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与通知
事件与通知

新闻 | 东西辉映,知行相生


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国际对话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回应我国新时代社会工作专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社会工作实践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前沿学术对话与交流,在择善基金会和思源基金会支持下,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与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办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国际对话线上研讨会于20211127日至28日成功举办。是日,横贯重洋,跨越时区,群英荟萃,思想争鸣,国内外共逾三千余人实时观看,参与了此次线上研讨会。

 

20211127日上午9时,会议由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凤芝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古学斌博士共同主持。

 

 

 

马凤芝教授介绍了会议背景,特别指出,受疫情影响,这次会议是通过Zoom会议平台举办。此次线上国际会议是一次疫情下的盛会,共同在线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3000多位报名参会的朋友,有来自越南的55位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的朋友,还有来自哈萨克斯坦的39社会工作界的同仁。不同地区的社会工作者和教育者在线上相聚,共同探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议题,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全球议程所倡导的美美与共、团结合作的社会工作精神,体现了国际社会工作学术共同体对人类发展、人类命运的共同关注,及社会工作对和平、美好、公平正义世界的理想追求, 更是立足界现实,以社会工作回应当前世界发展问题的实际努力。会议开通了英文,越南语,俄语 ,中文 四个语种的同声传译直播,大家是五湖四海共同在线。

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及芬兰、美国、英国等地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 会议将围绕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知识论、分析范式、循证实践、伦理文化敏感性以及本土实践等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的对话交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主任崔永康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关信平教授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前副校长阮曾媛琪教授分别致辞。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在致辞中结合变动的社会现实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线索,强调了举办此次线上研讨会的初衷及意义,希望通过此次跨地区、跨国家的国际性对话交流,能够在共同参与中促进学术研究,从而造福社会、促进社会团结与社会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主任崔永康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是真正全球化论坛,会议在发挥知识分享、信息交换,对社会工作领域中教育者、研究者和践行者之间交流的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此次会议为参会者带来新的思考和碰撞。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关信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大陆地区社会工作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目前面临着新挑战,对社会工作研究、教育和实践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提出了对此次会议和未来社会工作发展的期待。

 

 

 

香港理工大学前副校长阮曾媛琪教授在致辞中立足于当下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和对未来的期许,深入阐释了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意义与精神,她号召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发展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以应用研究去点亮希望之火。她希望这次会议不仅可以激发研究兴趣,更可以创造出一种希望,以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贡献于国家和全球社会发展进步。 

会议主旨报告环节,美国纽约城市大学Irwin Epstein教授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发表了主旨报告。

 

 

 

纽约城市大学Irwin Epstein教授以改变定义的美德友谊为主题,阐释了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哲学基础。他关注到古罗马丰富的哲理性智识资源,从中看到了友谊的三种不同形态:实用的友谊、互利互惠的友谊以及美德友谊。经过学者的发展,基础性友谊、亦敌亦友的友谊等其他形式的友谊逐一被提出。这对于我们去思考实务从业者和学术研究者的关系颇具意义。Irwin Epstein教授认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友谊,并基于互惠互利的友谊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德友谊。而实践研究实际上就被视为是一种互相欣赏的、良性的美德友谊。这一问题反映在研究中,可以使用临床数据挖掘或者其他定性的研究方法去产出可喜的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也是一项古老问题的追问:谁会从中受益?Irwin Epstein教授期待,我们不论是在研究中,还是在此次会议中,都保持对这一问题的敏感度,从而去进一步思考实务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立足于当下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现状,从历史脉络的梳理、中西方语境的对比入手,围绕社会工作实践研究议题展开他的报告。首先,王思斌教授讨论了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不同理解,具体区别了实践实务的关系,澄清了相关的理论意涵。他认为实践是强调反思性和相对关系的,而实践研究中主体和对象是统一在他们共同的实践之中的。其次,诸多定义和争论的背后反映了社会工作实践研究自身的开放性特点。在微观取向上,学术研究与实践发展呈现出了一种谱系结构。用一种开放视角下去看待实务界和学术界,实际上就是对研究者和合作者关系类型、合作方式的一系列思考。进一步地,王思斌教授将微观的实践扩展到中观和宏观的社会层面,提出了实践研究三角概念和一系列理论设问并最终回到社会工作的定义和专业使命本身,由此展望了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可能方向和未来图景

 

