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事务 · 新闻动态

回顾 | “学而优术,赓续互助”学术交流分享会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复旦大学社政学院联合党团日活动

 

410日晚,学而优术,赓续互助学术交流分享会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复旦大学社政学院联合党团日活动于理科五号楼201会议室举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联合党支部共55名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9级博士生党支部4位党员参加会议,复旦大学社政学院20级团支部同学线上参与会议。本次分享会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联合党支部书记姜晓同志主持,会议共分为四项议程。

 

 

第一项议程

第一项议程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团委书记周伟老师致欢迎辞。周伟老师指出,这场分享会恰逢其时,一是上海仍处疫情之中,复旦大学的同学们尚处封校之中,希望活动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色彩,二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刚刚度过了自己的40岁生日, 群学大义 辉光日新既是今年系庆的主题,更是北大社会学发展的方向,而今天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可以看作是为实现目标而做出的努力。此外,周伟老师希望此次联合活动是两校学生交流合作的新起点,借着此次机会,同学们可以探索更多深度互动和合作的可能。

 

项议程

第二项议程是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9级博士生党支部的4位学长学姐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陈红宇同学从论文选题的视角为大家进行经验分享与方法介绍。他认为最便捷的选题办法是积极向老师咨询,在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中明晰方向、确定主题。当然,选题不能纯粹依靠老师的指导,选题本身也是一个自我发问的过程,一个好的问题应当包括是什么如何为什么三方面的精确界定,需要借助于日积月累、将心比心的观察和思考,真正走入鲜活而多彩的生活世界。

 

 

第二位分享人是解鸿宇同学,她向大家分享了学术论文中文献综述、概念与分析框架的相关写作经验。她认为综述并非简单地罗列观点或重写学术史,而要真正做到为我所用,需要始终围绕问题本身而非围绕主题或者困惑。对于概念与分析框架方面,她也强调了分析性概念的重要性,并借助多个论文案例向大家展示了如何从材料到概念以及概念含义的变迁。

 

 

 第三位分享人刘文博同学聚焦于定量研究领域,向大家分享了在数据获取、整理与模型选择等方面的研究经验。他指出定量研究的数据获取主要具有三重路径,即宏观汇总数据、微观个体数据以及大数据,并且可以将研究对象、研究主题、时间范围、是否追踪这四个维度作为数据的选取依据。而在模型选择方面,他认为需要先确定变量再确定模型,并且强调了定量研究并不是方法至上,方法是服务于研究问题的,同时他也鼓励大家敢于创新,在传统的研究范式之外可以尝试多学科的融合视角,由此获得更具独特性和启发性的思考。

 

 

最后,李白同学进行经验写作的相关指导。针对同学前期提出的具体问题,李白现场一一进行解答:对于经验材料的选取,她建议先浸泡在田野材料之中全面体会,有方向地阅读文献、提升理论对话水平,继而再认真回味材料、作出恰当选择;对于资料与理论的融合,她指出可以认真品读经典,并借助于阅读笔记来寻找可能的融合空间;对于实证材料所得结论与相关理论出现的差异,她也建议可以通过总结异同、拓展阅读、构建新解释等方式进行回应。

 

 

第三项议程

学术论文指导环节后,会议进入第三项议程:复旦大学本科生同学进行学术课题、挑战杯经验的分享。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18级本科生王磊以如何寻找一个好的课题、做一个好的项目为主题作经验分享。他强调,个人兴趣、社会热点、社会实践与已有文献等均是论文选题的重要思路来源,再将其与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相结合,便可实现对选题的初步定位与聚焦。随后,他基于自身挑战杯经历,对学术论文写就的流程、方式与技巧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与介绍,并分享了参与学术竞赛的讯息来源与相关经验。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18级本科生蔺煊皓以既往写就的学术论文为具体案例,向参会成员介绍了一项定量研究从确定主题、选取数据到梳理思路、书写成文的全过程,内容丰富翔实、讲解生动活泼。

 

 

    最后,参会同学围绕学习生活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分别就文献检索、田野课程与定量方法等延伸话题实现了进一步的交流与对话。在融洽而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本次活动落下帷幕。

 

文字 | 符皓、肖瑶

 摄影 | 林上

新媒体编辑 | 曲宗

审核 |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