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庆 > 家书

闫肖锋 | 费先生教会我社会学的“看功”

系友简介

闫肖锋,社会学系85级研究生,前新周刊总主笔、中国新闻周刊学术召集人,央广《中国之声》、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评论员、嘉宾,著有《少数派》《在大时代,过小日子》《阶层跃迁》等。

 

图片


图片

图为闫肖锋。

 

费先生教会我社会学的看功

闫肖锋

 

我是北大社会学系85的(1985-1987年),我们班人数特多,连代培生共计近30人,可谓研究生班之最。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学培养的需求之盛。

 

图片

图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8485级研究生毕业师生合影。

 

第一次见费先生是在北大阶梯教室。他缓步走来上大课。同学们,你们看见的我是物理世界的我,200多斤,看不见的是内在的我,肚皮里都在发生化学反应呢。更看不见的是我发生的社会关系。这是费先生的开场白,喻社会学是研究看不见的社会关系。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解构世界的方式叫社会学的想象力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图片

田野调查是社会调查的看家本领,而农村调查是先生志在富民的基础

 

费孝通凭差序格局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这几个大词闻名学界。尤其是差序格局一词在非社会学界都广为应用,中国的人伦关系,就是丢进池塘中的一颗小石子,荡起一波涟漪,决定着你的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这一近乎文学的描述让普罗大众一下明白了社会学的视角是什么了。学界大伽即如此,化腐朽为神奇。

但费老的书更多是关于社会调查的,这类书籍有个共同的主题:志在富民。我有幸跟先生参加过几次社会调查,有一次还蹭上了副国级专列(先生担任人大副委员长所获待遇),调查中费老关心的主题自然是如何富民,所用方法是田野调查法。我上北大期间,社会调查已经盛行问卷调查法,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当时作家王小波就带统计课,教材都是王二自己编的,用带孔的计算机纸打印出来,文字是王二简约风格。而费老言传身教我的,则是另一心法,即社会学的想象力”——问卷统计有时算了半天只证明个人吃饱了不饿的常识,而社会学的想象力则能穿透现实看到本质,在个人境遇与宏观现实、地区与世界、现代与历史之间自由穿梭、穿越、穿透。

 

图片

作者从清华大学进入北大社会学系,费先生是引路人。

 

费先生的社会学看功

于我,费先生最大的教诲是如何磨练一个人的社会学看功,如何在细微世相中,洞见宏大的社会趋势变迁。

早在1936年,费孝通负伤来到江苏震泽的开弦弓村作调研,其后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即《江村经济》)成为研究中国乡镇企业的开山之作。这项研究中,他不仅做了大量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更发挥了他非凡的社会学看功,洞悉中国乡村因工业化将发生的巨变。他举了个例子:

费老做乡村入户调查,按当时的礼数回答问题的通常是一家之主即老爷子,但他敏锐地发现,经常有烫了头发的女子倚在门边观看,时不时还插上一嘴,这要在过去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的。年青的费孝通给出判断:第一,女子们财务独立了,有钱烫发,要知道在1936年的中国,烫发在乡下是件多么奢侈的行为,不亚于现在小白领买个爱马仕。乡下家庭的钱财通常是由老爷子一手把控,女人买个针头线脑都须经他同意方可支出,烫发?休想吧。况且,你整那么时髦干啥?第二,中国两千年来的乡土社会正发生着巨变,乡镇工业导致千年变局,女人不但有了独立的财权,还有了独立的话语权,否则是不敢随便插老爷子的嘴的。

费老的这两个判断在后来的调查中得到印证。在雨天,他看到男人们到缫丝厂给下班的女人送洋伞。两千年来女人会有这等待遇吗?

 

图片

从上世纪开玄弓村女缫丝工地位的改变,看到一场社会变革即将发生,这需要社会学想象力。

 

得出乡村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改变的结论,全凭青年费孝通的社会学的看功,也称社会学想象力,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学识。

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阐述想象力的重要性,针对学界问卷调查充塞,唯数据是问,许多问卷调查的结果只是为了证明吃饱了不饿,为了证明(理论假设)而证明,这样的社会学研究怎么能启迪创见呢?米尔斯提出问题的严重性时已是1960年代,而费先生主动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却是在1936年,他凭的是扎实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功底。

如何培养我们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需要常识的积累和对现象敏锐的把握,你积累得越多,想象得越远。

例如,喝咖啡行为表现了什么?首先,喝咖啡并不只是一种提神的东西,它作为我们日常的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还具有象征价值,比如社交功能。第二是品味,我努力18年才能坐下来和你喝上一杯咖啡。第三,喝咖啡就等于卷入了遍及世界的社会经济关系,牵涉到西方对南美和非洲的殖民,牵涉到全球化和贸易战。第四,一杯咖啡背后还代表文化帝国主义的侵入,想想星巴克吧,代表国际贸易、人权和环境破坏的诸多焦点。

