团结意图几个维度。对象的工具性价值能够促进互动的持续进行,但互动只是团结形成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互动对团结形成发挥两种基本功能:双方在互动情境中彼此认知、进行团结实践,其中互动的数量、形式和结构会对团结产生影响。此外,社群的结构、制度和文化会影响行动者开展互动的机会和形式,它们对个体的团结需求和团结价值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讲座尾声,主持人刘爱玉老师简短总结了讲座内容,并主持了现场提问环节,在半个小时的热烈讨论后,本场午间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