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事务 > 新闻动态

踏野寻梦 | 社会学系云南罗平思政实践团调研纪实(一)

云南罗平思政实践团调研纪实(一)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经过前期意向征集与理论培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7名同学(另有6名同学因疫情原因采取线上形式)在老师与助教的带领下前往素有滇东门户滇黔锁钥鸡鸣三省之称的云南罗平,拉开了2022年社会学系思政实践课程的帷幕。

 

行程

714日,线下参与的同学陆续抵达云南昆明,入住酒店。当晚,云南罗平思政实践课程团队于酒店大堂举行了第一次见面会。老师们在确定人员到达情况之后,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罗平县与板桥镇的概况,并宣布整体调研主题任务与次日行程安排。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刘爱玉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过往的调研经验,结合既往调研案例,重点向同学们讲授了入户访谈时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同时,刘老师也就调研过程中的纪律、礼仪等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充分展示北大和北大社会学的风采。听完了老师们对既往经验的分享,初来乍到的同学们对即将到来的调研充满憧憬与期待。

 

图片

 

图片

 

15日早晨,在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师生的带领下,云南罗平思政实践课程团队前往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伴随讲解人员耐心细致的介绍,同学们追忆起那段弦歌不辍的坎坷岁月。无论是铁皮屋顶、茅草教室的简陋艰苦,还是四烈士墓、联大纪念碑的庄严肃穆,无一不向世人展示着在炮火纷飞、物质匮乏的年代,联大师生曾如何为理想奋斗。这一乱世中的奇迹激励着团队师生学习先辈刚毅卓的精神与对知识纯粹的向往。

 

云南·罗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后,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颠簸,思政实践课程团队终于抵达本次调研的目的地——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的罗平县。当晚,团队举行了参访西南联大博物馆主题团日活动。首先,社会学系团委书记周伟以之前参访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时的深切触动为切入点,跟大家分享了面对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应当作哪些思考和自省。一件件满是历史痕迹的实物史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无不展现了革命先辈的不畏艰辛、视死如归的精神,希望大家参观遗址以后,能传承先辈精神,承担时代使命,真正把历史事实化为现实动力。随后,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了本次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的感想与反思,许下了以今日之行动致敬先辈的心愿。

 

感想

1

从各位伟大的先辈们的事迹中感受到了对于知识的热爱,他们在艰苦的条件、危险的背景下,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求学之路,为中国人民在1949年后站起来提供了人才支持。艰苦是一种磨练人的手段,这个时代需要我们青年主动寻求阻力磨砺自己。

——曲宗

2

我感受到了先辈们对于知识的热爱,他们是有着崇高理想、有着极高的思想觉悟的青年,并深刻反省了当下安逸的生活是否消磨了我们的责任感和思想觉悟。在西南联大学生的毕业照上,校长、教师的夫人还有一些非教员的妻子都有出现,这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开放的氛围,从中也能读出联大毕业生对为祖国奉献的渴望、对抗战胜利的期待。

——王雨露

3

我愿用纯粹一词来概括先辈们的品格。首先是纯粹的求学精神。他们以学术为业,沉浸在知识之中,淡泊名利,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次是纯粹的青年热血。他们是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为中国发声、努力奋斗,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我曾经阅读过西南联大的同学录,感受到了当时西南联大的学生和我们一样,都是活生生的青年,有着共同的情感,也会喜怒哀乐,我们同样也可以成为像西南联大前辈们一样的人。

——曾晓莹

 

4

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去珍惜先辈们的奋斗成果。历史不仅仅只是印在纸上的文本,而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环境,我们在回溯过往,追忆先辈的同时,更应当把握好当下,走好今天的路。

——杨子瑞

 

接下来,调研团队进行了主题为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读书讨论会。读书会上,各组代表表达了本组成员对于文献的理解与思考,并结合本次调研提出自己的问题,指导老师与助教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了点拨与指导。刘爱玉老师对各组发言给出高度赞赏,认为大家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制度认识、文化思考,并勉励即将真正走向田野的大家,要抓住理论与实践对接这一重中之重。

 

图片

 

图片

 

本次实践中,云南罗平思政实践课程团队将聚焦乡村产业,关注疫情影响下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对接与转变,在祖国田野的大舞台上,践行社会学人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初心与使命。时代的责任,现实的关切,社会学系青年的脚步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