香港理工大学古学斌博士在评议中高度评价两位学者的发言,十分赞同Irwin Epstein教授对于研究中需要时刻思考谁是受益人这一观点,他认为亦敌亦友的概念更是提供了一个独特思辨的意义角度。古学斌博士也表示对王思斌教授有关实践研究中包容性、开放性的阐述的认同,肯定了对实践实务区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他看来,实践研究不能分裂为微观和宏观的二元框架,即使是聚焦于微观层面的研究也可能是在回应大的结构性问题。Practice” 是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来回修正的过程,是具有反思性和反身性的。这不单单是技术的操作性的实践,而是关注行动中的价值取向、权利关系以及行动者自身生命体验的变化。因此,实践研究里的实践,是一种反思性的、关注价值取向,去看见行动者自身生命的体验的变化的过程。

 

本次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国际对话线上研讨会根据讨论的不同焦点,分为五个子主题。其分别是: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知识论和方法基础、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分析范式、社会工作循证实践、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伦理文化敏感性以及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前三个主题的讨论在1127日展开,后两个主题的交流则在1128日中午正式完满拉下帷幕。

主题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知识论与方法基础由香港理工大学古学斌博士主持并评议,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ichael J.AUSTIN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的何国良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的郭伟和教授分别就各自的主题进行了发言。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ichael J. AUSTIN教授分享了过去25年来自己在加利福尼亚湾区进行的实践研究。首先他从实践研究定义的发展流变切入,结合美国案例和一些国际经验进行了分享;接着,他结合实践研究手册,展示了一系列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例子。Michael J. AUSTIN教授探讨了结构性文献回顾的流程,包括话题确定、类别选择、关键词设置、排除和纳入标准、寻求反馈等要素,这区别于系统文献回顾,并呈现出了更多合作的色彩;再次,他结合自己曾做过的研究,归纳了实践研究当中的基本元素与实践研究者的必备技能,如数据挖掘、分析、共享和组织沟通、寻访等。其中,互信关系的建立、信息检索、把握服务对象不同的需求和倾听、好奇心及促进自我倡导等都是很重要的环节;最后,他从大学和机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一项实践研究开展背后的机构支持。Michael J. AUSTIN教授十分期待基于此次会议的这个平台,能够进行更多的国际实践研究的合作,他表示未来将是更美好的图景。

 

 

 

香港理工大学的何国良博士探讨了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知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定义上,何国良博士指出了实践研究定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提出他的理解:Anything goes。这区别于传统实证主义立场、强调情境知识的诠释学等立场。通过对这些立场背后的知识论和方法论分析和批判,何国良博士探讨了不同范式中知识生产的途径和可能性。在这种对比和剖析中,他解释了什么东西都可以的意思,即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什么都应该去学,什么东西都应该去听听,我们需要一个共同创造的过程。

 

 

 

中央民族大学的郭伟和教授以反思性对话关系与实践性理解的知识转换为主题,探讨了如何把实践性理解变成一个可澄清的、阐明的、清晰的知识问题。他指出,现有相关专业实践研究大致可以分成两大范式:一是证据为本的专业实践研究及其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二是反思性的专业干预策略及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而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和澄清,实践转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便被抛出来了,这是一种更强调实践活动自身跟身体性的关联,以及背后所嵌入的更加宏大的社会的文化脉络及结构制度环境。借由对这一股理论脉络的梳理,郭伟和教授提出了这对于我们专业实践研究的启示:我们需要在本体论层面建立一种实践者跟研究者之间的真诚的对话性、反思性关系,进而需要把不可言明的、直觉性的、身体性的knowing how的知识转换成可言明的,条理化的知识,也进而把能够言明的变成我们自己身体的一种专业实践。

香港理工大学古学斌博士在评议中指出,Michael J.AUSTIN教授的发言中可以看到实践研究者是如何向实践者学习的,我们在其中实际上是经历着一种比较的、对话和反思的过程,而这也是在实践研究当中的意义所在。何国良博士的分享让我们知道实践研究内部的哲学多元性,并且持有不同的本体论和知识论的根基,就会产生对知识不一样的理解。古学斌博士特别提出,郭伟和教授对于反思性、实践性的理解非常重要,实践研究不能被简化,必须是思考一个知识生产的问题,做实践不等于做实践研究,有行动,也不等于是行动研究。

 

主题二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分析范式由北京大学邓锁博士主持并评议,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社会工作的Ilse JULKUNEN教授港专学院陈沃聪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的古学斌博士分别进行了发言。

 

 

 

