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事务 > 新闻动态

纪要 | 佟新: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


38日中午,理科五号楼201203会议室济济一堂,佟新老师受邀以《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为题,以分享学术研究的方式为女性发展赋能,给在场师生带来一场精神盛宴。

 

图片

 

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今天的讲座内容脱胎于2010-2015年间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律研究。这一研究的缘起在于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性别平等化和高层次人才发展呈现的性别分化。大约2000年前后,中国高校的入学率男女基本持平,但高层次人才发展中性别金字塔结构明显,越往上走女性占比越少,也就出现了女性高层人才的5%现象。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性人才在发展路径上的巨大差别?是女性自身的原因、制度与组织的原因,抑或是性别文化原因?这是研究的第一个大问题。

本研究的第二个大问题是探究女性人才发展是否存在规律?人才发展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不分性别,那女性人才发展规律的存在正表明两性之不同,可能存在人才发展上的性别歧视。如何减少歧视?

 

2

反思与理论对话

佟老师回溯自己对性别不平等的认识过程,希望能够立足于中国的实践。西方女性研究中最有影响的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提出的第二性理论,认为男性与女性的差别是建构,女性是生成为第二位的和次等的。但在中国的调研中,很多人不承认自己有性别歧视,更强调是因为男女不同。如何在中国文化的框架下理解男女有别,个人认为中国存在的是将女性功能性的他者化。在传统的父权制文化下,女性地位可以通过母以子贵而提升地位。

为了更好的追根溯源,佟老师围绕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性别建构进行了文献梳理。第一,传统文化中的男女有别首先是生物学意义的。《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女七男八,以及道家思想中的阴阳和谐”“琴瑟和鸣等,强调两性在生命周期上男女有别。第二,《礼记·郊特牲》中提出的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则从社会角色分化的角度论述了男女有别,且将女性置于他者地位,突出了父子关系。第三,在近现代思想史,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有了女性解放的叙述。梁启超国民之母思想强调女性与国族的关系,强调提升女性的身心素质,使其成为国民之母女国民,实现强国保种梦想,凸出了女性为人母的他者地位,其地位随着国族理念得以提升。第四,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中提出了社会关系的、要求隔离的男女有别思想,指男女不仅在生活中加以隔离,在心理上也存在隔离,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总之,男女有别思想以女性他者化的形象命名了女性与男性不同的地位和生命轨迹,当然这为性别不平等的现实奠定了叙事的基础。

那么,在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中,女性自身是如何寻找出路的呢?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女士通过自身实践提出了女性立场的女性发展的思路——造命。佟老师认为造命是一个女性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此外,可以从丁玲身上,看到女性在寻找解放之路上的各种努力以及被融入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延安四三决定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道路,促成了中国妇女进入公共生产领域的一场妇女解放的革命。时至今日,这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女性承担着社会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双重压力,而男性却没有完成回到家庭、与女性并肩承担家务劳动的革命。至今,社会主义的妇女解放道路依然面临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关系问题,这需要承认生产劳动和再生产劳动具有同等价值,且应给关怀劳动以更高的价值。这同样是影响当前低生育率的重要因素。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在佟老师的课题研究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女性高层次人才的发展规律,从三类人才入手进行研究,即分析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三大类,将职业发展定义为因职业在获得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方面的能力增长。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定量部分,研究获取了1989份女性问卷样本和2335份男性问卷样本,通过问卷完成了客观指标测量和提取;定性部分则通过150个访谈和3个焦点小组,汇集了大量女性高层次人才的主体经验,为更好的理解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佟老师提出,研究也存在方法上的缺陷,即无法了解是什么样的人被甩出队列,只能了解什么样的人可能被留下来,发展成为高层次人才。

 

4

基本发现

研究发现,两性人才在职业发展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主要的研究结论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女性高层次人才拥有很高的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在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还是经营管理人才的轨道上,女性高层次人才都比同层次的男性表现更好。借用访谈对象的话来解释这一现象,你要干得比男的还好,你才能被看到。

尝试归纳发展成为高层次人才的女性的共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强烈的成就动机;

2. 具有现代的性别平等意识;

3. 智慧地处理和平衡工作和家庭的能力;

4. 性别友好型的组织环境;

