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庆 · 家书

杨杰 马伟茗 | 温暖的社会学系

系友简介

杨杰,河北遵化人,20039月至20077月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读本科。马伟茗,四川绵阳人,20039月至20049月间在北京大学艺术学系读影视编导专业,20049月转入社会学系读本科。2007年,杨杰和马伟茗赴西藏工作至今。杨杰现任西藏自治区社科院经济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伟茗现任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

 

 

温暖的社会学系

杨杰 马伟茗

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高原冬日的太阳刚过正午,映着碧空深旷,笼着深褐杨榆、墨绿松柏,静静熨帖着我的背,温暖坚定。我突然感到,这温暖就像社会学系于我,灼热、不刺眼、激昂,在寒冷中传递恰好的温度,默默却持久。这当然是离开学校、离开那个园子,离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社会学系生活、师长、同窗后才沉淀出来的情感。人呵,青春年少时忙着享受、忙着追逐,哪儿会有沉静的姿态深味珍惜呢,更少感恩吧,起码我是如此。步入职场、步入社会后,学校和院系给予我的越来越多层次的内涵逐渐由隐而显,无论是学识、视野、气度、胸怀,无论是收获的师恩、友情、爱情、婚姻。某种程度上,它们构成了我毕业后生命延展的底层代码,形塑了我的今天,支持着我的明天。

回忆起来,社会学系的四年是在充满善意、温馨的氛围中度过的。

院系小,一级只有一个班,同学之间更多自然亲近。参加辩论赛培训的那么多个傍晚,班级里我们几个菜鸟跟着师兄师姐们从零学起,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却也因此有了难忘的共同经历。康博斯见证了我们初入校园的青涩、努力适应的姿态和日渐的从容。校园迎新晚会上,我们班的小品爆笑全场,成为全系的自豪。一二·九歌曲演唱排练,我结识了红楼飞雪,一时英杰,知晓了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懂得了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燕园情》成了每每聆听内心便汹涌澎湃的旋律。十佳教师演讲排练时,平时安静和气的凌鹏面对我的玩世不恭,一反常态的严格严肃,听完后又不好意思地肯定鼓励我,憨态可掬。专业学习上,总有出色的同窗用他们的勤奋刻苦激励我(奈何我吝于行动,可叹终至学艺不精)。但有诉求,师兄师姐们不吝赐教。还记得当时大三的安文研师姐,圆圆笑脸上有酒窝,学识渊博,逻辑缜密。当时大四的梅锋师兄,个子高高瘦瘦,可爱美丽的小名儿梅梅与他深厚的哲学素养竟然奇异的和谐,经由他我才知道《书屋》《读书》等杂志,了解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并成为拥趸至今。四年同伴同行,我接受了很多的帮助、鼓励、肯定、建议,而今忆起均心怀感念。

系里的恩师们可爱之处迥异却相似的平易近人。开学第一堂课,班主任邱泽奇老师通过一场学生城乡来源的课堂调研,引导我们初识社会学,初识社会。邱老师当时说:将来你们能体会到,学习社会学能帮助你们更清楚地认识社会运行机制、社会规则、社会结构。而今离开学校十五年,我愈发深刻理解了老师当年所言之意,也深深受益于社会学关于自知知人的学科馈赠。讲授《农村社会学》的杨善华老师,喜欢每课必问《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句是什么,讲到神采飞扬时将粉笔灰蹭到衣服、裤子、水杯上哪都是,蔚为壮观。杨老师带着我们进行入户访谈,回来的课堂上引导我们详细分析受访者的陈述,引入受访者身份角色、访谈氛围、受访家居环境等要素,提炼出最可能的社会事实,让我们感受见微知著的魅力。讲授《社会心理学》的方文老师,英文比安徽老家话流利,二者转换成普通话的路程长、效率低,讲课时往往见他骤然停顿,羞涩含笑,仰头望天,拼命催动大脑翻译程序的样子令人捧腹。他的《社会行动者》要言不繁,使我对日常生活的消费生发起警醒和觉知,是令我常读常新的好书。我曾选修李康老师的读书课,跟着他逐字逐句析读《论美国的民主》,细到主谓结构、代词所指,由此我掌握了精读经典之法和经典要义。包括系里的老师听闻我和爱人要共赴西藏工作时的关心询问,给我们的要深思熟虑、切忌冲动的建议,都是对我们真挚宝贵的关爱。

到西藏工作十年后,我终于如愿以偿地从机关部门转到西藏社会科学院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有了应用专业所学的更广阔空间,也面临着提升科研水平的巨大挑战。五年来,我后知后觉而惊讶地发现,当初系里恩师们所授的很多内容是当时学术相关领域的最前沿关切,对我至今从事研究工作仍然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我感恩曾有机会那样近距离地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他们的魅力。

如今的我仍通过日常联系、阅读他们的文章、购买他们的书籍直接或间接受益于老师们的指导、帮助,在校期间曾经接受的教诲草蛇灰线般伏迹至今,成为让我始终自信、始终奋进、始终谦逊的最温暖的力量,最坚强的后盾。

我曾和爱人调侃,早知道系里恩师们那么的厉害、在校生活那样的宝贵,当初我怎么也不会一头扎到爱情的漩涡而轻视学业。话虽戏谑,遗憾是真。生活似乎常常如是,当时只道是寻常,时过境迁后方真正懂得价值和珍惜。而每个人对社会学系的记忆是不同的,我有的是我能打捞的记忆珍贝,它当然也是不完整的。囿于成长的阶段性和对生活的领悟能力,一定有很多,当时该感谢的,我没有言明;当时该体会的,我没有厚重的情感;当时该珍藏的,我没有足够的敏感。我接纳这些不完美,遗憾却不悔。我深深地明白,社会学系的温暖,将足以陪伴我们一直走下去,使我们坚持做流深的静水,做谦卑的学人。

 

文字编辑:王迪

推送编辑:王天行、王朗宁

审核: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