Ilse JULKUNEN教授强调关系在实践研究中的重要性,从实践研究自身的特性出发,指出了关系何以产生、何以重要。结合自己研究项目展示出了实践研究流程中的互动性。而其中,对于拉锯点和发展点的处理,也是建立联系性,进一步维持服务性的合作的重要条件。具体而言,首先要对当前焦点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初步分析。其次,要参与有意义的问题并且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并要妥善处理其中的冲突,查明这些矛盾内在的逻辑和情感联系。最后,也可以在政治维度上也挖掘更广阔的关系性,从而在更大的外部网络当中构建一个共享成果的平台。

 

 

 

陈沃聪教授如何使用Theodore Schatzki的社会实践理论用作分析社会工作实践框架的初步建议进行了发言。首先,陈沃聪教授分享了他的选题缘由;随后,他对Theodore Schatzki教授进行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他分享了Theodore Schatzki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陈沃聪教授结合社会实践研究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在行为改变的领域,分析焦点应该放在实践本身,而不是实践者具体的行为,仅仅关注实践表现是不够的,实践研究还是需要看到实践作为一个实体去理解。在理解实践作为实体的时候,我们需要探讨专业共有、共享的实践观念和意义、知识、技能、材料、设施等要素;并且,活动所涉及的物质性和相应的实践是相互构成的这提醒我们对整个实践安排的组合给予同等的关注,以便我们能够更加理解实践。

 

 

 

古学斌博士的发言以从行动、探知,到理论建构为主题,回答了我们如何将我们的实践中获得来的知识和经验最终建立成一个实践的理论问题。以Hilary Bradbury所用的概念为基础古学斌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项目,将对行动行动的反思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探索了一些现实的解决方案。从最初的理念到理论,再到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指标的选用设计,从中间的过程的评估到最后的成效评估,古学斌博士以一个生动的时序分享、诸多精巧的设计和缜密的细节去构造出了立体的对行动研究的理解。

 

 

 

北京大学邓锁博士在评议中强调,Ilse JULKUNEN教授所聚焦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中的关系维度是十分重要的。实践研究需要在贴近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其中往往就涉及对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协调。陈沃聪教授的发言中所涉及 Schatzki实践本体论的观点对于我们思考突破微观-宏观的二元对立也有着很强的启发性。这一理论观点对于实践安排的强调,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找到微观实践和宏观的连接提供一个支点;古学斌博士的发言呈现出非常规范的行动研究书写的样貌,并深入了我们对于行动研究当中有关知识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创造知识和推动改变,就是这一种行动的理论和改变的理论,而这一过程不是分裂的,而是相互依赖、交融的关系

 

主题三社会工作循证实践由北京大学吴利娟博士主持并评议,来自英国约克大学的Martin WEBBER香港理工大学的卢希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的何雪松教授分别进行了发言。

 

 

 

Martin WEBBER教授以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中的干预:发展与评估为题,基于循证实践框架下,以一个过程性的视角,回顾了其研究的干预工具是如何发展形成的,以及具体执行过程当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障碍,包括了反思及可能改进的方向。整个项目中,Martin WEBBER教授结合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深刻诠释了如何寻找最好的证据的漫长征程。即便其中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对循证实践的进一步思考最后,Martin WEBBER教授希望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不同的领域和的项目当中,但这需要真正的实践者,他们能够理解这方面的落实背后的理念和知识,也能够在行动中很好地完成一系列项目和倡议。

 

 

 

卢希博士社会照顾成果研究:以创意研究设计提升社会服务质素为题,具体使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去关注了正念训练禅绕画这两种干预手法对于多动症的儿童及其家长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在研究方法上,卢希博士将随机对照实验(RCT)和临床资料勘探(CDM)进行了对比。在研究反思中,也提到了成果的得出和同社会工作者们的讨论是密不可分的,正是这些合作和反思带来了可喜的成效,这也是实践研究理念中要强调的所在。

 

 

 

何雪松教授围绕着回到实践的社会科学,探讨了社会工作的可能贡献。首先,何雪松教授以自身切身感悟出发,在其经验的叙述中逐渐浮现出当今社会中国发展所遭遇的困惑和问题的轮廓。由此,他提出了为什么要倡导回到实践:一方面,中国社会科学所面临的问题很多都是实践的问题;另一方面,实践和理论存在着张力和悖论的同时,实践自身也需要新的理论。因此,就需要有实践的社会科学,而这便是社会工作可能作出的贡献。何雪松教授认为,社会工作在中国语境里需要独特的专业定位和界定,但在当下,我们还需要注重成效的展示、过程的研究和理论的思考。而中国社会工作界也需要同国际交流和对话,从而去推动研究的高质量。而高质量的研究又能推动知识的生产,由此才能真正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知识化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北京大学吴利娟博士在评议环节中就三位发言人的话题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她特别关注到Martin WEBBER教授研究中产出成果的多样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并提出我们应该再继续去追问,如果很难找到所谓好的实践,那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吴利娟博士也提出了卢希博士使用的随机对照实验的适用性问题,是否某些特定的研究方法对有的议题适用,在有的领域并非如此。吴利娟博士强调了何雪松教授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研究者和从业人员的期待和愿景,实际上我们做的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反过来对于中国的社会科学界,是中国的学界会生产新的社会理论。而这个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照,是立足于中国实践的社会理论。

