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史 > 学人传略

胡庆钧

胡庆钧先生,1918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34年入长沙高级师范专科读书,1938年考入浙江大学师范学院,1939年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昆明)史地系,1940年转入社会学系,与袁方同班。1942年,胡庆钧于社会学系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师从人类学家凌纯声。194212月至19435月,在凌纯声的安排下,时为中研院史语所副研究员的芮逸夫与胡庆钧前往川南苗族地区进行调查。这是继1930年代年凌纯声、芮逸夫的湘西苗族调查和陶云逵领衔的云南民族调查后,史语所又一次时间较长的民族地区田野调查。整个调查分为4期,芮逸夫和胡庆钧先是同行调查,后来分头进行,调查地点涉及今天四川省叙永、古蔺、兴文等县的后山、砚槽、分水岭、海坝、南垇田、马家屯、大树、夜珠塘、大坝等苗族聚居地区。此次调查涵盖了川南苗族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婚姻、丧葬、社会形态等各个方面。胡庆钧根据此次川南的田野调查,在重庆《中央周刊》上发表了《川南苗乡纪行》,于《边政公论》上发表《叙永苗族的生活程度》、《川南叙永苗民人口调查》等文章。芮逸夫后与管东贵合著的《川南鸦雀苗的婚丧礼俗》(1962)收录了大量本次调查的相关资料。

1944年,胡庆钧获得北大文科所硕士学位,随即入职史语所任助理研究员。1945年,胡庆钧被云南大学社会学系聘为讲师,负责讲授人类学课程,同年即加入由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办的社会学工作站,随费孝通先生从事研究工作。1945年至1947年的寒暑假,胡庆钧在云南省呈贡县龙街乡的大河口村(河村)和中卫乡的安江村(安村)进行基层地方权力结构的调查。他依据对这两地的调查写成报告《云南呈贡基层权力结构》,在魁阁的席明纳上作了汇报。报告中的部分内容以《论保长》、《农村绅士的合作与冲突》、《衙门与绅士之间》、《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绅士与农民》、《传统农村的社会流动》、《论乡约》、《论绅权》等以单篇文章形式发表于《观察》、《世纪评论》、《新路周刊》等刊物。其中,《论保长》、《论乡约》、《论绅权》三篇后收入费孝通、吴晗等著的《皇权与绅权》一书。胡庆钧晚年将他于20世纪40年代在云南呈贡两村和四川叙永地区进行调查的资料整理、修改,辑于《汉村与苗乡——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一书,于2006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刊印出版。194711月,胡庆钧离开昆明加入清华大学人类学系。

19513月,胡庆钧加入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跟随解放军进入凉山腹地的昭觉县,开始对凉山腹地进行考察。此行开启了他对于凉山社会的学术探索。及至1985年,胡庆钧在研究生涯中共进行了八次凉山社会调查,他的研究不断丰富学界对于该地区的了解与讨论。

1951年的首次考察中,胡庆钧不仅全面收集了关于凉山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生产资料、土地关系、氏族机关、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资料;更集中对凉山奴隶制度的五个层次的等级结构进行深入了解,并揭示了 曲诺(生产阶层)、安家(多数婚配、与主人分居的家外奴隶)、呷西(锅庄娃子,多数婚配的家内奴隶)悲惨的生活状况。19516月,胡庆钧写作 4万字的《大凉山彝族社会概况》的调查报告,认定新中国民主改革以前凉山彝族社会仍然保持着奴隶制度,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

在郭沫若、范文等人的支持帮助下,胡庆钧于1952年下半年二上凉山进行调查,回京后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53年秋,胡庆钧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哲学分班,在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同时,也结合两次赴凉山的调查实践,写作发表《论凉山彝族的奴隶制度》和《再论凉山彝族的奴隶制度》等文。19569月与19574月,胡庆钧参加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组成的四川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以副组长身份对凉山地区前后历时10个月的调查。回京后主持并参与写出了一系列的调研报告。1957年底,被错划右派的胡庆钧先生被下放劳动至河北赞皇县,其对于凉山彝族社会的研究由此中断。

1978年,文革结束,胡庆钧继续在社科院研究所任职,他利用历史档案和地方志等材料,研究明清两代贵州水西(毕节)、云南小凉山等地区彝族奴隶制度变迁及统治政策,为学界关于彝族社会性质的争论了提供更多史料依据。1981年,其相关著作被整理汇编成《明清彝族社会史论丛》,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刊印。1980年,胡庆钧在时隔二十多年后重启彝族调查,这也是他生平第四度进入彝区调查。此后的五年间,他四次进入凉山进行实地田野考察,并结合史料研究了唐代云南洱海周围兼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宋代彝族先民及元代彝族奴隶制的发展。1985年,胡庆钧将后半生关于凉山地区的研究整理成40万字的《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刊印。

进入90年代,胡庆钧结合古希腊罗马的历史状况,比较研究中外早期社会奴隶制的状况,1996年,他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汇集成85万字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50-1985年间,胡庆钧八上凉山,其在彝区调查历时之长、涉及范围之广,在20世纪学者当中鲜见。而他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入民族史,体现了20世纪中国学者研究边疆社会的典型的治学路径。他综合人类学,社会学,结合世界史与上古史与民族历史进行比照的视角,为后世学者对于中国边疆-民族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51126日,胡庆钧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