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庆 > 先声

杜含英 | 歌谣中的河北民间社会

编者按

杜含英,又名杜若,女,山西人,燕大学号w350811935年进入燕京大学研究院法科研究所社会学系学习,1939年学士毕业。

杜含英在燕大就读期间,曾以中共地下党员的身份,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193512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游行,即一二·学生运动。在一二·之后,燕京大学成立了一二·九文艺社的文艺组织,杜含英是其中的骨干成员。历史学家程应鏐回忆称杜若英当时是以左联(即左翼作家联盟)成员的身份加入文艺社,并担任组长,很严肃

杜含英于193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燕大党支部委员、燕大左联党支部书记和民先小队长(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民先队。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她和一些民先队员商量,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虽然不能像一二·时那样轰轰烈烈地活动,但可以进行一些比较隐蔽的斗争。于是她与一些民先队员建立了联系,并把一批民先队员组织起来。她如此回忆当时的情境:

当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的头两年,我仍然在燕京大学继续着学业。虽然侵略者的势力暂时还没有到达校园之内,但整个北京的空气是恐怖的,燕园的空气也是低沉的。但是过了不多久,同学中一些没有走掉的民先队员,就秘密地串连起来,逐渐地有新考进学校的、以及由外校转学而来的民先队员也互相沟通了。并且还和城里的民先总部取得了联系。为了活动方便,于是我去找夏仁德先生。他慨然允诺我们在他家聚会,一如既往。

1938年春,北平地下党城委派人来和杜含英联系,通过她来领导燕大民先。她在校期间,积极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籍、讨论时事,发起校内捐款,支援解放区。

据党史记载,“1939年夏天,杜若毕业后,就由进步的外籍女传教士凯瑟林·霍尔(中文名叫何明清)带领,从曲阳县境进入晋察冀边区,投入了新的战斗生活。她在延安期间还曾担任妇女联合会的秘书长,负责开展抗日战争时期敌后的妇女工作。新中国建立后,杜含英担任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统战部副部长。

 

图片

《歌谣中的河北民间社会》论文封面。

 

本文为杜含英1939年学士毕业论文的节选。杜含英师从杨1901-1998)先生。19371941年,杨教授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授社区研究等课程,并亲自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民族学的调查研究,杨教授特别强调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主张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社会体察。杜含英在文中指出,此篇学士论文正是受到杨先生方法论和实地调查的指导。杨先生曾师从著名社会学家、汉学家葛兰言,此文的研究也受到葛兰言《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一书的重要影响,但是将研究时代转换到当代,通过对歌谣的分析,探究河北的民间社会。

杜含英的学士论文采取文本研究的方式,以清末到当时论文写作时间为研究时段,对雪如女士的《北平歌谣》正续两集、定县平教会平民文学部编《歌谣选》、北大出版歌谣周刊自四十九至九十六号为研究资料,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探究作为民间产物的歌谣是如何刻画包括都市下层阶级和广大乡村民的民间生活。本文节选论文的第二章,以歌谣所反映的家庭生活为分析单位,认为家庭生活是特定历史时间段社会生活的直观反映。节选内容不仅对家庭横向轴心夫妻关系中的夫妻间日常行为进行详尽描述,从歌谣的文本刻画中凝练出夫妻间的相爱互动、经济互动,以及相处模式;也细致研究了作为纵向轴心的亲子关系,具体包括母女关系、父女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而且因为歌谣的特殊性质,生动地描述出各种关系中的微妙张力,为读者全方位呈现了从清末到民国二十几年间民间家庭社会的微观图景。

最后,杜含英对家庭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家庭是作为职业的单位和经济单元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整篇文章中可以见得在当时所处研究时段中河北地区家庭内部关系,及家庭与社会间的关系。

 

歌谣中的河北民间社会

杜含英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歌谣中的家庭生活

第三章 歌谣中的婚姻状况
第四章 歌谣中的教育信仰和娱乐

第五章 歌谣中的几种人的生活

第六章 结论

图片

这篇论文是由社会学的观点出发,用歌谣为题材,加以社会学的解释,再佐以实际社会情形,从而窥探民间社会生活。

英国民俗学者班思(C.S. Burne)女士说:歌谣是一种方面繁多而无隙不入的人类表情的方式,这句话说的并不过分。歌谣是民间知识经验的蕴藏库,是民间发泄其喜乐哀怒等情绪的方式,它含有民间的玄想和希求。不过,惟其如此,其描述不免有夸张失实,滑稽过分之处,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应用这些材料时,不能不以审慎的态度,详细检别,再证以实际事实。这是社会学者和文艺学者,对歌谣研究态度的不同处。

 

图片

班思女士(C.S.Burne)所著《民俗学手册》。

 

换言之,就是我们对于歌谣,不要过分认真,像相信数学公式一样,以为歌谣中的每一句,甚至于每一字,都含有一定的事实。因为歌谣同时是一部民间艺术产品,有时因了音节的调协,或语调的顺适,往往有不符事实及无意义的语句,假如我们以理智的科学的观点去责难它,则未免又贻笑于文学家。这一点,希望社会学者和民俗学者注意。

本文的范围,在地域上,只限于河北一省,但若遇材料缺乏时,可借用北方其他省份的来补充;因北方数省的民间社会生活,相去无几,歌谣的流动性大而性质内容的变化较小。从歌谣的风格和体裁看来,北方歌谣偏于写实和叙事,内容多是描写家庭,婚姻及妇女生活等,这正合乎我们需要的标准。不过因了易于着手研究起见,缩小地理范围,以河北一省为限。

在时间方面,我们权以清末到现在为研究阶段。虽然收到的歌谣中,有许多是清末以前的,但因歌谣是生活的反映,既然这些歌谣被保留下来,它们就和这一阶段的生活有密切关系。所以也把它们算作这一时期的歌谣来研究。歌谣是民间的产物,我们研究的对象,自然就是民间生活,包括都市中的下层阶级,和广大的乡村民众的生活。

这里所用的材料,多半引自雪如女士的《北平歌谣》正续两集,定县平教会平民文学部编《歌谣选》,北大出版的歌谣周刊,自四十九至九十六号。(四十九号以前不易获得,故未参考),尤其是复刊后二,三两卷,还有散见于各报章杂志上关于歌谣和歌谣理论的记载。详细情形,请参看每章后的附注。

本文所引歌谣中,土语俗字下之小字注解、除已申明引用原注外,如有错误,概由作者负责。作者能力有限,致有许多语字,仍未能给以解释,只好请有识读者,自己领会,如蒙赐教,更为欢迎。

本文之写成,多赖杨师之指导与督促,特在此致谢忱。

 

图片

,中国当代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

图片

家庭在农业社会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举凡一切经济,政治,婚姻,教育,职业,信仰及娱乐等,莫不以之为活动中心。故欲了解其社会生活,必先了解其家庭生活。

河北民间,现在尚残留在农业社会状态中。虽然近数十年来,也曾受到东西洋工商品的侵入,和西洋文化的熏染,致社会上起了局部的变化,但城市中的下层社会,和大部分的乡村人民,仍然守着农业社会生活的规范。因之,要研究河北的民间生活,不能不先研究他们的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的特征,在家庭中各份子间的相互关系中,表现的最为明确,为研究方便起见,我们就从这方面下手。

第一节 夫妻关系

 夫与妻是构成家庭的主要分子,从他们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家庭生活的大半。

大柿子,长的红,谁的女婿谁不疼。

白水梨,挑街卖,谁的媳妇谁不爱。

——通行北平

这是说,在原则上,在理论上,夫妻相亲相爱是极自然极合理的。

小喜小喜生的俏,二七赶了个梅花庙,买个羊肉包子袖筒里藏。

一进门,把头低,叫了一声喜子我的妻。

给你包子压压饿,大嘴马牙赶忙吃,大姑小姑看见了的!

——通行河北藁城

这是夫妻相爱在行动上的表示。同时这里又供给我们另一种家庭现象,就是作妻子的,平常大约不敢吃饱饭,丈夫在庙会时,替她买食物,怕被父母看见,所以藏在袖筒中;又怕被姊妹看见,于是又低声告诉她快吃。这寥寥数语的歌谣,绘去了一幅复杂的家庭像。

以上所说的夫妻间的情形,并不常常如此,也不是家家如此,另一些歌谣,要告诉我们不同的事实。

小二哥,吃饭多,人来了,盖上锅;人走了,打老婆。

打的老婆攒灶火。

——通行河北保定

又:

羊粪蛋儿,着脚搓,你是弟来我是哥。

装壶酒儿咱俩喝,喝的醉的,家去打老婆;打得老婆跳窗户,窗户有空儿,打的老婆跳瓮儿,瓮儿有底儿,打的老婆跳井儿。

——通行河北定县

又:

簸箕,你是兄弟我是哥。

灌点酒,咱俩喝。

喝醉了,打老婆。

打死老婆怎么过?

你打鼓,我打锣,笛(乐器声)再娶个。

——通行河北

又:

纺花(棉花)车,是圆的。

两口子打架是玩的。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

打是亲,骂是恩,不打不骂是仇人。

——通行河北

这四只歌谣都是说大夫打妻子的事实。有的是因为经济情形不好,以打妻子来出气;有的是因为生活优裕,打死老婆好再娶一个。至于第四首歌谣中的打不骂是祸害的说法,似乎在外国民间,也有同样意义的成语,可惜一时记不起来。总而言之,夫权的事实,表现的已很清楚。

不过也有丈夫怕妻子的,虽然妻子之虐待丈夫,远不如丈夫虐待妻子之甚。以下要举的歌谣,言过其实,近乎滑稽。但是我们若将它夸张的皮毛去掉,骨子里所剩的,仍有怕老婆的事实。

从东坡,到西坡,捡了一只破毛窝(冬天所穿之毡鞋,北平叫毛窝);到家烧铁锅,四两羊肉大炒着。

媳妇吃,媳妇喝,媳妇没气我站着;媳妇有气我跪着;

小油灯,我顶着;小尿盆,我捧着;孩子醒了我哄着。

——通行北平

以上所写,都是夫妻间的日常行为,以下我们要看看他们中间的根本关系在什么地方。

吃丈夫,穿丈夫,炉里无柴烧丈夫,床上无被盖丈夫。

又:

小小子,坐门墩(大门外两旁之石头,供人坐用)啼唱嘛(哭闹状)要媳妇。

要媳作什么?做鞋,做袜,通脚(疑为通宵之误)说话。

插大门,插二门(河北乡间之大门晚上以木插之),堵鸡窝,拿尿盆。

——通行河北深县

妻子的生活费用,完全仰仗丈夫的鼻息,丈夫的家务,又完全由妻子操劳。这就是夫妻间的根本关系。

从以上的情形看来,可以得这样一个结论。丈夫在经济上,权力上大于妻子,可是在劳动上,事功上,夫妻是平等的。

第二节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和子女间的相互关系而言。这种关系是家庭的轴心,许多家庭的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轴心而产生的。现在分四项来说。

1)母女关系

母亲和女儿,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和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相近,二者间接触的机会也多,因此感情也特别浓厚。

长芝麻秸,短芝蔴秸,葡萄架里看小姐。

小姐出来穿着一对大花鞋,谁做的?娘做的。看谁亲?看娘亲。

买个包子给娘分,娘吃多,俺吃少,跺起脚来同娘吵。

娘就赶,俺就跑,跑跑到婆家门,跺跺脚,掠裙,一辈子不到娘家门。

——通行河北藁城

这歌谣的后半段近乎打趣的口吻,且不去管它。我们仅看看谁亲?看娘亲。以前的半段,就知道母亲在女儿的心目中,占着第一个重要的位置。当她穿着母亲替她做的花鞋出去玩,碰到人问她看谁亲?的问题时,马上她想起来的第一个人,就是母亲。

小鼓儿,圆上圆,我妈打我真可怜,我是我妈浮心草,在家待几年?