一件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却引发如此丰富的想象,牵涉了如此多的社会问题。

这就是费先生教会我的。在我后来任职的传媒领域,无论是专题策划还是撰写,我无不是把社会学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一篇有深度的文章采写是不可以不洞悉社会脉动和潮流的。费先生教我的社会学看功社会学的想象力Sociological Imagination),算是我在北大社会学系学到的独门心法

 

图片

从社会学进入传媒界,闫肖锋的职业基础是在北大社会学系打下的。

 

社会学想象力不是在灌输呆板的理论,而是一种洞察这个社会本质的眼光和能力,一种穿越、穿透和穿梭的能力。在个人轶事与社会趋势之间,在小情景与大社会结构之间,构建联系,抓住本质。例如:央视下岗工人公益广告:只要努力,就有希望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当社会大结构不更改时,个体努力是无能为力的。同样,在当前拼爹的社会固化情形下,在房价的高压下,你怎么说服一个8090后去奋斗呢?

 

费先生是个云南控

写下世界很大,我要去看看的那位女士最后落脚大理。有评论说,不要热衷海外移民,在国内移民就不错,比如去云南、海南。

想当初《还珠格格》大结局不就安排在大理吗?也算是琼瑶阿姨的理想国吧。近年来,身边不少朋友包括一些媒体人辞工到大理,有的开个客栈,有的卖土特产,还有的什么也不做,读书充电。这种故事说来兴奋,真做就拉倒了。

云南也是我的一个心结,最早来自导师费孝通。上世纪30年代青年费孝通流连于大理,他写道:朋友()海边盖一所房子不妨叫做文化旅馆,凡读书人经过,一定可以留宿三宵,对饮两杯。还有好几匹马,夕阳西下,苍山的白雪衬着五色的彩霞,芳草满堤,蹄声得,沙鸥榜飞,悠然入胜……

 

图片

作者在做传媒工作期间深入农村调查。

 

文青费孝通尤其怀恋洱海的小罐烤茶:沸水冲入,顿时气泡盈罐,少息倾出,即可饷客。味浓,略带一些焦气,没有咖啡那样浓烈,没有可可那样腻。它是清而醇,苦而沁,它的味是在舌尖上,不在舌根上,更不在胃里,宜于品,不宜于解渴。这才恍然大悟三十多年来并未识茶味……如今,文人墨客也罢,背包客也罢,都试图从云南这罐烤茶中品出人生的真味来。

可费先生与云南之缘并非只是品茶看海。抗战时期,先生曾在云南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这八年,让他与云南结缘,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193510月,费孝通与新婚妻子王同惠进入蛮荒之地广西大瑶山腹地做田野调查。期间山高路险,荒无人烟,费不幸落入虎受伤,木石齐下,被压在下面。王同惠不顾安危,将木石逐一移开,直至救出丈夫,她说:我们是生死夫妻,我去找人救助!没成想这是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王同惠下山找人帮忙途中不幸迷路身亡,年仅24岁。仅仅108天的婚姻,也划上了悲剧的句号。这段经历如此刻骨铭心,费孝通后来将女儿取名费宗惠,昵称小惠,便是为了纪念前妻。

回顾先生的几大人生主题,除学、著书外,志在富民贯穿一生。禄村,这个昆明边上的一个村庄,1938-1939年费孝通曾两次来此做田野调查,日后写成了影响深远的《禄村农田》。

彼时,正值国家不幸、山河沦陷,从英国获博士学位归国的他何以一头钻进农村去做社会调查?中国在抗战胜利之后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我们将建设成怎样一个国家。费先生写道,我有责任用所学到的知识,多做一些准备工作。那就是科学地去认识中国社会。之后,到乡村做田野调查,探索乡村致富之道,成了先生一生的追求。

费先生另一大人生主题,就是寻找人类和谐共处之道。199012月在一次论坛上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后被从学者到国家领导人广泛引用。

 

图片

费先生晚年这16字箴言,为这个纷争的世界提供了和平共处的前提。

 

何为各美其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怎样做到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了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们先是发现自身之美,然后懂得欣赏他人之美,相互欣赏赞美,达到多元融合。这就是费先生十六字箴言对世界的贡献。

费先生与云南少数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给予他很多启发。云南26个民族和谐共处千年,相互尊重,其乐融融,成了这个多元世界的典范。他的十六字箴言就是这个纷争世界的普适价值。

 

文字编辑:王迪
推送编辑:侯安琪、周芯宇

审核: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