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庆 > 先声

费孝通 | 《亲迎婚俗之研究》后记

编者按

在《亲迎婚俗之研究》的正文后,刚刚本科毕业的费孝通先生写作了一篇长长的后记,详细论述了写作该文的历程,所得到的师友帮助,以及自己的体会与心得。从中,我们能看到吴文藻、顾颉刚、潘光旦、王佩铮、派克和史禄国等先生对费先生的谆谆教诲,看到当时跨学科、跨学校、甚至跨国间学术交流的活泼与热烈,并深切体会到当时老一辈学者对于后学的关爱与教导。

另一方面,从后记中更能看到费先生自身的艰难探索,看到他在不断努力地推进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理解。正如费先生所言,该研究并非一帆风顺,本文之作,已历三载。易稿凡五,每一次易稿,都是费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一次挫折与困顿,同时更是他在学术思考上的一次推进与深入。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能够给作者带来如此多艰难与收获,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值得今日的我们深思。

最后,费先生特别指出中国乃是一个文明社会,拥有悠久的文化与历史,与美洲初民社会之情形不同。作为文明社会,中国的文化与民族混而为一,因此文化区域的核心不是中心和边缘,而是民族单位内部的文化亚区。研究此种社会中的文化状态及其变迁,历史方法实是不可或缺。这一理解已经预示着,在费先生未来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有一条关键的历史线索隐伏其中。对于我们理解费先生的学术以及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这一点都有着重要意义。

 

图片

费孝通《亲迎婚俗之研究》之后记首页。图片源自:燕京大学毕业论文数据库。

 

亲迎婚俗之研究·后记

费孝通

 

本文之作,已历三载。易稿凡五。每稿成,辄自喜,谓可结束成文矣。然未阅旬日,取稿复读,已不意。寻而因书籍之激发,师友之启导,疑问丛生。于是不得不废稿重论。稿屡易,而不意处亦愈增。欲求了解一极小之风俗,其难犹若是,论文化者,当知所慎矣。本文若有可取者,必不在其对于所提问题之有何论断;惟在其能表示企图了解中国文化者之尝试而已。因作后记,叙尝试之经过。

十九年冬,从吴文藻先生读人类学。受美国人类学家卫斯兰(Clark Wissler)及克乐盘(A. L. Kroeber)等文化区域概念及地理方法之影响,深觉吾人之中国文化或未必若普通所想像之统一匀净。作者系江苏吴江人,就学北平,所见两地住宅建筑方式,颇有不同之点。因思此文化区域概念,或可应用于中国文化结构之研究。读孙本文先生《社会的文化基础》(十八年世界书局)亦谓:

就中国国内文化而言,似乎也可以根据文化特质的异同,而别为若干文化区域。我们相信全国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虽大体相同,而因地方环境和历史事实的分布而明文化区域划分的状况。(上引书八十九页)

所谓文化区域孙氏曰:

文化方式常有其地理上分布的关系,大概文化特质的分布决不是散漫毫无归束的。他常常是有集中结合的趋势。所以属于同一文化方式的社会,往往属于同一的地理区域。因此文化方式与地理区域常有密切关系。凡关于同一文化方式的地理区域,通常称为文化区域。(The Culture Area,上引书八十三至八十四)

 

图片

 卫斯兰(Clark Wissler)。图片源自:Embryo Project Encyclopedia 1921)。

 

考文化区域之概念,可溯源于德国学者巴斯堂(Adolph Bastian)之地理省区(Geographical Province概念。巴氏认为人类根本实在相同,被称此相同者为Elementargedenken。但因地理及历史环境之不同,各地各时人民所表示之文化,不能无异。此相同之Elementargedenken因时空之不同遂成为相异之Völkergedenken。氏卒,继起无人,地理省区概念亦未见发挥。

美国鲍亚士(Franz Boas)出,文化区域始概念大昌。鲍氏之发生此概念,并非传授于巴氏之理论。彼为博物院之执事时,欲将各地搜集所有美洲土人之物件,加以分类,以利陈列。分类之结果,发现文化特质相似者,地理亦相近接。易言之,即属于同一文化方式的社会,往往属于同一的地理区域是也。于是经验上获得文化区域之概念矣。卫斯兰承其,依其文化之异同,划北美土人之区域为九。文化区域概念始充分应用于文化研究。

作者虽欲应用此概念以研究中国文化之结构,但方法上极感困难。盖文化区域之划分,须首由特质区域之划分入手。所谓特质区域,即文化特质在地理上分布之区域是也。但吾人果选何种文化特质作为研究之入手乎?更从何处可得各地调查材料,足供吾人作此研究乎?