人家土地我扫光,人家佛爷我烧香,人家妈妈我叫娘。

她妈问她说什么?她说:锅开豆腐烂,煮来吃饭。

——通行北平

女孩子在家中的一举一动,都受母亲的约束,做了错事,不免要受母亲的责骂。女儿在挨打之后,觉得母亲不该打她,因为她在家待不了几年就要结婚,以后就替人家做事,她觉得替人家做事,更委屈。可是当母亲问她说什么的时候,她又不好意思说出她刚才所想的事,却随口答以锅开豆腐烂,煮来吃饭。之句,可见出女孩子的机警,但我们不要忘了,有多少抑的情绪,多少凄苦的滋味,吞噬在这句话中。

娘啊,娘啊,好狠心,不该把你闺女卖到破张村

屋又小,闷死人,院又小,热死人,半截过洞没有街门,稀米汤,灌死人,纺车轴子死人(旧式纺车用食指穿入小孔,用手摇时好像拧的一般)

——通行河北藁城

母亲对女儿的关心,既是无微不至,女儿婚姻大事,自然也要参与,若结果不满意,女儿就该向母亲埋怨,或者有时婚姻为父亲主持,女儿也是埋怨母亲的时候多。

小麻船,满身黄,那一个闺女不想娘,想起娘来无主张,关住门来哭一场。

——通行北平

女儿结婚之后,所过的生活,远不如在娘(家)舒服,在这种情形下,更容易想起自己最亲切的人——母亲——来。

石头蛋儿,碰瓦罐儿,从小吃着爹娘的饭儿,大了不是爹娘的人儿,滴滴打打(乐器声)到婆家的门儿;人家的院,教扫光,人家的佛堂(供佛之处)教烧香,人家老婆儿教叫娘,人家的王八羔儿教做衣裳,做的好了不说好,做的脏了拿棍梆,棍梆的俺的肉,句句骂的俺亲娘。

——通行河北定县一带

这里说明了母女之另一种关系,就是女儿长大后,在婆家的好坏,都归之于母亲,若是女儿作错了事,母亲也必定跟着挨骂。

2)父女关系

父女关系没有母女关系来得密切,歌谣中没有单独提到它的,这一小段中所举的歌谣,都是父母并提的,父女关系可由其中窥见一斑。

指甲开花(指甲花,即凤仙花)一点红,爹娘养女一条龙;借钱借米养大女,梳头换髻(结婚时女子梳髻带簪,未婚时女子梳辫子。)一场空。

——通行河北藁城

又:

咚咚,鼓儿响,张郎来娶李家娘。扶持新娘上了轿,轿子一起抬走了。爹爹跺脚,妈妈哭坏了。爹爹说:赔钱货;妈妈说:坑了我。走走!再休提!谁再要女儿谁是驴。

——通行北平

方才举的两首歌谣,流行的地域不同,辞句也不同,但其神情则绝相类似,都是写女儿幼小时,父母百般爱护,虽借钱借米,也要设法养大;一旦女儿结婚,所留给他们的只是一场空虚。在第二首歌谣中,一个说赔钱货,一个说坑了我,不能以普通骂语看待,这是轿子把女儿抬走后,父母顿然感到空虚,因而发出的痛惜语。

我们再来女儿对父母的态度怎样:

春风来,春花开;隔河望柳,柳芽鲜似刀裁,鸿雁儿自南来,排个人字空里排;声声不住的叫天街(天街二字不知指何而言,是指天空为天街),有心给娘捎个信,娘亲躺下不起来,有心给爹带个话,爹爹合眼不打煞(不理之俗谓),眼泪不住往下落,不像从前的那个天下。

——通行北平

女儿对父母的感情,异常深厚,终身都不泯灭,试看这首歌谣中,女儿对己故父母的怀念的情形,给人以哀婉的印象。由此看来,父女的关系,虽不如母女关系之深,但也仅次于母女关系而己。

3)母子关系

在大家庭中,母子长期在一起生活,所以除骨肉之感情而外,关系比较来的复杂一些。

北风凉,天气变,一个针,一条线,累的我娘一身汗。

儿问娘,怎么忙!我给我儿做衣裳;娘的忙,不要紧,等到儿大好孝顺。

——通行河北定县一带

又:

一棵白菜一个心,不看娘亲看谁亲?若是无娘怎长大

长大成人报娘恩;爹的恩情还好报,娘的恩情重十分。

——通行河北定县一带

这两首歌谣中的儿子,年纪尚幼,仍受母亲的保护,母子之爱,较母女之爱,有过之而无不及。母亲劳碌的寄托,一生的希望,就是等儿子长大后多孝敬,同时儿子也以报娘恩为将来主要的任务。这一类的情形在母女关系的歌谣中很少见。

当儿子结婚以后,母子关系就不像从前那样单纯了。儿子的一部分爱,由母亲移到妻子方面,由此又牵涉及家庭经济生活。

马尾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把媳妇儿背到坑头上;稻米饭,浇肉汤,不吃不吃又盛上!

——通行河北定县

又:

麻野雀,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扔在山沟里,把媳妇背在坑头上。

老娘要吃干烧饼,那有开钱填窟窿(窟窿即之俗语。俗又谓口为无底洞)。

媳妇要吃香水梨,赶了西集赶东集(是乡间的交易制度,即于一月中某几个固定的日期,在某几个固定的地点,将自己剩余的东西卖出去,再买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倒锁着门闩(门向内锁)削了皮,细嚼烂咽,别让梨核卡着你!

——通行河北深县

又:

山上一窝鸡,竟爱妻来不孝母,它妈要吃大面包,没有闲钱去买它,它媳妇要吃大鸭梨,背着篮子去上集,买了十几个,倒坐门墩去削皮,叫声贤妻你快吃:不看老东西来骂你。

——通行河北北平

又:

铁蚕豆(豆之皮甚坚硬,故成铁蚕豆。),大把抓;娶了媳妇不要妈,要妈就耍乂(乂,打架也),耍乂就分家。

——通行河北北平

这类例子举不胜举,其流行之威,足证这一问题之严重性。这四首歌谣之用字虽嫌夸张,但基本事实则未必不真。母亲的希望,这时成了泡影,儿子的期许,轻轻放在一边,因为和母亲在一起就得吵架,要吵架就得分家。这种现象固属极其普遍,但也有例外,并且这和婆媳感情也有极密切的关系,以后将要述及。

4)父子关系

歌谣中的父子关系,在情感上,没有母子关系浓重;可是事业上,经济上的关系,却很紧密。

我的儿,我的,三年不见,长得这么高,骑着我的马,拿着我的刀,扛着我的案板,卖切糕。

——通行河北北平

又:

小小子儿,会打铁,卖了钱,给他爹;他爹戴着缨帽(清代通行之一种帽,顶上有红穗子,即色),他妈坐着花花轿,两对灯,两对砲,笛儿喇叭好热闹。

——通行河北定县一带

又: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兔子生的绕地蹦。

——通行河北定县一带

这三首歌谣中,第一首说明了家庭是职业的单位。个人的职业,多半传自父亲,父亲又得自祖父。若是一家弟兄三四人,则其中必定有一人要承继祖业,其余的人则可选择别的业务,但也要得父母的同意;遇必要时,弟兄三四人,统统承继父亲的事业,也是常有的现象。

第二只歌谣中说的是:儿子赚的钱,要送回家去,交给父亲,由父亲来支配。所以家庭也是经济的中心。

第三只歌谣的意思,有一部分和第一首相同,就是说,父亲是作什么的,儿子也会作什么,此外这里还包含有道德的意味,就是:父亲是好人,儿子也会是好人;父亲作坏事,儿子也会作坏事。儿子的一切行为,都要父亲来负责,正如同女儿在婆家作了坏事,丈夫和婆婆会把母亲给骂在一起是同样的情形。这里的父子关系一半属于遗传,一半属于后天的教育。

5)结论

亲子关系,总括起来,可以这样说:父母对于子女,当其年幼时,要尽保护之责;稍长,尽教育之责;这里所说的教育是广义的,如一切处世为人之道,母亲教女子缝衣煮饭,父亲把职业传授给儿子等,都包括在内,成年后,使之男婚女嫁,都由父母一手操持。此后,父母年事已长,儿子就负起养活父母的责任,在意志方面,父母也希望儿女们尊顺他们。可是当儿子娶妻之后,对父母之爱,不像以往专一,父母们,尤其是母亲,在情感上受到这一打击,于是由悲哀而发出怨言。

第三节 继母与子女的关系

家庭中之有继母,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可是一个家庭要是真的有了继母,那可真是人间最不幸的事。继母虐待前妻子女的情况,至为悲惨动人,往往流为歌谣,通行各地。现在把流行于河北的几首写在下面,作为本节探讨标样。

大山羊,小山羊,三岁四岁死了娘,天天跟着爹爹过,光怕(就怕)爹爹娶后娘(继母);娶来后娘光打我(即就打我之谓),后娘做饭俺(即我变音)烧锅,后娘吃的白馍馍(即馒头之俗称),俺拿一个糠窝窝;要是亲娘在,俺得吃一个,拿一个。

——通行地域未注明,但从字行间识得是北方歌谣,歌谣具有流动性,故为北方他省所有者,河北也会有,且其描写情节为普遍现象,故暂用之。

这不仅是一首供给我们研究继母如何虐待前妻子女的歌谣,而且是一首极活泼又哀婉的民间诗歌,我尤爱其最后一句:要是亲娘在,俺得吃一个,拿一个。充分地写出有亲娘的孩子的憨态,正与俺拿一个糠窝窝成明显的对比,惟其如此,故又含有辛酸的意味。

小公鸡,上草垛,没娘孩,真难过!

跟爹睡,爹吆喝(即怒骂);跟娘睡,娘打我;跟猫睡,猫咬脚;亲娘死了谁疼我?

