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刊》2025年06月30日网络首发
【摘要】:
生命历程理论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视域拓展至生命早期阶段,解决中老年人健康问题需要溯源至个体生命早期事件及其发生情境。既有童年逆境健康研究对于经历逆境主体及逆境发生情境关注较少,忽略了童年逆境发生的复杂性。事实上,童年逆境并非简单的刺激-反应结果,而是具体社会情境中生成的动态关系性建构,其效应取决于逆境施加者和承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个体对逆境的意义诠释。基于此,本文在生命历程理论基础上引入家庭代际关系的矛盾性范式,结合中国家庭教养传统,还原童年逆境兼具文化敏感性和情境性的丰富内涵;同时,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出发,构建童年亲子关系和童年逆境的组合变量,对童年逆境的丰富内涵进行更准确的测量。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4年和2018年的数据,在控制个体的人口学特征、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以及生活方式特征条件下,系统探究中国情境下亲子关系和童年逆境对中老年人身体、心理和自评三维健康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亲子关系与童年逆境组合对中老年人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总体呈现出童年逆境越少的组合健康结果越好的梯度效应,符合“剂量-反应”结果;但同时发现在同一逆境组合下,关系良好的组合健康结果更好;甚至在较多逆境但关系良好组合中的健康结果要优于较少逆境但关系不好的组合,揭示出亲子关系对于童年逆境影响的缓冲作用。这种结果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稳健性。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该影响在不同年龄、性别与户籍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维度上,表现为年龄的创伤愈合效应,即相对于中年人,童年逆境和关系质量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更小。在性别维度上,表现为相对于女性,男性对于关系更加敏感,良好关系对于健康的改善效果更大。在户籍维度上,童年逆境和亲子关系对农村户籍群体的健康影响显著,而对城镇户籍群体则不具统计意义,反映出城乡代际关系及其互动模式的结构性差异。本文强调在中国情境下理解童年逆境的内涵需要考虑其文化背景与家庭互动关系,主张将关系性视角纳入童年逆境研究框架,并不断优化测量策略,更全面地揭示童年逆境对中老年人健康的长期影响。
【关键词】:
生命历程;中国情境;亲子关系;童年逆境;中老年人健康;
►PDF: 亲子关系与童年逆境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