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史 > 学人传略

廖泰初

廖泰初(1910—2000),广东肇庆人。1926年秋就读于通县潞河中学,1928年夏保送至燕京大学教育系学习。1932年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吴文藻先生。在燕大社会学实地考察的学风影响下,廖泰初攻读硕士期间曾前往河北定县、无极、望都和山东汶上县进行社会调研。通过田野调查,廖泰初对农村教育步履维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寻求改进普及我国教育的具体措施,完成题为《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评论》的硕士论文,按照燕京大学当时的学制,廖泰初1935年获燕京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硕士学位

1936年,廖泰初的著作《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汶上县教育研究》出版。这本书以他在燕大读书期间对汶上县200多个村庄和150多家私塾的实地调查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的社区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理论对民国时期农村教育加以分析,堪称中国教育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年,廖泰初完成山东社会调研工作后回到燕大教育系任教。1937年,教育系指定他负责筹建北平三旗(三旗、蓝旗、成府、海甸四村)和冉村(今海淀区西冉村、东冉村附近)两个实验区,并负责建成后实验区的指导工作。其中,三旗实验区设有诚孚小学及师范班,乡村教育工作以学校为中心开展,师范生在受到一定的培训后,以开展乡村教育为实习内容,推动各村教育。冉村则因地处农村,以社会工作为中心,推进教育与农村改革。在这一阶段,廖泰初陆续完成《中国教育学研究的新途径——乡村社区的教育研究》(1938)、《中国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提要初稿》(1940)、《一个城郊的村落社区》(1942)等著作。

194112珍珠港事件后,燕大封校。廖泰初年于1942抵达成都,加入燕大成都分校。由于成都燕京大学未设教育系,廖泰初转入法学院任教,开设了农村社会学课程。廖泰初在成都北门外开设农村研究服务站,既为失学儿童学习、农业生产、农村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提供服务,也为燕大法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和社会调研机会。1943年至1946年,每年都有燕大学生利用近三个月的寒暑假来这里进行实习和服务,也为学位作调查、搜集资料。其中,1946年燕京大学本科生沈宝媛在廖泰初开设的农村研究服务站实习期间成了内容丰富的毕业论文《一个农村社团家庭》。社会史学者王笛以沈宝媛的这份报告为基础,写成了《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在这一时期,廖泰初本人也基于四川的田野调查完成了一系列英文论文,包括《The Ko Lao Hui in Szechuan》、《The Rape markets on the Chengtu plain》、《The An Lo Szu Market of Chengtu: A Field Study》等。

1946年燕大在北平复校,廖泰初出任教育系主任。1947年校方派廖泰初赴美进修,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技术学,致力于视听教育的研究。1948年解放前夕,廖泰初放弃赴英国研究的优厚待遇,回到燕京大学,仍任教育系主任。他将先进的视听教育技术引进国内,改进教学,设计教学仪器和教具,对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廖泰初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并担任北师大电化教育馆馆长,在视听教育方面进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受到师生好评。50年代后期,廖泰初曾担任第二外语(英语)教研室主任,为后来的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8年起在辽宁大学担任外语系教授,1977年,廖泰初被借调至钢铁研究总院,为出国深造和技术交流的研究人员提高外语口语水平,曾与夫人合著《科技英语九百句》。

1982年,廖泰初调入泉州华侨大学担任外语系和电教中心教授兼顾问。由于在教育技术领域的贡献,1993年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授予他特殊贡献奖,并聘请他为该会驻中国的首任顾问。他还是北京大学电教中心等十余所学术组织的顾问。

廖泰初是中国民主同盟会员,曾任民盟福建省第六委员会顾问。

20001019日,廖泰初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