——通行地域不明,与前一首情形相同。

有继母的孩子不但吃饭发生问题,就连睡觉也没人管;更惨痛的是有了继母,父亲的心也变了,对于年纪尚幼小的孩子,实在是一种最大的不幸。

开了花,落了花,爹爹别该(不该)娶后妈。娶了后妈三年正,生了个兄弟真可夸。爹爹疼,妈妈爱,拿我当作家奴待。他吃的(指弟弟),紫老米(为皇家存的米,年代久远,色变紫,皇家吃不了,分赐给有禄位的人家,是极名贵的米),我吃的,剩锅底(即锅底上剩下的饭)。饱不饱来没人管,没有亲妈没的怨。

——通行北平

又:

一棵白菜地里黄,三岁两岁没了娘,没了亲娘还好些,就怕亲爹娶后娘。

娶了后娘三年正,养个儿子叫孟良(孟良是民间故事中常用的男人名字)。

孟良吃肉我吃菜,孟良吃稠我喝汤

端起碗来泪汪汪,拿起筷子想亲娘。

左手拿着两张纸,右手拿了两柱香,走到坟上哭亲娘,泪珠儿掉在坟头上。

——通行河北南部

真正悲剧的开始,是后妈生弟弟或妹妹之后,爹爹和妈妈都疼小弟弟妹妹,对他就冷淡的多了,不仅冷淡而已,并且还时加打骂,不得饱食睡足。没有亲妈没的怨是多么忍气吞声的句子,大凡情节悲哀的歌谣,都是文学气味很重的,这寥寥数首,却都很动人。

从这里所举的歌谣中,知道继母对待子女的态度的确不合理,我们不仅得到这种事实就算完了,而是要更进一步追问,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在哪里。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讲,至少有两种原因。现分述如下:

第一种原因就是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的力量。解释是这样的:在最初,子女和继母都是因生疏,而不易接近的,子女存着自己所遭的是继母的心理,对继母的举动,极容易误会;一般邻舍和戚友,也都预先存了鬼胎,观望继母的行动,每易由于一件小事,兴风作浪,以为继母在虐待前妻的子女。等继母生孩子以后,这孩子的年岁自然比前妻子女的年岁小,父母偏爱幼小子女,是极普遍极自然的现象,于是前妻子女及一般亲邻更议论纷纷。作继母的本来就对前妻子无甚感可言,这样一来更加憎恶,并且她会以为无论她作好作坏,别人都会说她的坏话,索性就公开虐待起来。

第二种行为是模仿行为(Imitation)。以往作继母的都虐待前妻的子女,社会上对之已有定评。新来做继母的,意识中早已潜伏了虐待的思想,一旦遇到实际问题来临,很容易有虐待的倾向。

以上说的固然是极普遍的事实,但也不能说没有例外,故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结论:继母虐待子女,很明显的,并不是单纯的由于继母的生性凶残,而大部分是由于社会环境造成的。

第四节 婆媳关系

婆媳问题,是我国家庭中极严重的问题之一,自然河北也不能例外,婆婆之虐待媳妇,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婆婆做媳妇的时候,曾受过她的婆婆的虐待,对于婆婆的作威作福虽然恨恶,但私心未当不羡慕;所以等到自己做婆婆的时候,一定要能摆起架子虐待儿媳,从前所受的一肚子冤气,完全出在儿媳身上!第二,媳妇过门后,儿子对母亲的爱,被媳妇间离;母子之爱,原也是一种很强烈的情感,母亲受到冷落的待遇后,就糊糊涂涂地把错误归到儿媳身上,于是对儿媳万般嫌憎,百般虐待,这样她心里才觉得舒服。这种互相因循的结果,演成了中国大家庭的著名悲剧。以下分几段来叙述。

1)踏进火坑的第一步

大白豆,做饭甜,养活女子不值钱,三斤豆腐二两酒,送到婆家大门口。婆婆出来嫌脚大,女婿说:留下吧!梳油头,戴黄花,哪怕婆婆不爱她!

——通行河北深县

又:

王家女,李家郎,长大了,配凤凰,吹吹打打入洞房。三朝后,拜公婆,公公说:好儿妇,婆婆说:悍婆娘。公公说:好好过,婆婆说:坏事多。婆不在你家住,坏事不在你家作,写张休书去了吧!

——通行北平

婆媳冲突开始于儿媳过门的第一天。婆婆不是嫌儿媳脚大,就是武断地说她是悍婆娘坏事多,这种一见面就以冤家对待的态度,就是我们所说的报复行为。初次见面尚且如此,以后的情形,真不堪设想。

2)小媳妇,不是人

小媳妇,不是人,起了五更摸黄昏。俺婆还说俺是懒妖精。吃的饭,冷冰冰,穿的衣,破领襟。黑夜睡着还没狗安神。

——通行河北省

又:

推磨推到三更鼓,舂米到二更多,跑到床前打个盹,老婆婆呼唤烧灶火。抓着窗棂往外望,月亮星星都未落,这早烧的什么锅?锅又大,水又多,老翁要吃白米饭,老婆婆要吃油馍馍,小姑小叔要吃糍粑(据说糍粑是油江米和白糖或油条捏成者),实在难煞我。叫一声爹娘与哥哥!再过三天不接我,高吊悬梁见阎罗(俗云阎罗即阎王管地域之主掌人来世转生人或动物或植物),免在人间受折磨!

——通行河北省

又:

大麻秸,小麻秸,抓着窗户叫姐姐。姐姐穿着大花鞋。谁做的?娘做的。你娘一天做多少?一天十双(约指鞋而言)两大袄!做的多,吃的少,奶奶(即祖母之俗称)看见还说过不了。出门骂,进门骂,骂得我娘上娘家。姥姥(外祖母之俗称)看见心害怕。你丈夫知道必打架(因未得婆婆和丈夫允许私行逃归),快走吧!快走吧!指着人家吃,指着人家过,为什么还怕人家骂?

——通行河北县份不明

媳妇在婆婆严管之下,天还不亮,就得起床,所做的事,非常繁重。如洒扫,做饭,推磨,舂米,做鞋袜,缝袄裤,样样顾到,直劳碌到更深夜半,才能睡觉。当睡觉时还在担心怕起得晚,怕应做的事还未做了,怪不得睡着还没狗安神。稍一不谨慎,婆婆就要骂,骂来骂去,媳妇受不了,回去告诉母亲,母亲也无能为力,又怕生事,又把她赶回婆家,并且还训以:指着人家吃,指着人家过,为什么还怕人家骂?其实,岂只骂而已,挨打也是家常便饭:

新嫂嫂,脚又小,新来三天就上灶。弄的饮食味不好,惹得翁婆气恼了。一棒(据有些地方翁不打媳以避忌禁),婆一鞭,打的媳妇泪涟涟。

——通行河北省

又:

削竹棍儿,打桑葚儿(即桑实也),十五岁,做媳妇儿,公也打,婆也骂,跳河里,死了吧。捞上来,水渍,娘家知道也不依(即不肯干休)。公公跪在灵头里(灵原是指棺材前之牌位,后转指棺材为灵),女婿跪在灵后头;哭一声:我的妇,我的妻!刷锅洗碗是你的。

——通行北平

儿媳因不堪而自杀的,真是司空见怪。说也奇怪,儿媳活着的时候,她的娘家对她的挨打挨骂也并不能怎样,但是当儿媳变成死人之后,她的娘家就威风起来了,甚至公公女婿都跪灵。这时丈夫又想起妻子生前的劳苦,不禁哭出刷锅洗碗是你的。的句子,可见丈夫并不像婆婆之无情,大约平日摄于母威,因此也无能力。

3)婆婆口中的媳妇

无论多好的媳妇,一到了婆婆眼中,通身都是毛病,老太太们走到一起,就是以骂媳妇为消遣。

长的真,长的真;不会拿针去穿线,不会拿去刷锅,一顿吃了八个大窝窝,比着汉子还吃的多的多。会吃会穿不会做,比我女儿差得多,全是婆婆不会养,偏偏留下这个没奈何。

——通行北平

我想一个为人儿媳的青年女子,最感觉痛苦的,不是工作太多,而是婆婆们的挑剔,嫌做的不好,并且还骂她吃的多,就是媳妇少吃少睡多做活,她们仍旧会骂她贪食,贪睡做活的。尤其好笑的是,婆婆总好把媳妇和女儿比较,以为自己的女儿多好,其实,自己的女儿,在另外一个老太太眼中,照样是一个坏媳妇。

小柏树,开柏花,亲家母(对儿媳之母之称谓),来到家,给你板凳你坐下;叫你闺女拿柴火,柴火掉了炉火。叫你闺女去买盐,她和卖盐的打着玩。叫她去换油,给卖油的直碰头。叫她摘棉花,她在地里蚂蚱(即浊蝗虫)。叫她摘辣椒,辣椒棵里耍大刀。

——通行河北藁城

这首歌谣虽属滑稽,但是代表一种婆婆好对亲家母叙述她女儿的坏处的风气。

4问问奶奶住几天?

儿媳的行动毫无问题的要得婆婆的认可。在歌谣中常碰到的,是儿媳回娘家时,向婆婆请示,婆婆让她去几天,就是几天,绝对不能依随个人的一丝而有增减。

今年底子小秃粮(这句话不解其意。大约是指已到冬天,秋收已过),谁家的闺女不看娘?娘家不是穷家主,近镶门帘牙床。青竹杆,挑门帘,戴上滴滴九连环。先梳头,后挽簪,小了环,抱红碗。问问奶奶住几天?大假住半月,小假住十天。天又短,道又远,牲口受罪人遭难!

——通行河北藁城

又:

谁来哩?爹来哩,套着小车接来哩!快引火,快做饭。小鸡打卤过水面(即打卤面)。爸爸吃,闺女看。妈妈,妈妈,我穿啥(即什么的意思)衣裳?穿着青花袖边。妈妈,妈妈,我去几天?不过腊月二十三日(好像字多余)。

——通行河北丰涧县

从这几首歌谣来看,儿媳妇回娘家,有几件事值得注意:

甲、儿媳回娘家长住的时期,多半在冬天。因农家冬天不忙。

乙、来接女儿的多半是男子,如父亲或兄弟等。

丙、女儿的婆家必留其父吃饭。

丁、儿媳穿的衣服,要得婆婆指定。

戊、儿媳须向婆婆请示在娘家多久。

己、女儿不得在娘家过祭灶日(腊月二十三日)

5婆婆死了俺当家!

