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与通知
事件与通知

2016秋季学期第一讲午间学术报告会举行


 

1014中午12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新学期午间学术报告会系列活动在理科五号楼201教室拉开帷幕。本次报告会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第一邀请社会学系的孙飞宇副教授其自2008开始的对“关于弗洛伊德标准版英译本的知识社会学研究”相关学术内容进行展示和互动交流。本次学术报告会由系副主任周飞舟教授主持,近百名教授、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这次报告会。


C:\Users\lenovo\Desktop\10000.gif

孙飞宇老师首先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相关著的德文与标准版英译本用词细节上的差异对比展开,揭示了后者在翻译上有意将前者的相关核心概念打散和拆分,使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过于惊世骇俗的观点理性化科学化孙老师认为,一方面标准版英译本所展现的这些变动本身可能就是对精神分析理论一个很好例证,人类文明对欲望的压抑和掩饰另一方面英译本在作者不易被世俗接受的思想和读者大众之间提供了理性化的缓冲,使精神分析理论得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孙老师指出,对于翻译问题,不能仅从译者斯特拉齐夫妇本身主张或他们受恩斯特·琼斯的影响等角度来解释,更要将其与精神分析的传播发展共同放置到一个更大的历史社会背景中去理解。老师以同情和理解重新审视原译者处境这更新人们对原有译者的认识和固有印象

约70分钟富有深度的演讲后,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前来参加报告会的众多老师和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观点和相关问题与孙老师展开融洽而热烈的讨论。孙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耐心回答同学老师们的问题,并且频频记下值得深思的观点秉承学术的谨慎与敬畏,又不失学者风范。热烈的掌声中,报告会圆满结束。

从灵魂到心理的转变, 英译本见证了精神分析知识理性化的过程,见证了传播者将其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努力,也最终见证了精神分析在心理学领域逐渐被埋葬的事实。同样,身处学科制度化框架下的社会学,思考如何在现代性之中反思自身,寻找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也是社会学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