主题四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伦理文化敏感性港专学院陈沃聪教授主持并评议,来自斯特林大学Lena.Dominelle、资深社会工作者霍小玲博士、厦门大学童敏教授以及北京大学邓锁博士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研究。

 

 

 

Dominelle教授关注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道德面向与其中复杂身份的突显。她提出西方社会工作伦理长期以来主要基于康德的义务论原则,当下的专业伦理又将性别、环境正义及对边缘群体的影响等也包括进来。然而,不同的伦理原则之间也会产生冲突,伦理困境会随之而生,并且这一困境会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呈现甚至被放大。我们生活在超多元的社会里,其中有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声音。社会工作实践研究者需要倾听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意见,特别是要听见被边缘化群体的声音。因此,Dominelle教授多次强调多元身份的重要性,在道德社会工作实践中只有保持这样的敏感性,我们才能真正获得需要的知识

 

 

 

霍小玲博士以遮蔽或揭示:反思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原则为题,提出道德的考虑不仅仅是态度,也需要能力、知识和抉择,而遮蔽或揭示就是一种价值取向的选择。她以自己的儿童保护领域的实践经验去探讨了社会工作行动研究当中出现的张力和挑战。在康德伦理拓展到关系伦理的背景下,每一个在关系中的人都是需要被看见、被尊重的,而这种价值需要通过互动来建立一种联结的可能性。最开始即便会充斥着苦难和不理解,但在互动中,他们的角色会逐渐产生变化,最终生成一种真正的交流与互相承担的责任。

 

 

 

童敏教授结合自身的实务经历与理论思考,重新审视了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逻辑,提出了场景实践的概念。在我国国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转型过程中,社会工作作为一支重要的基层治理力量登场。这便突出了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实用性要求,这需要一种在居民生活中发现问题,又在生活中协助居民去应对的一种实践方式,即一种场景实践。在这个意义上,它将问题和处境化的应对能力勾连在一起,而问题本身又是实在性、生成性、涉及多主体的。因而对此的处理,需要人员协同、焦点协同、目标协同相结合的协同式实务研究。而在这种协同的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单位是项目。在项目当中,服务既和项目购买方、项目合作方及项目评估方能够建立起实务上的经验关联。

 

 

 

邓锁博士结合自身在陕西地区所开展的残障社会工作服务等一系列经验和反思,讨论了伦理关怀与社会工作实践的专业性建构问题。西方关于专业主义和专业性已有的一系列讨论,以及社会工作实践研究范式的兴起,对于我们回应当下我国社会工作者如何在实务中体现出他们独特的价值、知识和能力这一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以前忽略的伦理性的立场,更多去把握社会工作的关系性、关怀性和文化敏感性的内核;也要更加聚焦对于实践性知识生产过程,而不仅仅是狭义的知识本身的关切。这不但关联着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交代,也同样是对于我们知识生产的期待。

 

 

 

陈沃聪教授在评议中再次强调了Dominelle教授所提到的多元文化和边缘群体关注的重要性,并结合对自己对研究伦理的思考,提醒我们在道德的掩盖下可能对服务对象的潜在利用和伤害。他也十分赞同童敏教授对于实践的重视,厘清实践和研究的关系及其内在逻辑极具重要性和必要性。而霍小玲博士和邓锁博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社会工作伦理原则和关怀伦理,陈沃聪教授认为这一关注十分重要,在实践中与其追求伦理原则的日益细致和精准,不如思考如何让社会工作者更能作出负责任的专业行为。社会工作实践需要从任务为本的服务、项目,转向活生生的人。

 

主题五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由香港理工大学的何国良博士主持并评议,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费梅教授及其团队、贵州大学杨晶博士、云南大学高万红教授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马玉娜博士分别就自己的主题展开了讨论。

 

 

 