婆婆既然对儿媳这般苛刻,儿媳绝不会觉得婆婆好的。

新打的茶壶亮堂堂,新买的小猪儿不吃糠,新娶的媳妇儿不吃饭,眼泪汪汪想她爹娘。人家都说公婆好,好死了公婆不如爹娘。

——通行北平

媳妇对婆婆的作威作福,表面上没有什么表示,可是背地里却在狠狠地咒诅着

大杨树,哗啦啦,婆婆死了我当家。

——通行河北省

又:

小纺车,扑啦(转动的声音),婆婆死了俺当家。婆婆说:狗妮子,你说什么哩?我说:小纺车,呜楞楞,我要一心过光景。

——通行河北藁城

又:

小纺车,哗喇喇,婆婆死了我当家。烙白饼,拌疙瘩(一种面食),关上门子可吃吧!

——通行河北定县

又:

困觉神,困觉神,困觉起来不由人。多咱(即什么时候之俗称)熬的公婆死,睡睡到大天明。

——未注明地域,但我确为北方民间歌谣

媳妇的咒语一半是咒诅,一半满含着希望。从这四首歌谣中,把她们的希望归结成三项:

甲、希望婆婆死了俺当家以得自由。

乙、希望婆婆死了,能烙白饼,拌疙瘩,关上门子可吃吧!以求饱食。

丙、希望婆婆死了,睡睡到大天明以求充足的睡眠。

6)结论

总观婆媳关系,婆婆把媳妇当牛马使用,尽量地将工作来压迫她;婆婆把媳妇当奴仆对待,不让吃饱,穿足。在收集到的歌谣中,没有提到翁媳关系的,我们也无从说起,故略去。至于儿媳方面,因为受了婆婆的虐待,也不敢反抗,只有等待公婆去世,自己快做婆婆。

第五节 姑嫂及叔嫂关系

姑嫂关系,也是旧式大家庭之一复杂问题。这,涉及母女关系,母子关系及婆媳关系等。叔嫂感情,虽不若姑嫂关系之恶劣,但并不是没有问题。尤其当母亲去世,嫂嫂当家之后,若小叔的年龄尚幼,不能独立,那末嫂嫂就该虐待小叔了。

从所收集到的材料中,很少单独提到兄弟姊妹间的关系的歌谣,可是从歌咏哥嫂及叔嫂的歌谣中,附带的告诉了我们不少兄弟及兄妹间的关系。这些,我们都要分别给以说明:

1)姑嫂关系

姑嫂感情之恶劣,在歌谣中是极普遍的题材。

花椒树,红孤朵(孤朵即苞薷之俗称),十七八的姑娘做媳妇,公也打,婆也骂,小姑子过来说坏话。爹爹不用怒,妈妈不用恼,明天后天一定回娘家。

——通行北平

又:

小红袄,竿上搭,我是我娘一枝花,我的爹的胜(特别喜欢的意思)宝贝,我是哥哥的眼中刺,我是嫂嫂的搅屎棍,搅一搅,生点气。

——通行河北深县

当嫂嫂的,在家中,本来已有好多人事不易应付,再加上这样调皮的小姑,也真够苦了。不过小姑之捉弄嫂嫂,也有她的原因。记得我们在母女关系一项中,曾说及母女的感情特别好,所以女儿帮着母亲说话做事也是很自然的。又我们在母子关系中,提到儿子结婚后,对母亲渐不关心。在这种情形下,女儿最容易同母亲,因而迁怒于嫂嫂,设法捉弄她。

嫂嫂受小姑的气后,怀恨在心。遇机会就想报复,我们试看下边的歌谣,就会明白。

小妮子,上梯子,老鸹(即乌鸦)(即之俗称)了眼珠子。爹也骂,娘也骂,气的哥哥出来打老鸹,嫂嫂说:了吧!了吧!小妮子大了说瞎话。

——通行河北深县

又:

大麦节(节为秸之误),小麦节,里面住着花姐姐。花姐姐,十几啦?十五哩!再过二年该娶哩!妈妈,妈妈赔我啥?大绿柜,小绿柜,赔你丫头十二对。爸爸,爸爸,赔我啥?大绿箱,小绿箱,赔你丫头十二只。哥哥,哥哥,赔我啥?红荷苞,绿德子,大烟袋,赔妹子。嫂子,嫂子,赔我啥?破盆子,破罐子,打发丫头寻汉子。

——通行河北丰涧

在小姑遇到危难时,全家人都在着急,只有嫂子对之非常冷淡,甚至于还骂一两句;在小姑结婚的时候,家中的尊长们都赔送东西,惟有嫂子,不但不赔送,并且还要嘲笑一气。不过只要我们看过小姑如何捉弄过嫂子,对于嫂子的报复,也就不太以为奇怪了。可是在小姑结婚之后,嫂子对待她的态度,不免有不近人情及过火之处。

大爬豆,开白花,请小二,住妈家。爸爸出来抱包袱,妈妈出来抱孩子,嫂子出来扭搭扭搭(身体转摆),小猴又来哩!

——通行河北丰涧

又:

曲曲芽(一种野菜,可食,味苦后有甘味),开紫花。从小住老家,长大找婆家。一找找到哪?找到北山河,又有马来又有骡。套着白马住妈家,套着红马住婆家,大哥出来解白马,二哥出来解红马,妈妈出来抱孩子,嫂子出来不搭撒(不理睬)。下次多会儿(什么时候)来,嫂子死了吊纸来

——通行河北丰涧

又:

扁豆角儿串满架,背着包袱上娘家,爹看见,接包袱,娘看见,接孩子;嫂子看见一扭嫂子嫂子你别扭,立时来了立时走,有咱爹娘来两遭,没咱爹娘两分手!

——通行河北定县一带

又:

蒲棂子车(大车上搭席棚叫蒲棂子车),达达,一摇鞭,到了你家。爹看见,抱包袱,娘看见,抱娃娃。哥哥看见瞅一瞅(用力闭目表示不高兴曰瞅),嫂子看见扭一扭,不用你瞅,不用你扭,今天来了明天走。爹死了,我念经,娘死了,我唱戏,哥哥死了烧张纸;嫂子死了棺材边上抹狗屎!

——通行北平

 

图片

胡适于1922年创办的《努力周报》第16期曾刊载蒲棂子车这首歌谣,并在第31期介绍了分析歌谣母题(motif)的比较研究方法。图为《努力周报》书影。图片来源:
https://baike.so.com/doc/1383999-1463123.html

 

女儿回娘家看爹娘,自然爹娘都万分高兴,哥哥有的也还好,唯不若爹娘之甚。有的就有点厌烦的表情,嫂子可就不同了,不但不理睬,而且还骂声小猴又来哩!自然女儿回来,为的也是看年老的爹娘,并不是惦记嫂子,兄嫂再这样对待她,难怪她要咒骂嫂子早死了。不过她的威风,毕竟较往昔大减。

小姑嫁了有钱人家,嫂子虽嫌,也不至于太难为她,最苦的是小姑嫁了穷人家,嫂子这才得意,设法欺侮小姑呢。

厚底儿鞋,帮儿窄,我到娘家走一百(是一遍之误)。哥哥说,坑上坐,嫂子说,坑不热 ;哥哥说,搬板凳,嫂子说,搬不动;哥哥说,搬椅子,嫂子说,没腿子;哥哥说,给妹妹点儿钱,嫂子说,还半年;哥哥说,给妹妹点米,嫂子说,还不起。我也不吃你们的饭,我也不喝你们的酒,瞧瞧亲娘我就走。出门遇见个大黄狗,撕了我的裙,咬了我的手,忍心的哥哥出来打打狗。

——通行北平

哥哥总算尚念手足之情,设法接济妹妹,无嫂子一心想驱逐她出门,姑嫂感情到了这步田地,可谓己达到极点!

大麦黄,二麦黄,原是草名,这里借用其音,即挂起的意思)起篮看他娘。她娘说:坑上坐她嫂说你起来,放下案子馍馍。子揉馍馍。她娘说:椅上坐她嫂说你起来,留着椅子让客坐。她娘说:板凳坐她嫂说你起来,留着板凳烧火坐。他娘说门槛坐她嫂说:你起来,过来过去当打着。他娘说:院里坐她嫂说你起来,留着院子晒柴火。不吃你家的饭,不喝你家的酒,蒯起茅就要走。有咱爹娘来一遭,没咱爹娘断戚了

——通行河北藁城。

这时的家庭气象,和昔日大不相同。媳妇渐渐抬头,婆婆渐渐没落,女儿来看娘,媳妇竟和婆婆对抗起来,一步也不肯让,紧紧的把小姑逼走。这里我们看出婆婆没落的原因:一方面是儿婚女嫁后,婆婆的岁数已老,家中经济全由父母转至儿子手中,家庭内的事务转由儿媳操持,媳妇权柄就大起来;另一方面,女儿出嫁以后,婆母势孤,没有女儿的帮助,婆婆很容易被媳妇欺哄。所以,大家庭中的每一问题,都和每一人有关系。

2)叔嫂关系

小姑和小叔对待嫂嫂同样的顽皮,小姑之受制于嫂嫂是在结婚以后,小叔则是在父母去世以后。

小小子,哭声哀,爹娘起来抱在怀,哥嫂听见说声唉!

——通行河北。

父母在世时,对小儿子的偏疼,引起了兄嫂的不满。

红日光,照东墙,嫂嫂不如我亲娘,有东西,给我吃,给我穿上新衣裳。如今亲娘不见了,要想吃穿梦一场。

——通行北平。

又:

青菜叶,色变黄,儿子就怕没了娘;若是有娘不怕哥,若是有娘不怕嫂,若是有娘不怕断了房梁;老娘看我是银山,老爹看我是金苗,哥哥看我是个痴子,嫂嫂看我是驴粪球子。

——通行北平。

又:

采青菜,采青菜,采来青菜街上卖,青菜叶子细又穿,十个大钱也买不来,眼看秋风冷,云雾一齐来,哥哥嫂嫂穿的暖,侄子侄女滚地圆,偏偏剩下我,这没娘的孩子谁来管?

——通行北平

嫂嫂大约是受够了婆婆的气。现在又把气出在小叔身上,哥哥与弟弟,原是手足,怎么也漠视这个问题?

这里我们顺便一提兄妹和兄弟关系。当父母在世的时候,兄弟姐妹都受父母的庇护,彼此间虽不免有争吵的时候,究竟也没太大关系。一旦父母离世,兄嫂就代替了父母的地位,他们一方面要教养弟妹,一方面还要教养自己的子女,这样他们对待弟妹和子女的态度,就有了亲疏远近之别。哥哥嫂嫂穿的暖,侄子侄女滚地圆,偏偏剩下我这没娘的孩子谁来管?如今亲娘不见了,要想吃穿梦一场。照这种情形看来,兄弟间无感情可言。

3)(附)甥妗关系

是舅母的俗称。我们所以要在这里附带叙述这一关系的原因,是因为它是姑嫂关系,及以前所说的婆媳关系的余波。

洋取火,嗡嗡,在我老家住一冬。我搁我炕头上,我妗子让我学营生,大舅大舅你别瞅,离子开花我就走。

——通行河北丰润。

又:

棉花桃了地里蹦,姥姥看见外甥儿剩,妗子看见把眼瞪,你别瞪!你瞪也是不中用

——通行河北定县一带。

又:

棉花桃儿绕地蹦,姥姥看见外甥儿戚;摊鸡蛋,烙馅饼,妗子看见把眼瞪。姥姥死了烧张纸妗子死了拉泡屎!

