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友会 > 系友活动

回家丨2010级本科班举办毕业十周年返校纪念活动

1110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本科班返校举办了毕业十周年纪念活动。当天上午,同学们从全国各地相聚在母系,换上班级特别准备的纪念衫,共话离别的思念与重聚的喜悦。上午9:302010级本科班毕业十周年纪念座谈会在理科五号楼201举行。

 

 

欢迎回家

 

出席座谈会的除了2010级本科班系友之外,还有系主任周飞舟老师、副主任刘爱玉老师、2010级本科生班主任高翔老师,以及曾为2010级本科班授课的教师代表刘世定老师、邱泽奇老师、熊跃根老师和孙飞宇老师等。负责系友联络的综合办副主任黄美龄老师也出席了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的主持人是2010级系友胡璟怡。

座谈会伊始,主持人播放了特意为本次活动制作的纪念视频,短片中2010级系友们的青春记忆一幕幕闪过,时光回溯,昔日的点滴又被拉至身前。紧接着,主持人简要介绍了出席本次座谈会的嘉宾。

 

图片

观看视频

 

系主任周飞舟老师首先致辞,他指出,社会学系依旧是温暖的、小而美的小系大家,母系的一个重要意义是给予同学们一个离开后还能继续依靠的第二个家,随时欢迎同学们回家坐坐。同时,他向同学们介绍了母系近年来的建设进展和所取得的卓越成绩。近十年来,社会学系通过建设实践基地、开设田野小班课、实行导师制、举办本科生田野工作坊等方式,逐步完善本科生田野教学体系,育人成效显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科学研究及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本系教师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近年来我系学科建设取得优异成就,在各类学科排行榜上位属前列。周老师表示,未来,社会学系将更加奋勇争先,在学科建设中更上一层楼。系友们听后深感振奋,纷纷表达对母系美好未来的信心和祝福。
 

图片

周飞舟老师

 

紧接着,2010级本科生班主任高翔老师致辞。高老师回顾了记忆中的同学们:从初见的懵懂青涩,到逐渐变得成熟丰富,再到陆续离开社会学系。高老师既感慨时光飞逝,也感慨同学们的飞速成长和变化。最后,高翔老师嘱咐大家在下一个十年中照顾好自己,继续开足马力追逐梦想,也期待下一个十年再相聚。

 

图片

高翔老师

 

到场的任课教师代表也逐一发言,回顾当年趣事,悉心嘱托间蕴含着对同学们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任教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的熊跃根老师回忆了与大家相处的美好时光,他赞扬同学们在课程上的优秀表现,期待大家常回系里看看。

 

图片

熊跃根老师

 

刘世定老师说自己与2010级本科班有特别的缘分,他笑称自己与2010级系友同年从社会学系毕业,因为他在大家毕业的那年退休。回首离校的十年,刘老师赞扬同学们作为北大学子有一种既来之则优之的昂扬心气。他说,尽管并非每位同学都以社会学学术为职业目标,但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出对知识本身的热切渴求,这令他深深感动。

 

图片

刘世定老师

 

邱泽奇老师看到同学们回来,十分欣喜。邱老师说,社会学系始终秉持小系大家的传统,同学们毕业后再返校,就是回家。此外,邱老师还谈到,同学们都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才,要始终保持对国家未来发展、对个人前途命运的信心,始终葆有一股韧劲,将社会学的精神接续传承下去。

 

图片

邱泽奇老师

 

刘爱玉老师回顾了与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在谈及劳动社会学这门课时,刘老师说,在本科时大家只是从书本中接触劳动社会学的理论与思想。毕业后,大家奔赴五湖四海,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正是最生动的劳动社会学实践。同时,刘老师也祝愿大家事业蒸蒸日上、生活越来越好。

 

图片

刘爱玉老师

 

孙飞宇老师发言时同样感慨万分。2010级本科班是孙老师入职社会学系后所教国外社会学学说课程的第一届学生。因此,孙老师更深刻地体会着与大家一同成长的感觉。他回想起第一次上课的情景,也很开心听到各位不断成长进步的消息。最后,孙老师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

 

图片

孙飞宇老师

 

最后,黄美龄老师简要介绍了系友工作的相关情况。社会学系由学工办牵头,将社会人·职场路活动与社系小荟活动常态化,定期邀请优秀系友回到社会学系分享求职、求学的经历与经验,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拓宽在校生的认知与思维,同时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大学生活与未来的职场环境。黄老师欢迎各位系友回到母系来为学弟学妹们作分享。最后,黄老师也祝各位同学生活幸福、事业有成。

随后,系友代表依次发言。在高校任教的张瑞辰系友首先分享自己毕业十年间的发展情况。她结合自己本科毕业后的心路历程,肯定了社会学对她的积极影响——社会学教会她人从来不是工具,而是最终的目的,正是社会学的思想陪伴她度过人生中的困惑时期,帮助她走向心灵上的完善。

 

图片

张瑞辰系友

 

在互联网大厂任职的毛一凡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回忆了自己在社会学系求学期间的珍贵记忆。作为非学术路线的2010级本科系友代表,一凡同学分享了社会学思想和能力对她的帮助。在工作上,社会学培养了她换位思考的能力和对人的理解力,而这些沟通能力对她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个人成长方面,社会学的理解力帮助她减少内耗,实现情绪稳定。

 

图片

毛一凡系友

 

在国际金融机构任职的闫雅心同学则表示四年的社会学教育形成了她人生的底色,塑造了她看待世界的视角,她对于所受到的学科熏陶以及工作后从中得到的滋养深怀感恩。她表示,社会学对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现在生活和工作的诸多点滴之中。她列举了一些经手的工作项目,在处理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她多次回忆起当年课程中的知识和授课的恩师,因此她常为社会学系感到自豪。

 

图片

闫雅心系友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张艺苧同学认为,社会学系是同学们永远的家,是大家永恒的精神空间。她说,虽然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但在任何地方能与同学相聚,都像是见到了家人一样。艺苧同学表示,不论是从知识、视角、思维方式的角度,还是从情怀和价值追求的角度,社会学都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一个学科。

 

图片

张艺苧系友

 

在空间科技服务公司工作的刘小天同学则重点介绍了自己在ESG(环境、社会、治理)版块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小天系友收获了最多的自我认同和价值感,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工作为身边各个阶层的群体、社区的美好生活所创造的价值,也真切地体会到了社会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统一所带来的巨大力量。他表示,虽然职场奋斗过程中难免有不如意之处,但他始终铭记社会学带给他的人文思想,在不同岗位的打磨和锻炼中,他收获了飞速的成长。

 

图片

刘小天系友

 

在座谈会的最后,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前往一楼大厅,为这一珍贵时刻合影留念。

 

图片

合影

 

随后,大家一同来到系里的教职工之家,在品尝美味茶歇的同时,自由交流毕业十年间的感怀与收获,共同回忆校园生活的点滴,并相约下次的相聚。

座谈会结束后,同学们携手同行,重游母校,共赏燕园秋景。

 

 

 

 

 

 

 

新媒体编辑 蔡睿琳

审核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