时顾颉刚先生发表《研究地方志的计划》一文于《社会问题季刊》(一卷,四期,燕京大学出版),作者之难题始获解决。地方志所有之缺点,于本文中业已述及,但大致尚可作吾人初步研究之用。至于以亲迎为研究之对象者,惟取其在各志中之记载较为详备者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并不居重要地位之风俗,其地理分布或许与现有之文化区域不甚相合;然亦有其长处:,已失重要功能之文化特质,传播不易,故能保存以前文化区域之状态,借以明示现有文化状态形成之经过;二,且因其带有特殊性质,各地变异较少,有、无、同、异,易于分辨。此种长处,实非研究之初所及料也。

题既定,遂应用燕京大学图书馆所藏之地方志,凡有关于亲迎之记载,或有或无,悉数摘录。但以所得不多,积半年犹不足将中原亲迎区之大概界限加以分划。然亲迎婚俗确形成区域并不散漫无序之事实,则已证明矣。

 

是暑南归,道出沪上。将原稿改作,就教于潘光旦先生。蒙潘光旦先生亟诚指导,并提出移民与零星亲迎区之关系。并出示记载客家婚俗之《崇正同人系谱》,及汇集普通婚礼之《婚礼通考》(曹庭栋著)。前书谓客家曾有此俗,近已不行;后书引吴自牧《梦粱录》所述杭州婚俗有亲迎二字,当时亦认为杭州于宋代曾有此俗之证。

 

图片

《梦粱录》(知斋丛书本)序言页书影。图片源自:中国基本古籍库(爱如生)。

 

回苏王佩铮先生。王师谓《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考》乃诸府志之汇刻,可用以补地方志之不足。又承指示记载历代婚礼之书籍目录。并出《梦粱录》原书,以证曹庭栋之摘引。适因是册佚失,未获校正。后于东吴大学母校图书馆查得,(《知不足斋丛书》,二十八卷上),统观全文,虽用亲迎二字,但未见婿至女家之记载,故不敢据以为亲迎之证。

、王二先生之启导,已由是俗之地理分布之问题,进入现有分布状态形成经过之历史问题矣。时已入秋,返校未几,染伤寒,辍学者半载,原稿搁置者久矣。

二十一年春,从吴师读人类学各家学说,得闻英国功能学派之说,深获于心。深觉文化传播现象,实不若传播学派所想像之简易。文化之生存,必待于人之应用;而人之取舍,又受制于其习惯及天性。习惯乃造成于其固有之文化环境,天性亦因文化环境之不同而易其发表之方式。故欲一人接受新文化,此新文化必须有相当功能满足其天性之要求,又须不与固有环境相冲突,故文化传播实有种种限制。文化特质不能任意传播,因而引成区域。于是作者有采取其观照以解释亲迎区域分布现象之意,然未果行也。

暑因仲兄养病关之潜庐。驰往伴读。墙短帆现,山青可喜。每于夕阳时节,依阳山之影,徘徊于废关古壘间,各将平日所得,畅谈无禁。于是出亲迎旧稿相质,促早改作。遂赴苏寓东吴母校,尽三日夜,尽录《古今图书集成》有关亲迎之文而归。复得关民众图书馆所藏《万有文库》之助,得将分布图及发展历史之一部,重行整理改作。当时发生二问题:此俗若系周俗,何故今之山东为亲迎区,山西、陕西及多属半亲迎区?二,若以移民解释亲迎婚俗区域改变之经过,何故半亲迎区多属士大夫通行而平民不行,风俗与身分之关系何由而成?时适从事迻译范白论之《有闲阶级论》(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因而会悟亲迎婚俗之功能,在半亲迎区者,即在其可借以表现社会身分,故有惟士大夫行之现象。而此种功能实有其历史之背境,易言之即在亲迎婚俗与儒家之关系,及儒家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之二历史事实是也。此说是否有当,犹待半亲迎区中之读者予以校正也。

秋返北平,将假中所得之问题,逐一参考推究。派克教授(Prof. Park)来华。有社会研究指导之讨论一班,作者遂以此稿报告。蒙诸师长及同学批评与鼓励,修正与起发之处极多。同时得吴师介绍将英译稿寄呈清华史禄国教授。史教授函约讨论,届时,将全文各点一一加以批评与指导。于黄昏时起,至深夜始别。其和蔼与好学之精神,给予作者之印像当何深也。讨论之结果除修正之处外,增《亲迎区域及社会限制》一章。未几,又蒙顾颉刚先生允予校阅修改。至二十年春稿始成今形。至此已五易稿矣。

 

图片

派克教授(1864-1944Robert E. Park)。图片源自:Wikipedia

 