——通行定县一带

当嫂嫂的不但不喜欢大姑小姑回来住,就连她们的孩子也讨厌在一起,尤其看见婆婆对他们疼爱,更不舒服,因为不能干涉婆婆,只好对外甥瞪眼,外甥虽然年幼也会懂得妗子的眼色,在他们小小的心田里,种了仇视妗子的种子,竟而咒骂起她来。

4)结论

姑嫂及叔嫂关系,也是大家庭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纠纷,大家庭一日存在,这种苦恼也一日存在。不过我们不敢说每一家庭都有这种情形,因为有的姑嫂感情处的很好,这是我自己看见过的,然而这毕竟是很少的例外。在这里我们还看见一种现象,就是父母去世之后,长兄长嫂在家庭中代替了从前父母的职务来管理年幼的兄妹。

图片

教育、信仰、和娱乐。在民间生活中的地位。并不亚于家庭和婚姻,不过关于这三方面题材的描述,在歌谣中不若描述家庭和婚姻者多。其原因,一方面因歌谣的性质,原是情感的发现多过理智的描写,而中国大家庭之种种黑暗及婚姻制度之不良所造成之动人的情节,很容易为歌谣所吸收;另一方面,是因为最初搜集歌谣的人,没有十分注意及这三方面的题材,因此现在利用已收集好之歌谣的人,对于这三方面的材料感到缺乏。

事实上,民间教育,信仰和娱乐,三者的界限,很难以划分清楚!当父亲把自己经验传授给儿子的时候,其经验的内容,往往也包含父亲自己的信仰;大半民间娱乐的活动,附属于其对于信仰表示崇敬的过程中。因此,我们把这三者,合并在一章内叙述。

第一节 歌谣中的民间教育

这里所说的教育,不是学校教育,故于一切学校制度,教授法以及课程等,均无关系。我们要说的,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家庭中,父母把经验装入歌谣中,教给子女;在社会上,长者贤者把其经验编入歌谣中,传给别人。在大多数人不能受学校教育的民间,其人生经验和生活方式,多半是这样学来的。这种活的教育,效果很大,给人的影响也至深。我们且把手头的材料,分别叙述于下:

1)立身处世之道

阴天下雨地下滑,自己栽倒自己扒,亲戚朋友拉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

——北平。

这是说有了困难,总是要自己设法,万不可依赖亲友,因为他们决不能白白的帮你忙,所欠的人情,一定要还清。颇像父母对子女训导的口吻。

满天雪,飞下来,有个樵夫去打柴,手也裂,脚也冻,眉上的担兜又沉重,我笑樵夫太贫苦,樵夫回头向我言:世上事,无贵贱,讲道理,凭能干;口口要吃良心饭,便是一个英雄汉。

——河北。

借着樵夫之口,教训一般识贫媚富之徒,只要明理,能干,自食其力,就可以是一个英雄。真是义正辞严的一番大道理。由此也可窥出北方人之率直、诚朴。

池边来了一艘船,一人撑舵一人攠。问他走了多少路?他说走了有八千。八千里,真是远,狂风怪浪真危险。多危险,也容易,只要齐心和努力,那怕万里过不去。

——河北

这是教人以齐心努力,统力合作,以胜大难之宝贵训言,以行船作比喻,可谓深入浅出,虽妇孺也易明

开来没事去赶集,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见拉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定县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叫人安于贫穷,乐于其业的中庸和平的思想,和知足常乐的意思一样,以往中国的人心,就完全靠这一套东西来维持,故已深入民心,再由民众自己拿来,教育后辈。

杨柳树,绿荫多,上头有个黄雀窝,生了黄雀七八个,一家大小真安乐!有个童子要胡糟,上树要把黄雀掏。跌下来、折了腰,看你还是掏不掏?

——河北。

掏雀是乡间儿童的一种游戏,即把小鸟从鸟窝中捉出,放在笼中养活着。这一歌谣的意思,一方面有以为捉飞鸟为不对的事,另一方面是戒孩子上树,攀高处,以避免危险。这样普通的事,也编入歌谣中训诫(?)儿童,真是别致!

说了个穷,道了个穷,家里屋中没有铜。走的慢了穷赶上,走的快了赶上穷;立立在穷人坑,穷人坑坏一个穷庙儿,穷庙儿有个穷神灵,穷神灵使着穷小鬼,穷小鬼拿着朽蔴绳,穷人吓的忙回去,勤俭过了整半年,穷小子成了富人翁。

——定县

中国农村人民,最重勤俭二字。他们以为要富足,勤俭是最好的方法。俗语说穷人一千个早,瘦牛一千个饱早起三朝当都是说勤能致富的道理;还有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这是说俭的好处,方才所举的歌謡,就是警告穷人,无论多末穷,只要勤俭过了整半年,穷小子就可以成为富人翁。

以上所举的这些歌谣中所包含的道理,都是乡间人民凭以生活的精神支柱。

2)说人情世故的歌谣

东西地,南北管儿,人人都有偏心眼儿。

——通行定县

这歌谣的头两句的典故我们不知道,而末一句:人人都有偏心眼儿。,则是他们观察了若干事情以后得到的结论——人的心是不公正的。

棱子(麦)儿,上不得供;带犊儿小子(随娘改嫁)发不得横。

——定县

这是说随娘改嫁而来的儿子,处处要让人三分,不能像旁人一样理直气壮。

兄弟打了哥哥,就在监里(狱里)坐坐;哥哥打了兄弟,好像打了一只公鸡。

——定县

幼者不能打长者,不然,法律会制裁的;但长者打幼者,则为法律所允许。

衙门里的钱,当时还;买卖钱,六十年;庄稼钱,百年

——定县

这是他们对政治的态度,对事业的态度,他们以为种田是最稳妥最可靠的事业。

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理拿钱来;有理没理别进来。

——定县

这是揭发衙门里的黑幕的歌谣,衙门在民众的眼光中,是要钱的地方不是替民众谋福利的地方。这首歌謡,真正是民众的心声。

瞎子狠,瘸子,麻子杀人不用刀。

——北平

瞎子,瘸子和麻子,都是残废的人。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在心理学上有所谓补偿作用的说法,即短于此者,必长于彼。这些人在体力上有缺陷,但在意志方面就利害些;还有,残废的人,常常会猜疑别人在讥笑他的短处,很容易引起他对一般人的误会和恶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设法防卫自身,因此一般人认为他们是免不了的。所以民间流行的这种说法,在学理上,是相当有根据的。

人投人,鸟投林,和尚投的出家人,潦倒帮子(运气不好的人)的投光棍(无家的人)。

——定县

这与物以类聚的说法相同,也是帮忙人认识人的好方法,只要看他的同伴,就可以知道他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河北

方才的歌谣,是以比喻来说明人多则事情无人负责的情形。所寓的意思是,人火事情容易成功,人多则纷扰多,推诿,互相依赖,事情反到做不成。

裁缝好熨斗,鞋匠好楦头,木匠好墨斗,说话好张口,夜里好盏灯,做贼好身手。

——北平

 

图片

鞋楦(英语:Last),亦称楦子或楦头,是指形状似脚的模型,用于鞋匠制鞋或修鞋,常用木材、铸铁或塑料制成。

 

这与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涵义一样,乡下人虽不会说文诌诌的话,可是人生经验并不下于读书人,并且他们说的更加具体些。

烧纸风了,念经和尚饱;死人得济,活人看着好。

——定县

这是明理的人,说穿了祭鬼神的把戏之不济事,这四句话真是极恰当的说法。

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人多,心不平;清官难断家务事;砍的不如削的圆。

——北平

中国大家庭人多,情形复杂,虽请清官来,也断不了家务事。

3)关于农事和时令知识的歌谣

种地不使本儿,越种越着紧儿;种地不使粪儿,一年瞎胡混儿。

——定县

耕田首重肥料,要不出本钱,不使肥料,收成一定不好,这一年的生活也就没有着落。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

——定县

桃树三年结实,杏树四年,梨树五年,只有枣树当年种当年就结实。

黑夜阴,白日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定县

黑夜阴,白日晴是丰年的现象。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定县

五月麦子将届收割期,若下雨,则麦必长霉,六月正刚种上秋天的粮食,六月若下雨,秋天的收获就有希望。

天河出义儿,夹襖马褂儿,天河掉角儿,棉裤棉襖儿。

——北平

对于时令的变迁,从天空星宿位置变迁,也可看得出来,若非积累几经验,断不能如此恰当。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杨花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无冰丝,九九加一九,编地牵牛走。

——河北宛平县

原注说:这是说冬至后天气渐寒,到春分地已开冻,各种植物都长了叶,编地都是种田的。当一九二九的时候,人的手己冷的伸不出来;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时候,冰冻的很坚实,可以在上边行走而无危险;五九六九已近春分时节;以后天气越来越暖。

关于农事和时令的知识,谚语中比歌谣中多,我们的材料限于歌谣,故不采谚语的材料。

看了以上三项,真要惊奇歌谣在民间的作用如此之大,凡关于民间生活的事物,统统包括在内了。

第二节 歌谣中的民间信仰

在未受过现代科学洗礼的民间,对于信仰呈现极复杂的状态。尤其关于梦和天象的变化,取着神秘的态度,某些飞禽和其他动物的出现,会认为吉祥或灾害的预兆;对于某些疾病,也有他们独特的治疗法,且往往百效。从一个地方的人民的信仰中,可以看出这一地方的文化水准。可惜关于描写信仰的歌谣,收集的太少,我们这里所用的,并不完全,只是东鳞西爪,一些毫不相关的材料,然而我们仍想利用一下这些不完善的材料,以从其中窥探河北民间的信仰。

1解的歌谣

解的歌谣就是消灾去祸的歌谣。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北平

又:

天凄凄,地凄凄,我家有个夜哭女,行路君子念三遍,一睡睡个日沉西

——定县

我曾在山东乡间的一个城门洞中,也曾看见过一样的红纸条。据说小儿夜里哭不止,父母以为着了邪魔,于是把这样的歌谣写在红纸上,趁更深夜静,星辰满天的时候,贴于通衢大道的树上或墙上,过路人念了,小儿就可不哭。

做梦不祥,画在南墙;老爷儿(太阳)一照,变作吉祥。

——北平

据原文说作了凶梦,早晨起来,站在南墙根下,以食指画墙,同时口中悄声念这首歌谣,凶梦就会化成吉梦。

日朝东来月朝西,黑夜做梦天早知;好梦落在今何日,不好落在莲花池,消灾,消灾,祸去,福来!