5. 能动的支持型社会网络的建构。

第二,女性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规律略有不同。

1. 家庭出身在女性最初和向顶端晋升中有显著作用,且这种作用的显著性高于男性。女性党政人才发展受性别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女性晋升要有比男性更优越的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还需要平衡家庭和工作的能力。因此,女性党政人才的每一步晋升都需要女性有着男女都一样的职业抱负和性别友好型的组织环境支持。但总体上,女性党政人才的职务晋升比男性缓慢,这主要是与文化上女性不主动争取和制度上有一个女性就够了相关。

2.  女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更多地服从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规律,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有显著作用;但能较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她们感受到的家庭角色和专业角色冲突明显;此外,专业技术领域有明显的性别隔离,不利于她们组建学术团体和建立专业自信。

3.  女性经济类人才身处矛盾境地,市场股则和传统的性别文化共同作用。她们在独立性、进取性和自信等方面与男性并无二致,但市场环境迫使女性以依附策略适应市场竞争。

 

5

再发现

佟老师认为,女性在公共生活中的是不易的,却拥有退的特权,而男性则被更多地要求事业有成,不能退。这能够部分解释高层次人才中的性别差异。她给女生的建议是,要实现发展首先需要具备性别平等意识,相信自己不比男生差,不要退,建议女生可以多读一些女性领导力相关书籍,培养领导力和自信心。

男女有别的社会,女性要实现持续发展,大致有两种路径,一是造命路径,女性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二是与男性建立伙伴关系,女性有意识地推动男性具有性别平等意识。

 

6

互动交流

交流提问环节,在场师生积极提问,气氛热烈。

李康老师认为,佟老师的研究可以在更好的厘清以下三个关系上再做努力:中国和西方或者说中国和非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阶层的差异。同时他认为,理解男性和女性在职场上的进退时,可以把公共领域的劳动和私人领域的劳动都纳入考虑。

张春泥老师表达了对佟新老师观点的明确赞同,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在女性在各方面已经有了巨大进步,反倒是男性进步动机不足甚至躺平。春泥老师认同李康老师的观点,她提出,应该探求为何面对女性的进步,男性表现得无动于衷;为何男性不能配合女性进步。她认为要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去研究男性。

对于李康老师和春泥老师的问题,佟新老师做出回应。

她指出,我们的目标并不是男女替代或颠倒的权力关系,而是伙伴与扶持的性别关系。传统与现代也没有明确的边界。她之所以提到中国,因为中西具有很大差异。西方激进女权主义,旗帜鲜明,反对私有制,反对私有制下的家庭制度。但是面对中国现实问题,要理解中国现实,就不得不回到费老那去。理解现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比如性骚扰时,她觉得在中国文化意义上具有将女性功能化指向,这种文化观念上的将女性他者化的文化和男权心理需要很好的反思和批判。

她说:就像春泥老师所说,现在的女性真非常优秀,很厉害,现在年轻女性已经在带着男性进步,拉着他们一起走,但是男性不愿意跟着。为什么不愿意跟上呢?因为他们是几千年来父权制文化的受益者,很难放弃自己的利益,必须受到惩罚才能改变。我觉得这个情况正在来临。女生要求男性平等的尊重与关心,这种性别平等的要求本质上是人权教育的一部分,这就是我所说的现代化的元素。中国文化的性别建设迎上全球化过程,中国道家文化的琴瑟和鸣的理念可能能够为世界的性别文化做出贡献;而女性造命的理念也代表着需要建立对女性经验的概念化和理论化,带领男性进步首先要从父亲参与养育开始。

最后,李建新老师和2021级社工B班沈适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佟新老师回应说,认同李老师提倡的对毛泽东时代妇女解放理论的肯定和研究;认同,要在中华文化之中寻找解决性别问题的智慧;倡导男性做出积极的改变;在家庭中建立爱与支持的关系,而不是权力等级关系。

下午210分,本次午间学术报告会在掌声中落幕。

3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社会学系组织本场讲座,从学术层面探讨女性发展问题,既对话理论,又关照现实,是一份温暖而珍贵的妇女节礼物。谢谢佟老师和为讲座筹备努力的各位老师同学!

 

整理 | 梁丁 刘芮园

新媒体编辑 | 李金瑶

审核 |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