费梅教授及其团队以上海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为例探讨了积极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在通过展示上海社会工作参与戒毒人员社区康复的实践中,呈现出了如何进行研究的具体过程及思考。其中,重构生命意义对同伴教育来说非常重要,而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的发展对于社会康复的意义是密切关联的。而基于此之上的积极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就要关注戒毒人员的意义寻求与体验。在意义重建的过程当中,重视和激发戒毒人员的内在动机,是实现意义建构的起点。而意义重构的重要体现就是社会康复,这不仅仅包括戒毒者自身的社会功能的康复,也包括整个社会对于他们的尊重和认同。

 

 

 

杨晶博士分享了基于血友病患儿及其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实务研究,她从血友病的简要介绍和血友病患儿生活处境的揭示出发,为我们展现了他们研究开始的起点和挑战。她通过阶段式的经验分析和行动反思的交织式呈现,向大家清晰地表达了拐点的存在和意义,以及其中社会工作者角色的转变。在整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能动的主体,服务对象也是积极的行动者,而不是被动的客体。两者间所孕育的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而这也才是具有人文关怀的行动研究、实践研究的真正开始。

 

 

 

云南大学高万红教授分享了提升本科生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实践研究。她从与既往理论的对话中,厘清了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社会工作本科生的培养体系。她认为,应首先通过行动研究来提升专业能力,强调学生为本、教师协同。其次,应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为要点,体现立德树人。还应通过一些教学活动,特别是学生小组学习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跳脱情境的反思性契机,从而提升其专业反思能力。最后,调整教师的观念也十分重要,要走近学生的生活世界,突破传统角色。不过,这对教师的素质以及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怎样做到精准施教,可能是未来我们高等教育很长时间要走的路。

 

 

 

马玉娜博士以让土地拥抱家庭——北京绿色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分享为题,分享了其在北京开展的绿色教育行动研究案例。在生态环境现状的陈述和危机的探讨中,马玉娜博士逐步呈现出了这一研究的目标、理念和大致轮廓。而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团队共同的反思对话过程,它生成于多主体的共同的行动中。而这不但是实践研究内涵的彰显,也是一种教育方式的改变。它不同于以往知识为本的教育方式,而是一种实践为本的导向,也同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理念一脉相承。

 

 

 

何国良博士在评议中指出了四位讲者在各自研究中呈现出的不同角色,这些角色或是协同的,或是参与式的,为我们理解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思考。而未来如何,这还更待进一步探讨。

 

1128日中午12时许,历时一日半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国际对话线上研讨会落下帷幕,闭幕式由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联合主任马凤芝教授主持、香港理工大学古学斌博士总结。

 

 

 

古学斌博士指出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大环境脉络分析问题是有必要的,而其中除了成就和挑战外,实则还涉及到一系列社会工作专业的迷思和误区。一方面是实践智慧的神秘化、个人化论述,另一方面是对一线社会工作者独特知识难以辨识、归纳的精英视角的偏见。因此,实践研究正是对这种专业内部迷失和困惑的回应,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虽然实践研究内部有着多元的形态和意涵,但任何实践研究都是要处理关系的。我们需要处理关系的转化,也需要考虑其中的权力运作。我们要把握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独特声音。这就好比牧羊人一样,每只羊有着不同颜色的毛发,正如我们的案主有着多元的独特背景,他需要每天与羊同行,正如我们和服务对象彼此的照顾和取暖。这是一个互惠友爱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干瘪的技术性过程。最后,古学斌博士高度评价了这次会议所带来的共享和共鸣和意义,并呼吁我们一齐通过实践研究去探索属于我们社会工作很不一样的知识,也从而打开一个很精彩的不一样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天地。

 

 

 

马凤芝教授代表会议组织各方,感谢参会的所有朋友,她指出,这次的会议有3400多位朋友在线参加,反响热烈,反映出社会工作专业的自觉,也反映出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任务和挑战--以对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来建构发展紧贴时代发展脉络的、切实回应新发展阶段需要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方法体系,实现专业的社会功能,实现专业的社会承诺,实现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目标,达到提升个人、家庭和社会福祉的目的,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社会工作专业的贡献。这次会议是个开始,今后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联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还会继续举办相关的会议和培训,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与国内和国际社会工作界共同努力,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全人类福祉的提升。

在本次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国际对话线上研讨会中,网络和技术提供了跨越时间、空间的便利,也提供了跨文化的交流空间与平台。短短两日,群贤备至、东西辉映,知行相生、学相长。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推动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未来更高质量发展,以研究服务国家,贡献社会,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