——北平

这倒不像是解的歌谣,而是像于日落月出时祈求好梦的歌谣,不过最后来个消灾,消灾,祸去,福来,确是解的口吻。杨德瑞先生在民国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所出版的歌谣周刊第七四号第二版至第三版上所发表之《读医事用的歌谣的杂感》一文中说这首歌谣原做了恶梦将起床时所默念的。那么也许是后来的人,把它当解用了。

□□□月中,毒虫墙内生;若不急回去,化为紫血脓

——通行北平

这是咒禁毒虫,不让它出来伤人的歌谣,可见民间很信仰咒文的力量。

二月二,龙抬头,未从你抬我先抬,蝎子蚰蜒不敢来。

——通行河北定县一带

据原文说:旧历二月初二早晨——据说愈早愈好——人们全要把头点几下,口里还要嘟念以上这个歌谣。这显然是希望这一年中,不受蝎子和蚰蜒的侵害。

你打席,俺扣碗,你得噎食俺不管

——通行河北定县一带

据原文说:俗吃饭忌打席,如有打席的,便如是以报。

2)歌谣中的医事

老太太,老太太!

玩火筷子,老头老头

玩火球儿,烫了手,抹蝎子油。

——通行北平

(一)铁制,生火用。

(二)毒蝎用香泡数日后,可治烫伤。

民间的治疗法,有时颇有效,我们不妨试一试。

蛛蛛(即蜘蛛)疮,蛛蛛疮,死在蔴头上。

——通行北平

据原文说:常有一种蜘蛛,它的尿含有毒质,倘若在人的皮肤上,必要生一堆米粒相似的小疙瘩,如蚕子一般,痛痒非常,确有一种见效的疗法,即以碎麻头,置于疮外,以搓之,口里念着这首歌谣,就可愈可。

葫芦葫芦毛,吓不着。猫怕,狗怕;我们小秃不怕

——通行北平

据原文的解释,小秃是小儿的乳名,末一句随小儿的乳名而改,不一定常用小秃二字。这是小儿摔跤后,母亲即以手擦擦跌倒的土地,再以手磨擦小儿的患处,口中念以上这首歌谣,伤处就不会红肿了。

3)吉祥的喜鹊

早报喜,晚报财,不迟早报客来。

——通行河北定县

又:

喜鹊叫得好!爸爸进财宝,妈妈生弟弟,哥哥娶嫂嫂,新嫂嫂,好嫂嫂,给我一个搬不倒(不倒翁)。

——通行北平

喜鹊普遍的被认为是报喜讯的鸟类,所以当它叫的时候,一切好事都有可能发生,不管叫得早晚,都是吉祥的预兆,同时民间认为的喜事是添人口,进财宝。

4)关于相术的歌谣

黑牙穷,白牙富,黄牙板子开当铺。

——通行北平

是相牙的说法,至于相信的态度,则不太严重。

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开当铺,五螺六螺磨豆腐,七螺八螺自来有,九螺一簸稳吃稳坐。

——通行北平

(一)指上螺文成圈者为螺。(二)螺开口者为

相指纹与相牙,大概很普遍,不过信的程度,不见得很深,只是这样说说罢了。

5)歌谣中对天时的信仰

老天爷,下大雨,打了麦子供享你

——定县

老天爷是民众普遍的信仰,即天神,或上帝,是管天上的事如下雨刮风等

羊马年,多种田,预备着鸡猴那二年。

——定县

中国有所谓十二属,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轮流一年相数。俗谓羊马年的收成好,鸡猴年是荒年。但不确。

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出来卖儿女,北虹出来子。

——定县

虹是空中的水滴和光线相映成的,因为太阳是由东至西的,所成的虹也易为东西方向,至于南北虹,确很少有,民众认为是反常现象,所以认为若有南北虹的年头不是荒年,就是灾年。

关于天时天气的民间信仰,材料也多在谚语中,故不多解释。

第三节 歌谣中的民间娱乐

为歌谣的量与质的限制,我们不能把全部民间的娱乐记述下来,如斗纸牌即儿童户外游戏等。在现代都市中,有公共娱乐场所,以供休息娱乐之用;而民间的娱乐,则仍以家庭为其中心,并且娱乐之时期,也随工作起息而受限制。民间娱乐,多在年与节的过程中。以下我们就要分述旧历新年,元宵灯节,中秋节与重阳节的习俗,此外尚有清明端午二大节,因材料缺乏而存

1)关于新年的歌谣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十二月八日)就是年,腊八粥(《燕京岁时记》第六十一页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喝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慢慢的混几天就到了二十三日)二十三,糖瓜儿(祭灶所用之物)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面中放起化学作用)二十九,蒸馒首,三十儿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福!一手白面不搀你,(这像是给正和面之妇女拜年故不能来搀)到家给你父母道新禧。

——北平

 

图片

图为关于新年的歌谣中提到的糖瓜。图片来源:《二十三·糖瓜粘》,视频中国。

 

从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起,一切年前的活动都包括在内,说到大年初一拜年止,可见年前之忙碌。这类歌谣各地都有,不过每日所作的事不一致而已。

新年来到,糖瓜祭皂,姑娘要花,小子(俗呼男儿为小子)要炮,老头子(指父亲而言)要戴新呢帽,老婆子要吃大花糕(糕饼之一种)。

——北平

可见年前大家都在准备过年,各人的需要不同,女孩子喜戴花,男孩子喜欢玩炮,老头子为了过年也要换一顶新呢帽,老婆子则想吃大花糕。辛苦一年,每人都在这时有点小的享受。

金磬响,放炮鞭,祭钱祭马皂升天,尘世劣语休明奏,好言要陈玉皇前,儿童还要多保佑,下凡求祝鼎鼐(鼎之大者)鲜,人们有吵(争吵也)休嫌絮,每日神桌供长筵

——北平

关于祭灶一事,《燕京岁时记》第六十四页祭灶一项下记载:……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者所以祀神马也……是日鞭炮亟多,俗谓之小年下。

据说灶神上天后,把人间的事情奏明于玉皇大帝之前,所以人们在祭灶神时,求他只奏好事,勿奏坏事,糖瓜是用以糊灶神的嘴,惟恐其说了坏话。

三十夜,好黑天,子时(十二支干之一)是我分岁年,子午香(子午时给神上供)献佛前,嫂子叩头庆团圆。换新鞋,项金圈,姐姐带我上街绕一湾,南杂拌(杂货铺卖南货以果品为主)要新鲜,苹果金橘送两篮。什锦灯,(灯罩上绘什锦之图)我们玩,太平花(花爆之名)发星满天,飞天十声连珠炮,(原注:是说有一种爆仗能飞得很高,同时有十个响)小盒(原注:是一种小型的盒子,里面有花炮,等点着之后就放出花来,花可做成不同的戏)我要刘海戏金钱。

——北平

这首歌谣是描写除夕晚上的情形,如迎神上供,换新衣服,至于上街买上供的水果及花爆等,则在上供之前。歌谣中之次序颠倒。

元旦日,寂寞天,吃素饽饽包古钱(北京人管饺子叫煮饽饽,有些人家年初一吃素饺子的馅也是素的,所以叫素饽饽。据说吃素可以免灾,古钱就是制钱过年这天,把制钱包入饺子里,谁吃到有钱的饺子谁就有福气。)嫂子用蒜不恭敬(蒜是荤物吃素的人不吃蒜),谁要吃钱谁有缘(即有福)。姐弟同打秋千架,就怕转身客拜年。

——北平

除夕夜忙碌了一夜,到元旦日已没有多少事可做,大家都休息疲倦了一年的身体和精神,所以这日就显得很寂寞。至于吃素一层,在张江裁著北平岁时志卷一,第六页末段也有记载如下:

北平元日,民户向多茹素,而商肆在初五以前,其户牖例不得启……商民终岁栗鹿,……所以稍资舒适者,此五日之期,杜门修养,亦自人情。

小孩盼过年,心里为得钱(钱即压岁钱,为年纪大的人于过新年时给晚辈的钱。)得钱买鞭(一串鞭形的炮),拿到家里放一天。声响,乐得小孩双鼓掌。夜里得一梦,我的鞭炮你别动。

——北平

这是描写小孩子们过年时的乐趣,因此过年不单是大人们娱乐的季节,而且也是小孩们最快乐时候。

2)关于上元灯节的歌谣

月亮爷,亮堂堂。哪屋元宵扑香?嫂嫂屋内吃几个,奶奶(祖母)膝前喝碗汤。哥哥元宝(清代通行货币)我不要,爱听嫂嫂兜内(口袋里)金钱响叮当。

——北平

这里告诉我们上元节吃元宵之俗。

牛粗灯(以牛皮制的灯。),大的奇,好看莫若汇丰的;十支羊烛均不亮,四人斗牌在灯里。(原注:这也是一首流行清代的歌谣。汇丰是一个茶馆的名字,叫汇丰轩;原设在东安门外,即现在的真光电影院那块地方。在从前每到正月十五便点灯庆祝佳节。一只灯,能够四人斗牌在灯里,也就大的够瞧了。)

——北平

又:

太平鼓,(灯节时,民间击鼓助乐曰击太平鼓寓天下太平之意。)打的响咚咚,一生爱六部灯(清官署之名记为户,礼、吏、工、兵及刑部共六部)。灯屏儿,书成套,故我知道。(原注:这是一首流行在清代的歌谣,在那个时候一灯节白天,六大部里便悬灯结彩,任人观赏。那此灯都是極大極美的,比现在市上流行的精致得多。还有些是灯屏,灯屏上面都画着许多历史的故事画,这些画都是大内如意馆的名家所画,所以非常名贵。)

——北平

关于太平鼓,《北平岁时志》二十二页曾引过北京指南第二编(礼俗)第六页一段记载如下:

十五日为元宵,薄暮,居民供元宵于佛前,阖家食之,并放烟火,清时是夕童子多擂太平鼓鼓乃一大铁圈,上蒙以皮,柄有环十余擂时摇柄环鼓皆响,今则无之。

关于六部灯的记载,《北平岁时志》十九页也引过北京指南第二编(礼俗)第六页的记载:

十三日至十七日为灯节,商店庙宇,咸悬画灯,上绘小说及神怪故事;……清光绪庚子以前,官署亦悬灯五日,以户部兵部工部之灯为最。……。这样一来,我们对以上所举的一首歌谣明了的多。

3)关于中秋节的歌谣

月亮东,圆似灯,一层一层往上升。多烧香,多供酒,一家大小庆一宵。

月亮斜,中秋节,又吃月饼又供兔儿爷,穿新袜,换新鞋,也跟奶,也跟姐,上趟前门(北平前门)逛趟街。

月亮空空,圆桌放院中,我烧香,你打磬,祝庆合家不得病(以上三节均通行北平,见注五十。)

