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农牧交错地带农业转型的考察
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03期
【摘要】: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自然地理的多样性决定了农业形态的多样性和区域性。在传统农业中,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东缘为中心的农牧交错地带属“欠发达地区”,由于水、热条件有限和劳动力不足,农作物以旱地杂粮为主,生产方式粗放。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该地带逐渐发展起资本、劳动密集的蔬菜产业,并在全国性蔬菜产业布局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一变化并非地方性农业的延续性增长,其动力主要来自工业化带来的宏观技术环境升级、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全国性大市场的发展,体现了工业化为传统农业欠发达地区带来的跨越式发展契机。这一变化也带来了地方性农业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以外地雇工和高度劳动分工为特征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人力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能路径。
【关键词】:
农业地理;农牧交错地带;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蔬菜产业;
►PDF:工业化背景下农业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基于对农牧交错地带农业转型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