文成,回思最初起稿时所念念不忘文化区域概念觉有应加以诠释之处。考美国人类学家所谓文化区域俱应用于初民社会,虽谓文明社会亦可划分文化区域,但迄未有尝试者。作者初未注意此点。意欲依据彼等之理论全盘应用于中国文化研究。终而发现有未能通用之处。玆略述所见于此。

人类学家所谓文化区域,乃指一群文化相类似之部落所居之地域而言。各部落文化之所以相同,或出于部落之分支,或出于一二势力强大之部落,将其文化加以传播之故。是以一文化区域有其中心可见。文化区域中各部落文化上虽有相同,但文化之相似此未足消灭各部落心理上独立之鸿沟,易言之,各部落仍保持其为独立之民族单位。因之对于邻近部落共有之文化特质并无民族意识之附会,无固执之意向。故文化特质之传播几全出于机械方式。离传播中心愈远者相似之文化特质为数愈少。故卫斯兰认为由相似特质数目之统计可以发现文化区域之中心至边际之层次。此种层次,可以同心圆加以表示。文化中心与文化边际等概念实不能应用于亲迎婚俗之研究中。考其故,一言以蔽之,中国乃文明社会,与美洲初民社会之情形不同是也。

文明社会与初民社会最大不同之一乃在民族单位之扩大。文明社会一国常成一民族单位,所占地域之广大,数百千倍于初民部落。在文明社会中部落过小,无文化内部变异之可言。吾人所注意者,乃诸部落文化相似所形成之区域,即人类学所谓文化区域是也。在文明社会中若亦依文化相同以求区域,则全世界因交通日便,将成为文化区域矣。故吾人所注意者,乃在民族国家之文化的内部变异所行成之区域,亲迎区域即其例也。

以诸民族单位间之相似而分划之区域,与以一民族单位内之相异而分划之区域,虽俱可称为文化区域,然其性质自不易尽同。相异之中心原因乃在民族意识之表现与否。在前者性质之文化区域中,相似之文化并非民族之标,因其系与异族所公有,故无民族意识附着。在后者性质之文化区域中,文化与民族混而为一,故在民族压迫紧张之边境,文化特质常极发达,甚至中心业已消失者仍遗留于边境。亲迎在云南及广西等移民间已呈此种现象。但因材料不足,未将此意列入正文,犹须待日后之研究。

犹有一点应加注意者,即有悠久文化历史之社会,其文化状态之形成决非纯系由一不变动之中心向四周传播之方式。非但占重要文化势力之地点时有变动,而且形成方式多属辐辏。故变异状态决不易由同心圆之层次为之表示,而多属不规则之区域。此等区域实由其特殊之历史所造成,故各地不同。研究此等区域非但为明暸一文化结构所必需,且足以因此发现其文化之历史。亲迎婚俗之研究,虽无良好之结果,但此种研究之重要实已显明。

或谓本文乃历史之叙述,作者应之曰然。一切文化及社会状态无不有其形成之经过。形成之经过不明即无从知何以有此状态之存在。历史方法实为研究文化状态及其变迁所必需者也。然中国所有关于历史之记载,多断烂朝报,个人传状;文化状态之叙述,零碎片段而已。故苟有欲明中国文化之心,无不立觉历史知识之缺乏。作者草此文时,无刻不为深恐所据不实之感情所袭。虽屡经改作,但其结论即作者本人亦不敢坚信。

然另一方面,作者常引以自慰者,即本文所用之地理方法及比较方法,苟能详尽而善用,或能有助于历史研究之不足。近年来中国历史界中辨伪古之风特甚,此固汉学与西洋科学接触后必然之结果,其有功于史学,固无待言。但其影响所及,常使一般非历史专家,茫然不知所从,其他学科有需历史材料,亦莫知所指。重订历史之需要日极,辨伪者无以应此需要,于是所谓□□论者乘虚以十九世纪西洋之社会进化论剽窃成章,虚构史蹟。旧伪未去新伪又生。故今日之史家,实不能不早谋正面之建设工作。本文之作,若能于方法上有助于此种工作,则作者浅之讥,亦得所偿矣。

 

图片

费孝通夫妇与潘光旦、吴文藻。图片源自:《老来依然一书生》(群言出版社,2004)。

 

最后,作者愿致谢一切直接或间接赐教之师长亲友,而尤以吴文藻先生为最。作者每有所得,必趋就正;每成一稿,必为指正;其谆谆不倦,循循善诱之情,尤为作者所不敢忘也。

 

文字编辑:宋丹

推送编辑:王年廉、周芯宇

审核:凌鹏

文字整理自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亲迎婚俗之研究》,为方便阅读,繁体均转化为了简体,标点有适当修改,段落亦重新划分。在此基础上,尽量尊重历史文献原貌,所有的修改不损害原意、不改变原文风格、不破坏时代通行表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