关于兔儿爷,《燕京岁时记》第四十二页有这样的记载:

每届中秋节,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搏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

 

图片

图为关于中秋节的歌谣中提到的兔儿爷形象。图片来源:《非遗在身边:与新一代民俗文化传承人制作老北京兔爷》。

 

还有一首歌谣记载中秋节祭月很详细:

八仙桌,金镶边,小小月饼往上端,左边石榴右边枣,当间又摆大仙桃。紫杜梨(梨之一种),红柿子,当间又摆毛栗子。毛豆角,两头尖,小小的西瓜往端,钢刀砍成莲花瓣,一年四季保平安。

——北平

以上这些歌谣中所说的,与事实大致不差,惟不太详细,而在《北平岁时志》第四页引用北京指南第二编(礼俗)第七页之一段,则较为详细:

十五日至月圆时,设月光马,(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执杵作人立形之捣药玉兔,大者三四尺,小者尺余,工致者,金碧缤纷。)月出,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妇女向之盈盈下拜,曰拜月,男则否,故京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拜毕,纸马,撤供品,设果肴饌于庭,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

又:

凡中秋供月西瓜,必参差切之,如莲花瓣形。燕京岁时记第四十一页(莲瓣西瓜)。

这两段记载,帮忙我们对前几首歌谣了解不少。中秋节的情形,大概如上所述。

4)关于重阳节的歌谣

九月九,晴晴天,奶娘同我去到万寿山,提黄酒,挟红毡,走到山顶,坐田野盘(吃野餐之意思)。观皇会,什锦幡,南锣小鼓打的全。奶娘渴了喝好酒,饿了吃蟹作大餐。

——北平

这首歌谣的前一半,很容易懂得是重阳登高之俗。但从观皇会以下两句,就有些费解。据北平岁时志卷九第二页末段引一段文如左:

九月各道院子立坛斗,名曰九皇会,自八月晦日斋戒至重阳,为斗母诞辰。献供演戏,然灯祭拜者甚胜。……帝京岁时纪胜第三十二页(九月九皇会)

这样,我们就懂了观皇会的意思,以下什锦幡,南锣小鼓打的全恐怕就是指演戏时的情形而言了。

九月九,又吃花糕又喝酒——定县。

定县一带,又谓九月九日为财神生日。勿论如何,各地在重阳节吃花糕和喝酒则是普遍的风俗。

歌谣中所记的民间娱乐的状况,在此告一段落。我们统观已上所写情形,发现了共通现象,就是每逢过年过节,每家都希望家人都聚在一起,团圆两字,在新年,元宵,和中秋节,都特别注重。至于重阳节,虽然在这里所举的歌谣中未曾提到,但唐人诗中有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咏叹,这就是咏重阳的诗,可见出中国人传统的习惯,娱乐一定要和家中的人在一起。

图片

这一章所要提到的人,计有农民,兵士,警察,洋车夫,妇女,和北平的平民。我们所以要单独提出这些人物来的原故,除了因他们是歌谣主要歌咏的对象以外,还有两种理由。第一,在前几章中,我们已经把民间家庭,婚姻,教育,信仰,和娱乐的情形,大略说过一些;关于经济和政治的题材,则尚未提及;而民间的经济情况,和他们的职业有密切的关系;至于政治方面,在此次中日战争以前,民间的政治意识是不普遍的,不过,当政治变动和政治设施对他们的事业有直接影响时,也有他们对政治的态度,所以从这几种人的生活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第二,中国民间妇女生活,是一切以男性为中心的农业封建社会妇女生活的典型代表。要认识中国社会,只要着眼于妇女生活,就可以明了大半。

关于这方面的情形,在第二,三两章中,说过不少,惟因第二,三两章,并不以妇女生活为其正面题材,故不免有简略和遗漏的地方,为要对妇女生活有一比较明晰的印象,所以有在这一章充分补充的必要。以下我们就分别来说这些人的生活状况。

第一节 农民的生活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到现在,在大多数人仍以耕种为业,他们的生活,代表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我们不能不对之关心。

 

图片

图为耕地的农民。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图片出处:1970年代的农民 - 图说历史|国内 - 华声论坛,华声在线。

 

老百姓,流血汗,一年到头忙不断;又怕涝(水灾),又怕旱,举家(全家)老少为吃饭。风里来,雨里去(虽刮大风仍然工作),起早晚睡忙种田,不敢吃,不敢穿,(俭省用度,以防饥荒之年)辛辛苦苦又一年

——河北新民县

这一首歌谣,简捷了当地写出了种田人的生活,如他们的勤劳,他们的节俭,他们对事业的担心,描写得很深刻详细。

当农夫、难上难,终日劳苦出大汗。努力工作钱难赚,住的茅草屋,吃的糖饭。

又:

大麦忙,小麦忙,拔了麦子又打场(将麦子铺于广场上,以木棒捶打,使脱皮),场打完,吃白面(刚打好麦子所以有面吃),背着辘辘(井上吊水的用具)去浇园。

又:

秋天凉,打场忙(五谷已收故忙打场),一家大小都下场;女掏谷(谷以石碾掏去皮。),男打粮。你拿扫帚我动义(木制农具),直到天黑还擦(收集场上粮食)

——以上三首都流行于河北

这三首歌谣具体的把农民的生活说出,更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第一首中,告诉了他们的经济生活,终日劳苦,结果赚钱不多,住的是草屋,吃的是五谷之皮!

租也重,税也重,钱粮号草(号草想是草料军队或土匪索之物以喂牲口)多要命。又怕兵,又怕匪,集头庙脑(原注:集头庙脑即集市,庙会之意)怕多嘴。你烧香,我念佛,盼着太平好过活过活即过日子)。今天盼,明天盼,盼来去一场乱。

——河北新民

又:

五月水杀麦(麦子成熟不宜雨),六月水杀禾(六月禾正需雨水,此处约指水太多而言),茫茫阡陌(田地)变为河;杀麦杀禾犹自可,更有税官(衙门所派收税之人)来杀我。

又:

乡下人,生的楞(傻的意思),不怕土匪怕司令(官军之长官),土匪来了只要钱,司令要钱还要命。男女老少全不问,一赶赶个干干净。留下家长不许动,要什么,快答应。(这首歌谣原文分作两首写,前四句为一首,后四句为一首,但看其情节,语气,以及音韵,绝似一首歌谣,故将两首写作一首)

——以上两首通行河北

农民受租税的剥削,兵匪的勒逼,和天灾的蹂躏。生活的不安定已达于极点;无怪他们祈求太平的心,那样殷切,可是结果仍然是一场空。

第二节 兵士的生活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好钢打顶,好人不当兵。可见中国人对兵士是怎样的轻视。这也许因为中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的原故吧。因此,士兵们所受的待遇十分坏,长官如再不好,军饷扣留不发是常有的事,到打仗的时候自己躲在后边,让小兵牺牲。有许多五更调,是唱兵士的痛苦的歌,可惜手头没有,且举以下两首来看看士兵的生活吧。

为人不当兵,当兵累滔滔(滔滔是形容累的意思)。清晨早起,竟练东洋操(有几年中国军队的操法是抄袭日本的,许多官长也是日本军校毕业的),穿着一双鬼子(鬼子即日本)鞋,头戴外国帽,身背大背包;听说打行军(行军不知指何言),了也了不了,搭起帐房(以布和木头所扎之军营以供睡卧休息之用),后头连着锅灶(做饭的地方),夜里冻的我,悠!悠!直学油葫芦(油葫芦是蛐蛐的一种)叫。

——北平

又:

我是老爷(官长)你是兵。你是兔子我是鹰(比喻),你在高粱地,我在半悬空(约指坐飞机而言),你一听我铃当响,你就钻窟窿。(铃当想是警报声音,兵士听见就会躲起来)。

——北平

这两首歌谣的后一首,虽然我们不太明了其意义,大约可以知道是在说军官和士兵的不平等,前一首则把兵士的生活写的很详细真实。甚至于把装饰衣物也写了出来。使我们对他们的印象更清楚了一点。

从以上两首歌谣中,和平常的经验所指示给我们的,兵士的待遇是不好的,生活对他们几乎是痛苦的担子。同时我们觉得兵士是国家的主要人物,他们对国家的责任异常重大,国家应重视他们,好待他们才对。

第三节 警察的生活

随着海外政治,文化,及经济势力的侵入,北平渐趋于都市化,因了人口的激增和复杂,交通的频繁,警察制度也由外国传入中国,自此以后,中国社会上又多了一种人,他们的任务是维持治安和秩序,指挥交通,以及清查户口征收房捐等。他们的生活,并不比兵士的好,充任这类职务的人,也不为人所重视。这种情形只要看看下几首歌谣,就知道。

御苑(前皇帝驻军之处)禁城(皇室所住的紫禁城)修马路,马路旁边栽柳树,柳树底下站巡警(即警察),挟着黑棍抹黑油,穿洋靴,带洋帽,身穿一件狗皮袄(冬日站在外边,需要防寒衣服,故差不多每人有一件皮袄),月月口份(口份即警饷)开(领饷日关饷)不少,出去吃喝一大(一文钱)剩不了。

——北平。

这分明是警察制度刚实行的时候,一般人对警察的印象。字里行间带着轻视的口吻。

什么?当个巡警不容易;二什么二,黑夜扛枪白天拿棍儿;三什么三?提着口袋打(打是收的意思)房捐(房捐充警饷);四什么四?不当巡警就没事;五什么五?不给房捐带本署(本署即警察署);六什么六?黑夜白天站的好难受;七什么七?不开警饷干着急;八什么八?不当巡警就无法;九什么九?巡警不如看街(街应当做家才妥当)的狗;十什么十?不当巡警没饭吃。

——北平

又:

巡警巡警,百事儿不顶;提起抓赌就高兴。

——定县

以上所举的三首歌谣,充分发挥出警察的生活情形;没办法的人,才去当警察,他们的社会地位是低的,职务是劳苦的。

第四节 洋车夫的生活

洋车夫为苦力之一,是终日出卖劳力尚不得温饱的一种人。其生活之惨苦状况,已有不少小说和诗歌描写过,歌颂过。歌谣自然更是描写他们生活的一块好园地。

 

图片

图为洋车夫。洋车夫为苦力之一,是终日出卖劳力尚不得温饱的一种人。图片来源:社会调查个案_中国社会调查史_挂云帆guayunfan.com

 

什么?穷的没法拉胶皮(洋车轮以胶皮为之,故又称洋车为胶皮车)。

二什么二?就怕车厂子刨(刨是去掉的意思)车份儿(按洋车夫自己买不起车者,可向车厂租,厂主不高兴谁就可以停止租给谁)。

三什么三?两三吊钱(二三百文)累一天。

四什么四?巡警见了就发刺(发脾气。因车夫争车往往扰乱街上秩序,因此巡警就会发脾气)。

五什么五?什么人没有拉车苦。

六什么六?不拉大车就挨揍(字在这里说不通,不知是否指被军队或者有势力的人抓去开差)。

七什么七?电车兴(时兴也)了拉谁去?

