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与通知
事件与通知

纪要|“社会理论与本土经验”学术研讨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学一百年来的历程,始终在中国与西方、历史与现实、理论与经验的多维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发展道路。

进一步反思和阐明社会理论和本土经验间的关联,514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学术月刊》编辑部共同主办社会理论与本土经验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院校机构的与会学者,就议题发表了精彩的讲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研讨会海报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孙飞宇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学术月刊》总编辑金福林分别致开幕词。

周飞舟教授代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术月刊》编辑部以及参会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欢迎。他指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继承了燕京学派的学术传统,走出了一条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社会学中国化道路。在此基础上,近十年来研究者们倡导将历史维度引入社会学,并涌现了一批以历史视角反观中国社会史、革命史和当代社会现象的研究。这些研究逐步确立了一个中国本位的立场,把西方理论中国传统和田野经验要素结合起来,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工具。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接续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既要坚持这种理论、历史和田野的高度结合,需要有一种中国本位的文化自觉意识仰赖社会学界各位同仁的精诚合作。最后,周飞舟教授对《学术月刊》再次表示了诚挚感谢,并对双方开展长期友好的学术合作表达了期待和美好祝愿。

 

 

2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致辞

 

金福林总编辑先简要向参加研讨会的老师同学介绍了《学术月刊》的创刊历史、理论旨趣和栏目设置,并表达了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展开长期合作的期待。他表示,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中,学术期刊正在做出自己的切实努力。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月刊》希望以研讨会策划选题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服务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最后,金福林总编辑对研讨会的讨论成果表示期待,对参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帮助筹备此次研讨会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诸位老师同学表示了衷心感谢。

 

 

3《学术月刊》总编辑金福林致辞

 

研讨会第一单元由《学术月刊》的朱颖编辑主持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谢立中教授从默顿的中层理论研究范式出发,讨论了中国社会理论在理论研究中的定位和重要性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冯仕政教授梳理了社会学知识生产的原理和结构,强调中国社会学应当落山、落草、要落地,要致力于建设长在泥土里的社会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渠敬东教授指出,理论研究是经验研究的应有之义,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本身就含有中国的文明源流和接续构造西学的结果我们应当突破重复性的经验印证,不断扩展研究边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熊春文教授农业社会学在美国发展历史出发,讨论了农业社会学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及当代城乡发展格局间的关联。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赵丙祥教授评议了四位的报告。

下半场发言的位学者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王楠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闻翔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李英飞副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陈涛副研究员,讨论社会学作为一门舶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史、接受史和传播史,回顾和展望艺术社会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和建设道路,分享了对涂尔干的宗教研究和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新思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冯仕政教授评议了四位的报告。

 

 

4: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的第二单元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谢立中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周飞舟教授从潘光旦先生的位育论出发,反思了部分社会学研究只见社会不见人的问题,并对实现的研究的可能路径展开了方法论层面的讨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应星教授指出,历史维度在今天社会学的主流研究格局中处在边缘位置,使得部分经验研究单薄无力。我们应当把历史作为独立而必要的一元,塑造理论、方法、经验和历史的四元格局。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赵丙祥教授梳理了蒙文通先生神话学研究对于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使用、借鉴和转化,指出蒙氏的真正出发点是中国传统经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孙飞宇副教授当代青年学生的焦虑心态为关怀,他指出,中国思想传统中很难寻找到青年的主体位置,与中国文明太成熟特征有关,然而现实提醒学界应当对青年的心态研究给予关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田耕副教授讨论了从一战到二战,社会学民族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转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熊春文教授评议了五位的报告。

下半场发言的位学者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孟庆延副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凌鹏助理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安文研讲师、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吴柳财讲师和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秦鹏飞助理研究员,他们分别分享了对民情和思潮、双轨制、代际关系、父子伦理和祭礼等研究领域的新发现,对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社会史研究、家庭研究和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推进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应星教授评议了五位的报告。

下午5时左右,此次研讨会在激烈的讨论和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5:研讨会合影

 

(文字: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