八什么八?一家大小指着他。

九什么九?不敢当兵走一走(意即走了无人养家)。

十什么十,跳河跳井有谁知?

——平津一带

这是写车夫的穷困,并且还常担心连这痛苦的事都保不住,加一横遭压迫,挨打挨骂,赚钱不多,还要养家。

车夫哭,车夫哭,骨瘦如柴,容貌枯,可怜终日勤奔走,衣服褴褛食不足。

车夫欢,车夫欢;时来运转过难关,从此努力新事业,誓死不入胶皮圈(不入胶皮圈就是不再拉车)

——北平

这是说拉车是最不好的事业,假如有好一点的事故,马上就丢弃这种事。

看了以上洋车夫的苦,使我想起一个最奇怪的问题,就是怎么会有洋车这种交通工具的产生?试看在洋车未发明以前,和发明以后,交通工具都是借物力,只有洋车夫是纯体力,这未免太不人道,应以政治力量取缔!

第五节 北平的平民生活

北平为历代帝王之都,文物灿然,盛极一时,居民又多官宦之家,几使人忘却尚有一部平民生活于此。现在举几首关于他们的歌谣于下:

手拿一吊多(一百文钱),出门碰见李大哥,大哥大哥听我说,杂合面儿(原注:玉米面粉);一斤长到一吊多。

——北平

这首歌谣再说米面涨价,人民生计困难。

穷太太儿,抱着个肩儿,吃了饭儿,绕了个弯儿,又买郎(郎是郎树上的果,生于南方,广东一带的人喜,可当作药用,也当礼品送人,旗人喜郎)。又买烟儿。

——北平

又:

出了门儿,阴了天儿,抱着肩儿进茶馆儿。靠灶台儿,找个朋友,寻俩钱儿。(赌博也)出茶馆儿,飞雪花,老天爷!竟和穷人闹着玩儿。

——北平

又:

棉袄儿,紧靠身儿,稳坐家中不出门儿,吃饱了,捡泡粪儿,逢五排十(一月中遇到有五和十的日子)赶个集儿,闲了来,没有事儿,去到庙台儿讲古迹儿,就便是大皇帝,不如我们庄稼人儿(庄稼人即农人)。

——北平

从这三首歌谣中,看出北平的穷人,和乡间的人毕竟不同,穷太太总忘不了买郎,买烟。穷人的消遣是在庙台上讲古迹,可见比乡间人,多受些文化的陶冶。

火车一拉鼻儿(原注:火车响号),粥厂(施粥给穷人吃的地方)就开门儿,小孩儿给一点儿,老头给粥皮儿,搽胭脂抹粉儿的(指年轻女人)给一盆儿。

又:

你也打粥,我也打粥,没有孩子,抱个枕头。(抱枕头以当孩子可多打一份粥。)以上两首通行北平。

近年来的救济事业,又加粥厂一项,或为公办或为私人慈善事业。开办的时期约为阳历十一,十二,及来年一月,共三个月,在此期间,厂内预备粥,给附近的穷人吃,每天一次,多为上午九,十点钟。是也可见民间的穷困,越来越甚。

第六节 妇女生活

本节分两段来说,第一段说婚前少女时代的生活,第二段说婚后少妇时代的生活。

1)婚前的妇女生活

养活猪,吃口肉;养活狗,会看家;养活猫子拿耗子,养活你这丫头(丫头即女孩子的意思)做什么?

——北平

又:

小蚂蚱(蚱蜢),土里生,养活闺女不中用。推不动磨担不动水,养活闺女说嘴(不得意的意思)。

又:

拉锯,扯据,姥姥门儿上唱戏;请闺女,叫女婿,就是不叫小闺女子去!扒着车位跟的去,给你块饽饽(面饼之一种)半壁子去!(即旁边去)。

——定县

这三首歌谣,都是说女孩子一向被人轻视,认妇女为无能的人,没有男子力气大,既不能推磨,又不能挑水,虽然有些地方妇女也能挑水,推磨更是常事。不过在重男轻女的中国社会情形下,女孩子无论如何也出不了男人的头地。

红高粱叶,白高粱叶,揭开帘子看姐姐。姐姐,姐姐做么的做么的就是做什么呢)?”“做鞋哩!你一对,我一对,剩下一双给妹妹。

又:

红高粱叶,白高粱叶,隔着墙头看姐姐,姐姐,姐姐,做么的?”“插花(绣花)哩!”“插了几朵?”“插了两朵。”“做么用?”“做花鞋,等到你娶赔房(赔送你!

——以上这两首通行河北藁城。

又:

货郎,货郎(卖妇女用的一切杂货的担子手中拿鼓摇着响)金子摇。姑娘媳妇扒门瞧。姑娘媳妇全买啥?买你大针纳好底,卖你小针绣蓉花姑娘姑娘还买啥?买你脂粉白脸,买你红色点嘴唇。姑娘姑娘还买啥?买你七双八双小鞋面,婆两双,公两双,丈夫两双,我两双。

——丰润

女孩子稍稍长大,就跟母亲或姐嫂学做活,做鞋,绣花,都是一定要学会的。有一点儿空闲,则又来打扮打扮自己。

裹上脚,裹上脚,大门以外不许你走一遭。穿了耳,穿了耳,恐怕你听话没有准儿(原文准字下没有儿,恐是遗漏,因儿与耳谐音)。带上环,带上环,他人说话你莫管。带上镯,带上镯,你的手里多做活。擦上粉,擦上粉,为你的男人打盹。抹上油,抹上油,这才叫做女儿头。束起裙,束起裙,丈夫看见才当人。

——河北保定

有些妇女装饰品的起源,是含有约束妇女的意味,不过后来的妇女因袭成例,并不再意识到这层意味罢了。其余如裹脚,搭扮,抹油等,也无非是讨男子的欢心。这更足以证明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势比女子大。

2)婚后的妇女生活

新媳妇,三天香,(三天以内的新媳妇尚未劳动,大家都觉得她新鲜),过了三天拿棍梆(梆就是以木棍打人)——北平。

又:

小竹鞭,摇三摇,新娶的媳妇甚难熬(是指过不痛快的日子)!走的快了嫌我荒唐(荒唐是轻薄的意思);走的慢了嫌我死样(死样是死板不活泼的意思);吃的多喽(喽为虚字,为的转音)嫌我逞强(逞强是自以为能干自大);吃的少了嫌俺想娘……

——河北任邱

又:

人家地,咱扫光,人家父母咱叫娘。初一十五庙门开,我和阎罗(管地狱的主宰,俗称阎王)讲话来。变猪变羊我都去,再不生做女裙钗。(俗称阎王管人生死,惩恶扬善并决定来生投胎为人或物)

——河北

新媳妇是刚从舒服的少女时代,一变而在生人家里遭受恶劣的待遇,对于这种骤变,她们感觉非常痛苦,到这时她们才真正的尝出做女人的滋味,因此倔强一点的,要和阎王去讲理去,宁愿变做猪羊,不愿做女人。

半夜起来烧灶火,天亮帮工(帮忙工人)把米。过年过节人家闲,多少事情交给我!

——河北。

这大概是乡间的大地主的家庭,雇人种地,但是家里的女人,并不能享福,还要早早起身,帮忙工人做事。

小二姐,背轧车(轧棉花的车),背不动,叫哥送;送到家,坐下就轧花。轧轧到上午错(上午错是过午时分),婆婆给个糠窝窝,一口,好难过,跳井吧,井又深;跳河吧,河又浅;扒着河沿叫皇天!

——河北

这是叙述一个女孩子,带着婆婆派给她的工作——轧棉花——回到娘家住了些时,临回婆家时,叫她哥哥替她背着轧车送她回去。回到家一点也不休息就又轧起花来,直到过午以后,这时想她一定又累又饿,可是婆婆才给她一个窝窝吃,怪不得她想要自杀。以上两首都是说妇女的工作甚重。

黄狗,黑狗,你看家,我到南边采梅花,一朵梅花没采了,亲家太太到我家。我家媳妇会面,到锅里团团转,挑在碗里一条线。公一碗,婆一碗,小姑两碗他(他指丈夫而言)两碗;猫来了,舔舔碗,狗来了,砸(破碎)了碗。婆婆拿着半头(半块)砖,公公拿着一条鞭,打得媳妇一溜烟(一溜烟形容媳妇跑得快)。

——北平

这是描写妇女为了一点小事遭受打骂的歌谣。可见妇女之挨打简直是极为平常的一件事。

以上的材料中所指示给我们的,都是说妇女的不幸的遭遇,初生下来,家中及社会上的人就轻视她,长大后过不了几天舒适生活就要结婚,从此以后,日夜劳苦,还要时遭打骂。

 

图片

图为搓麻绳的妇女。图片来源:老照片:农村妇女的真实写真laozhaopianxiufu.com

 

这一节里的材料原是补充性质,凡以前提到过关于妇女生活的,不再重述,希望读者参照第二及第三两章,就可得妇女生活的概念。

图片

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完成了这一尝试工作。在正文告一段落之后,还有几句话想说。

这里所描述的,是河北省的民间状况,但当我们看完这一幅社会图画时,又觉得它并非属于河北一省,乃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这里充满着大家庭的纷扰,婚姻的不满,天灾人祸的频繁,政治的紊乱,以及经济的不安等,所赐给民间的疾苦。从另一个方面,我们看到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的重要:它怎样负起了教育的使命,传授着职业,维系着信仰,支配了后辈的婚姻,并执行了娱乐的任务,这一切,都是都是旧社会的特征。在这旧社会生活正在没落,新社会生活已经开始的尖端,对于旧的社会,更有认识的必要。

 

图片

图为旧时河北。河北省的图景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缩影。图片来源:历史影像:河北百年老照片(上)(第二页) - 图说历史|国内 ...”,华声在线。

 

由于这篇论文的写成,证明了歌谣的确是一部无所不包的民间史料,同时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精彩的民间艺术产品,我们可以各人所需,向它取得不同的东西。

 

文字编辑:龚之璇、何润、张可昕、杨茜茜、宫昌昊

编者按:陈鸣、宋丹

推送编辑:李金瑶、王年廉、毛美

审核:凌鹏

文字整理自燕京大学毕业论文《歌谣中的河北民间社会》,为方便阅读,繁体均转化为了简体,标点有适当修改,段落亦重新划分。部分字词有改动。在此基础上,尽量尊重历史文献原貌,所有的修改不损害原意,不改变原文风格,不破坏时代通行表达习惯。